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铜陵西湖湿地现状,结合铜陵市西湖新区总体规划,研究在协同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为导向下的城市新区湿地修复策略。重点阐述了公园在功能分区、土方水系和生境植被上的规划设计策略:在功能分区规划上结合新区功能,分区开发保护;在土方水系规划上保留场地肌理,统筹水系调蓄;在生境植被规划上恢复栖息场所,营造多样景观。修复策略平衡了湿地生态修复与城市发展需求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区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
水系景观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滨水区水系景观受到严重破坏,制约了其生态功能的发挥。笔者尝试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城市滨水区生态水系景观规划,分析我国城市滨水区水系景观的发展动态、现状及在景观营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城市滨水区生态水系景观营造方法,从保护物种多样性、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等角度出发,营造凸显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观特质的现代城市滨水区生态水系景观。  相似文献   

3.
该文提出从城市安全、生态、景观三大格局出发,统一规划城市水系的防洪排涝功能、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并以阜南新区水系整治规划为例,运用这三大规划策略与措施,构建满足安全、生态、景观三方面功能的城市水系格局,从而达到水城相融的效果,营造一个富于淮北水乡地域特色的阜阳城南新区。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城市水系空间建设过程中,由于忽视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活力等多重效益的联动互馈作用,出现了生态空间功能单一、活力不足、规划实施困难等问题。强调提升系统主体自适应、自协调、自组织能力的系统韧性理念,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契机。基于系统韧性理论,研究提出多元化的城市水系空间“生态+”发展策略:基于“生态+安全”,系统化建构城市水系生态安全格局,完善基础支撑;基于“生态+多功能”,形成复合功能区划、多元产业兼容、绿道系统布局与涉水工程设施景观化等复合策略,提升水系空间活力与品质;基于“生态+多主体”,引入多方共建机制,提供规划实施保障。以周口市为例,在城市水系空间生态安全布局、多元功能与景观设计、空间活力提升、多方共建等方面落实“生态+”发展策略,为城市水系空间的韧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在城市滨水区设计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而抛弃了水系自身的生态功能和城市的地域特色的问题.立足现代生态设计及场所精神理论与方法,分析城市水系及滨水空间在城市中起到的重要功能作用。并以入滇河道捞鱼河雨花片区段综合整治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案例,对城市水系及滨水空间如何突出自身的生态功能和地域特色的做出了相关探索,并对项目实施的方法和创新提出了可借鉴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学角度浅谈城市滨水区水系绿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珊 《南方建筑》2013,(1):41-43
在我国众多绿道的实施项目中,考虑的是绿道设计如何去适应土地利用规划而不是专门考虑如何设计水系绿道。事实上,设计一条好的水系绿道将很大程度地使绿道发挥其最大功能性,保护滨水区生态环境。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水系绿道设计原则来保持高质量的水体资源。本文解释了水系绿道设计中考虑生态健康性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如何确定水系绿道空间范围,强调设计中应该给予关注的构成沿河绿道的要素,以及沿河绿道植被管理方式,目的是保持滨水绿道生态修复性。  相似文献   

7.
郭淼 《建筑知识》2013,(9):115-115,117
城市水系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供给功能、调蓄洪涝的功能、文化遗产、休闲游憩的价值,同时维持生境的功能更为突出和重要。如果城市的水系能够建设良好,则这项工程不但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极大的促进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而且,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所以加强城市水系科学、合理化建设,增加广大人民及城市决策者对城市水系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的意识,能使城市水系生态建设的步伐更加良好、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婧 《城市规划》2018,(6):100-104
健康的水系是承载水系统多重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由于城市水系承担着生物栖息地、饮用水供给、行洪蓄洪、排水防涝、水质净化、景观游憩、航运等多重功能,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水系及滨水空间规划中统筹协调多功能,实现水系可持续保护与利用是当前水系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2016年版)的修订为契机,结合规划编制案例,从生态优先、多功能统筹、空间协调等方面,探索将海绵城市理念落实到水系规划编制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西宁城市"绿芯"位于西宁环状核心发展区的核心,具有构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增加城市休闲游憩空间及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多重功能。该规划以生态修复为核心,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点线面结合综合修复棕地、水系沟道、森林植被等生态环境。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生态产业,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主导,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保障"绿芯"绿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松花江沿江风景带保护开发规划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翼  吕斌 《规划师》2010,26(6):30-34
松花江与哈尔滨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其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表现在资源供给、生产航运、文化沉淀和生态优化各方面。在城市跨江发展的背景下,松花江沿江风景带的保护与开发更加强调滨水地区的公共游憩、景观生态和文化展示功能,在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框架下,基于城市和郊野河段的不同规划预期,提出针对城市滨水区和非城市水系廊道的两套规划控制体系及其具体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隆万容  李玲  吴越 《中外建筑》2010,(6):102-104
城市水系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防洪除涝及水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随着长株潭城市化进程加快,湘潭段城市水系存在着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和污染及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城市水系基本生态特征功能和水系发展要求,按照整体性、系统化及连续性保护原则,采取水功能分区和水系分级保护措施对湘潭段城市水系实施规划保护,力图营造亲水城市。  相似文献   

12.
水系作为一种自然过程非常丰富的、重要的生态系统,其生境和连通性受道路网的显著影响。在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建设中,道路网和水系的共生可以使二者功能互补,水系生态功能持续有效。研究依据丘陵地区城市道路网与水系的特点,结合景观生态学、道路生态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实例系统分析了丘陵地区城市道路网与水系共生的发生条件和相关策略:宏观方面,从道路网结构、生境避让和道路网密度方面提出了结构共生的策略,并得出了共生路网的结构特征;中观层面,从廊道弯曲度、廊道宽度和生态绿网方面提出了廊道共生的策略,并构建了共生绿网;微观层面,通过对生态战略点的识别,从景观单元的连通性和连接度方面提出了生态战略点的共生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水系空间的生态安全与文化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城市水文生态安全与景观特征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安徽省宁国市中心城区水系空间为例,以城市水文生态风险评价(ERA)与城市水系景观特征分析(LCA)评价为主要技术手段,探索通过水系空间淹没区分析、水系潜在污染源分析、城市水系空间景观文化特征识别与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与景观文化价值分析,将城市水文生态安全控制与城市水系景观文化传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水系空间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水系修复包含有湿地建设、植被恢复等内容,这和湿地规划建设息息相关,所以运用水系修复辅助湿地规划建设,可以显著提升规划效率及质量,从而改善城市整体水生环境,营造生态城市。基于此,本文将从分析两者的关系入手分析,进一步探讨具体的湿地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5.
山地城市因其城市地貌高低起伏、山水相依,城市建设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与山水文化格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水系的景观文化规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将以英德市为案例,探析景观文化策略下我国山地城市的水系规划,强调水系景观和水系文化的关键在于将山地城市水系的生态服务功能与地方"山水格局"充分结合,具体策略包括:①以保护修复为主建立山水生态格局;②以山水格局为形营造水景观;③以传统传承为境彰显水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绿色控制带的结构与生态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化控制带是指在城市周围建设的绿色植被带,是国际上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无序护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规划与建设的一类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其功能主要有控制城市建成区的无序扩张、保障城市合理格局的形成;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增加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等。不同城市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历史文化特点,规划与建设了环型绿带、楔型环城绿带、廊道型环城绿带、环城卫星绿地、缓冲绿带、中心绿地等6种类型的城市绿化控制带。从国际上特大城市绿化控制带的效果来看,城市绿带对控制城市格局,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作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今后30年内,我国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0%。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城市的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城市向周边扩展失去有效的控制、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低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借鉴国际上大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绿化控制带的经验,加强我国大城市绿化控制带的建设,是我国大城市有效控制城市无序扩大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黄强 《山西建筑》2010,36(29):344-345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阐述了城市景观、城市植被景观规划的概念,植被的景观特点和景观功能,概括了植被景观规划理念与原则,初步探讨了城市植被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植被景观规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流域生态学倡导从多类型的流域地貌单元对水系进行生态治理和系统维护。针对近年来多发的流域性生态风险、水系治理过度与治理缺位并存等问题,提出分类治理的路径方法。基于地貌起伏度将浙江省山区流域地貌单元分为高起伏度山区、中起伏度山区、低山丘陵区三种类型。通过山区自然地貌类型与水系生态安全风险的关系梳理、及其与水岸建设交互特征的定量分析,揭示不同自然地貌类型下山区水系生态安全格局的特征规律,提出各类流域地貌单元水系生态安全的管控要点。高起伏度山区水系生态安全治理应从“河流坡底-河岸植被-森林系统”的垂直维度强化育水回水和生态涵养。中起伏度山区水系治理宜通过全周期的山洪风险防治和水系下垫面的生态修复进行拓容蓄洪和疏水排涝。低山丘陵区水系应通过“产-汇-滤”全链条的增滤减排,自然径流结构的完善优化,促进因势淘污和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一、城市绿地的类型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形态的城市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较好的区域。在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的基础上,按主要功能城市绿地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健康河流"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将其作为评价河流生态状况的标准和工具,初步建立了包括水、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在内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对国内外水系规划的研究综述和广州万亩果园现状水系存在问题的分析,从结构、水量、水质、水域功能、堤岸、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规划探索,为城市水系规划提供了一种兼具生态与社会经济价值的规划思路与策略,实现人水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