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产量最大的省份,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繁多。根据玉米用途,大致可分为食用玉米、饲用玉米、工业玉米。由于积温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可根据积温不同,提高玉米特定品质指标,以满足不同需求。黑龙江省共划分六条积温带,本文从积温带角度出发,探讨了黑龙江省玉米品质与积温带之间的关系以及合理安排作物生产区域对玉米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粮食》2013,(12):34
黑龙江省正在加快建设我国最大绿色食品安全生产基地,日前推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纲要》,重点打造七大绿色食品加工业。《纲要》提出,在水稻加工业方面,新建46个水稻深加工厂;开发玉米饮品、玉米油、休闲食品,全省将围绕中西部、东部局部的41个县(市、区)和农垦8个管理局构成优质高淀粉玉米生产带;在大豆加工业方面,黑龙江省将构建高产、高油和高蛋白优质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带;开发马铃薯营养休闲食  相似文献   

3.
<正>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辖区面积6775平方公里,耕地551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50亿斤以上。龙江县坐落于世界"黄金玉米带",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全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玉米主裁品种有,第一积温带:先玉335、大民3307;第二积温带:龙单67、鑫鑫2号、吉单27、鑫鑫1号;第三积温带:德美亚3号、龙单63。根据国调部门统计,2014年,龙江县玉米种植面  相似文献   

4.
以高直链玉米、蜡质玉米和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制备了各自的羧甲基淀粉浆料,并对其浆液黏度、浆膜和浆纱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近取代度的3种羧甲基改性玉米淀粉中,羧甲基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浆液黏度最小,黏度热稳定性最好;羧甲基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浆膜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最好,而羧甲基蜡质玉米淀粉的浆膜性能较差;羧甲基蜡质玉米淀粉浆料的黏附力最大,羧甲基高直链淀粉的黏附力最小。浆纱结果表明:羧甲基高直链玉米淀粉浆纱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浆纱的断裂增强率、耐磨增强率和伸长减少率均好于羧甲基蜡质玉米淀粉和羧甲基普通玉米淀粉。认为:在相近取代度的3种玉米淀粉羧甲基改性产物中,羧甲基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浆纱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5.
普通玉米淀粉及高直链玉米淀粉工业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玉米籽粒中含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类型,普通玉米籽粒中这两种淀粉的比例约为1∶3,高直链淀粉玉米的直支比例最高可达3∶1。玉米淀粉在食品、造纸、包装、纺织、石油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高直链淀粉具有特有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因而具有独特的工业加工性能及食用、医用价值,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李爱江  陈冉 《粮油加工》2010,(10):86-88
我国玉米资源丰富,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且玉米淀粉含量高,现代淀粉工业主要以玉米为主。本研究介绍了玉米热处理变性淀粉、氧化淀粉、醋酸酯淀粉及复合变性淀粉的研究进展,为变性淀粉科学研究和淀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氧化蜡质玉米淀粉颗粒形态、偏光性质、透明度、凝沉性等性质,并与其原淀粉相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氧化条件下,氧化蜡质玉米淀粉羧基含量要比氧化普通玉米淀粉低;其颗粒外观形状与蜡质玉米淀粉相似,偏光十字清晰,氧化作用发生在无定型区;氧化蜡质玉米淀粉颗粒表面更为粗糙,微孔洞量增加,氧化反应在淀粉颗粒表面和内部进行,颗粒表面发生降解;比其原淀粉显示更高透明度,而凝沉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玉米带最北部,玉米种植几乎遍布全省,是全国第三大玉米生产省份.2006年玉米总播种面积4442万亩,比上年增长8.5%.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农垦系统、大庆、佳木斯地区,占全省玉米总播种面积的86.3%.在玉米总播种面积中普通玉米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OPCs)对高直链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和高支链玉米淀粉回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光谱仪(NMR)测定与分析原花青素与淀粉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测定原花青素对淀粉体外消化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OPCs含量的增加,高直链玉米淀粉回生程度降低;当OPCs添加量为5%时,原花青素对普通玉米淀粉和高支链玉米淀粉回生抑制效果较好。高直链玉米淀粉中慢消化淀粉(SDS)含量随OPCs增加而增加,普通淀粉中SDS含量在添加5%OPCs时较高,而高支链玉米淀粉的快消化淀粉(RDS)含量在5%时较高;NMR结果表明OPCs分子与直链和支链淀粉之间均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结论添加5%原花青素对三种玉米淀粉回生抑制效果较好;原花青素对直链和支链淀粉的结合方式和结合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0.
高直链淀粉在食品、包装、造纸和生物降解材料等产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介绍高直链淀粉用途的基础上,综述了玉米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生态环境影响、直链淀粉含量遗传、生物合成、玉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高直链淀粉玉米种质创新,展望了今后高直链淀粉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吉林:世界黄金玉米带上的明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国东北玉米带(从黑龙江南部起始,包括吉林全省,延伸到辽宁北部)与同纬度的美国中部大平原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被业内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这里是全球最适合玉米种植生长的地区。其中,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玉米带的核心区域。这里拥有肥沃的黑土平原、充裕的阳光和充沛的雨露,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玉米的极佳生产区。吉林全省约70%的农民、65%以上的耕地都种植玉米,玉米产量约占全省粮食产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物性测试仪等,研究了海藻酸钠对3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糊化、凝胶及老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显著影响高直链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及蜡质玉米淀粉的物化性质,且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物化性质的影响不同。海藻酸钠使3种玉米淀粉的糊化难度增大,起始糊化温度、峰值糊化温度、终止糊化温度升高,糊化焓增加。海藻酸钠提高3种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末值黏度、表观黏度及损耗模量。海藻酸钠提高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使高直链玉米淀粉的衰减值、老化率降低。海藻酸钠阻碍高直链玉米淀粉形成凝胶,使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损耗角正切值升高、凝胶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例对浆料性能的影响。以高直链玉米淀粉和蜡质(支链)玉米淀粉为原料,运用光学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糊化所需要的条件;测试比较了不同比例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混合浆液黏度、浆液黏附性能、浆膜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在130℃下糊化15min才能完全糊化;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浆液的黏度下降,黏度热稳定性提高;浆膜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耐屈曲性及磨耗增加,但对棉、涤棉粗纱的黏附力降低。认为浆料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例对其上浆性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次氯酸钠为氧化剂,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羟丙基氧化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环氧丙烷用量、羟丙基化时间、羟丙基化温度、氢氧化钠用量和无水硫酸钠用量对羟丙基氧化高直链玉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氧化高直链玉米淀粉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羟丙基化时间18h、羟丙基化温度40℃、无水硫酸钠用量10%、氢氧化钠用量1.2%。高直链玉米淀粉经氧化后,在波数1 735cm-1处出现CO的伸缩振动峰;羟丙基化、氧化改变了高直链玉米淀粉热稳定性。氧化、羟丙基化能提高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和膨胀能力,氧化使高直链玉米淀粉蓝值降低,羟丙基化基本不改变高直链玉米淀粉的蓝值。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对玉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动态流变仪研究了共轭亚油酸对3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糊化性质、热学性质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相同量的共轭亚油酸使普通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等黏度值增加,对高直链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的糊化性质影响不显著。添加共轭亚油酸使普通玉米淀粉糊化焓值增加,添加量为1%时其糊化焓值增加幅度最大。添加2%的共轭亚油酸使高直链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糊化焓值降低,其中蜡质玉米淀粉糊化焓值降低尤为明显,下降了17%。添加2%的共轭亚油酸,可抑制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老化率分别由0.45、0.63降低到0.31、0.55。添加共轭亚油酸增加3种玉米淀粉的表观黏度和稠度系数,增加普通玉米淀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的贮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其tanδ值,促进其形成弹性凝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浴加热、微波加热和高压加热方法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糊化性能的影响,为高直链淀粉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在过量水分存在条件下,分别采用水浴加热、微波加热和高压加热制备高直链玉米淀粉糊,分别研究不同温度和微波功率下,高直链玉米淀粉糊碘兰值和酶解力随糊化时间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水浴加热、微波加热和高压加热糊化过程中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碘兰值和酶解力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微波加热高直链玉米淀粉糊的碘兰值和酶解力低于高压加热但高于水浴加热,微波加热淀粉的糊化速度大于水浴加热和高压加热。结论高压加热淀粉糊化效果好,淀粉的糊化程度高,是使高直链淀粉完全糊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超声处理对玉米淀粉热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志刚  卢静静 《现代食品科技》2010,26(7):666-668,755
研究超声处理前后玉米淀粉热性质的变化。采用超声波对70%水分含量的玉米淀粉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提高了糊化转变温度、膨胀度和溶解度,降低了析水率、焓值以及转变温度范围。玉米淀粉经处理后粘度降低,但其粘度曲线不改变。以上数据表明超声处理优先降解无定形区,且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更容易被降解。  相似文献   

18.
普通玉米杂交种间淀粉的糊化热力学性质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湿磨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提取了31种玉米杂交种(普通玉米杂交种29种、糯玉米和高直链玉米杂交种各1种)淀粉,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折了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热焓值(ΔH)介于糯玉米和高直链玉米杂交种淀粉之间,且具有最低的起始糊化温度(To)、峰值糊化温度(Tp)、终止糊化温度(Tc)。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间峰值糊化温度(Tp)与起始糊化温度(To)和热焓值(ΔH)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热焓值(ΔH)的大小对供试的普通玉米杂交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9.
李德海  马莺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7):253-256,259
以异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备的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六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交联酶解高直链玉米淀粉。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六偏磷酸钠的用量为3.12%、pH为11、温度为50℃、时间为2.2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交联酶解高直链玉米淀粉沉降积为2.34mL。RVA和DSC分析表明,酶解高直链玉米淀粉经交联后淀粉的糊化温度、粘度和粘度稳定性较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 日本玉米淀粉工业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8年,当时日本食品加工株式会社在爱知县半田市兴建了第一个玉米淀粉厂,其后,到了1950年,小麦淀粉厂改换原料,转为玉米淀粉厂,甘薯淀粉厂和饴糖厂以及纤维、造纸企业也相继涉入玉米淀粉工业,如今玉米淀粉公司已达11个,此外还有若干个利用玉米生产糖化物的公司。近年来日本玉米淀粉工业发展很快,据日本农水省统计,1984年生产玉米淀粉163万吨,1987年达200万吨,除玉米淀粉外,还有玉米油、蛋白粉、蛋白饲料等副产品,且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