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疫苗,对有效保障儿童健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疫苗作为一种生物制品,对于接种疫苗的个体来说是一种异物,接种后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病理变化及免疫反应[1],如未能得到足够关注和及时处置,不仅给受种者带来损害,还会影响公众对疫苗的信任,给计划免疫政策的实施带来阻力。本文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93~2013年公开发表的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相关个案报道,从中提取发表年份、篇名、发表杂志名称、作者及其单位、接种疫苗种类、临床诊断、处理情况、病人转归,并将以上资料输入Excel软件,对文献及个案的分布特征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深入了解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处置方法,为制定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对策略提供数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免疫持久性,为完善再次暴露后疫苗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方法将医院犬伤门诊暴露后前来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分为A、B两组:A组为Ⅱ级咬伤者,全程仅接种国产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B组为Ⅲ级咬伤者,接种国产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加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电话调查并记录观察对象接种每剂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7 d内的不良反应以及随访期间严重不良反应情况;接种前、接种后6周、6月、1年、2年、3年分别采集血清,采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分析中和抗体≥0.5 IU/ml的有效保护水平以及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疫苗接种后7 d内和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疫苗接种后6周、6月、1年、2年、3年有效保护中和抗体(≥0.5 IU/ml)阳性率分别为97.5%、100%、73.9%、21.1%、20%;中和抗体GMT分别为4.584 6、2.226 9、1.146 6、0.506 3、0.408 5,中和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加强免疫后中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并持续较长时间。结论国产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接种后2年抗体水平降至与接种后3年相近的低水平,建议2年后再次暴露者全程接种5剂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3.
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控制乙肝发生最科学、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为了解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状况,找出影响疫苗接种的因素,我们于2003~2005年,在新乡铁路社区进行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调查方法采用查验预防接种证及接种登记底册的方法,调查社区人  相似文献   

4.
正肺炎球菌是全球范围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在需要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中,肺炎球菌肺炎居第一位。随着老年人群免疫功能的衰退,老年肺炎球菌肺炎的发病率远高于青年人,且由于对药物的耐药性~[1-2],老年人一旦发生肺炎球菌肺炎,不仅疗效差,不易痊愈,且常导致肺功能不全和心功能衰竭,甚至造成死亡,使该疾病成为导致老年人死  相似文献   

5.
<正>疫苗是目前人类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武器~([1])。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承担接种费用~([2])。第二类和第一类疫苗均应通过预防接种门诊对公民实施接种~([3]),因此,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直接影响公民对第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赤峰市5073名暴露者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后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赤峰市13个旗县5073名狂犬病暴露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后发热、乏力、接种部位红肿热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73名...  相似文献   

7.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均易感,一旦发病,病死率为100%。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和舔及伤口或黏膜后,应立即处理伤口,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并使用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疫苗传统免疫程序为接种"5针次",本文对暴露后"2-1-1"免疫程序与传统"5针次"免疫程序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背景下医务人员对免疫功能受损儿童疫苗接种意见的影响因素,为免疫功能受损儿童疫苗接种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2020年1-6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仁济医院、唐镇和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Lo...  相似文献   

9.
应用浓缩人用狂犬病疫苗对255名暴露人群接种后,用ELISA作血清学效果动态观察。接种前95人抗体均为阴性,接种后的第4天,阳转率为40%(10/25),第7天,阳转率为43.3%(30/70)。第14天,100%阳转,抗体几何平均值(GMT)为228±12,45天抗体GMT为338±31,90天时明显下降。在此次观察苗中,未发现全身反应,只有局部轻微的痒、痛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由于狂犬病动物传染源广泛存在,控制难度较大,一旦发病目前尚无法医治,所以研制狂犬病的预防制品非常重要。本文就新型狂犬病疫苗及狂犬病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比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人群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应答。方法选择身体健康、无犬伤史及狂犬病疫苗接种史的627名观察对象进行免疫原性检测,按生理发育状态分为5组:1~3岁组、4~6岁组、7~16岁组、17~40岁组和≥4l岁组,分别于免疫前、首针免疫后14和45 d,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ce focusinhibition test,RFFIT)检测血清中抗狂犬病病毒抗体效价,并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在所有免疫原性受试者中随机抽取225名,进行接种反应观察。结果 225名观察对象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的局部总反应率为5.15%,全身总反应率为4.42%,反应程度均为弱、中反应,无高强度及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免疫前所有样本血清抗体GMT均≤0.2 IU/ml,抗体均为阴性;首针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14 d,各年龄组人群抗体阳转率均达100%,但抗体GMT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6岁组和7~16岁组较高,分别为9.42和9.01 IU/ml,1~3岁组和≥41组较低,分别为6.11和6.35 IU/ml,而4~6岁组与7~16岁组及1~3岁组与≥41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首针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45 d,各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仍为100%,各年龄组平均GMT在14.8~16.40 IU/ml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人群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临床反应轻微,免疫应答良好。但3岁以下婴幼儿及老年人抗体产生的时间有延迟的趋势,建议老年人及婴幼儿在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l、2针时,应适当增加剂量,以提高血清抗体阳转率及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部分社区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老年人肺炎疫苗的接种率,降低社区老年人肺炎球菌感染的危害。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年龄≥60岁的部分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就医行为及疫苗接种情况,分析社区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数据显示社区老年人的肺炎疫苗接种率为2.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健康状况是肺炎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通过多种措施提高老年人等优先人群肺炎疫苗的接种率;干预过程中应重视受教育程度较低、身体素质较好以及年龄相对较轻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长春市2018~2019年婴幼儿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简称轮状病毒疫苗)不良反应。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8月于长春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2~47月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监测接种后30 min、3 d、30 d内发生的发热、乏力、烦躁、胃肠道反应及变态反应等情况,监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春市2018年6月~2019年8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2~47月龄婴幼儿共10822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624例次,排在前5位不良反应依次为吐出疫苗、哭闹不止、发热、食欲下降及恶心呕吐,且未见变态反应等异常反应。月龄及疫苗复温情况是发生吐出疫苗的重要影响因素;月龄是发生哭闹不止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月龄及疫苗复温情况是发生发热重要影响因素;疫苗复温情况是发生食欲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疫苗复温及降低接种年龄可缓解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狂犬病疫苗脂质体冻干粉的免疫原性。方法将狂犬病疫苗原液稀释至15 IU/mL,制备为稀释液冻干粉(Y1组);将该稀释液冻干粉与脂质体冻干粉按5∶3的体积比混合,制成物理混合物(Y2组);同时采用冻融-冻干法将狂犬病疫苗稀释液和脂质体配制成狂犬病疫苗脂质体冻干粉(Y3组)。将各组疫苗复溶后,分别于0、3、7、14、21 d经小鼠腹腔给药,0. 5 mL/只。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标记,ELISA法测定小鼠体液中狂犬病病毒抗体IgG(RV-IgG)浓度。结果与Y1组及Y2组比较,Y3组初次免疫后3 d小鼠脾细胞刺激指数(stimulatingindex,SI)值明显升高(P <0. 01);初次免疫后7、14、21、28 d,CD4^+/CD8^+值明显升高(P <0. 05),初次免疫后7、14、21 d,RV-IgG浓度明显升高(P <0. 05)。结论狂犬病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在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脂质体能提高疫苗免疫原性,延长疫苗的免疫时间,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广泛应用的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15.
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方法对810名观察对象采用0、3、7、14、28d共接种5针的程序进行暴露后免疫,观察接种疫苗30min内的即时反应,及24h、72h、15d和3个月内的反应。结果810名观察对象接种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后,均未发生即时反应,局部及全身一般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5%和1.60%。结论接种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重组猪胰蛋白酶(简称重组猪胰酶)在制备狂犬病疫苗[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分析鉴定重组猪胰酶及猪胰酶;用1.25 mg/mL猪胰酶及1、0.25、0.062 5、0.015 625 mg/m...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用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使用无佐剂CTN-IV株Vero细胞疫苗和无佐剂AG株原代地鼠肾细胞疫苗免疫健康成人,按暴露后全程免疫程序接种,Vero细胞疫苗接种41人,地鼠肾细胞疫苗接种32人,观察其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结果接种人用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后,无严重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出现。首剂免疫后14d,两组疫苗抗体阳转率均达100%,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7.29和6.35IU/ml,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无佐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且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输注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东莞市某医院2012年5~6月间,输注单采血小板后引发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病例1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输注单采血小板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病例1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受血者和献血者的基本信息设计调查方案。受血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及外周血细胞变化(包括输血前后白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值之差以及血小板回收率和输血后血浆球蛋白含量);献血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献血次数、血小板输注前保存时间、血小板采集机型、循环量、献血前白细胞计数、献血过程中有无献血不良反应。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输注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受血者的年龄、性别、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值之差、输血后血浆球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小板输注前保存时间、献血者性别、年龄、献血次数、血小板采集机型、循环量、献血前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受血者和献血者自身因素、受血者外周血细胞数量变化及血浆球蛋白含量无关。推测导致输注单采血小板而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异源血浆蛋白的输入,推荐临床对已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需再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应选择洗涤血小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方法对内蒙古和黑龙江2个观察区共3 134名志愿者接种森林脑炎灭活疫苗,观察接种后志愿者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采用森林脑炎病毒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免疫后血清抗体滴度,并计算抗体阳转率。结果接种疫苗后,在整个观察期间,所有志愿者均未发生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仅4例,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13%。内蒙古观察区志愿者免疫后血清抗体GMT在1∶83.2~1∶117.5之间,总体血清抗体阳转率达88.1%;黑龙江观察区志愿者血清抗体GMT在1∶71.2~1∶84.6之间,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6.2%。2个观察区接种疫苗后总体GMT为1∶80.4,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6.8%。结论森林脑炎灭活疫苗接种反应轻微、免疫原性良好,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文献报道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相关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用中文数据库检索15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相关(疑似)AEFI病例,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相关(疑似)AEFI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反应(41.13%),重组酿酒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相关(疑似)AEFI病例所占比例最高(48.39%);多发生于接种后0.5~24h(35.48%)、接种后第2针(37.90%)及1岁以内的接种对象(49.19%)。结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相关(疑似)AEFI总病例数较以往文献报道增加,但尚不能得出乙型肝炎疫苗相关(疑似)AEFI比例增多的结论,还需进一步更准确地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