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45钢等离子表面淬火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等离子体作为热源对45钢进行表面淬火,通过试验获得等离子体表面淬火热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分析各种工艺参数对淬硬层硬度、深度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45钢等离子弧表面淬火的工艺参数。45钢经等离子体表面淬火后,淬火硬度在HV800左右,采用等离子体热源对工件进行热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张宁菊 《机械制造》2005,43(2):53-54
磨削淬硬是利用磨削热取代传统的表面淬火热源对工件表面进行淬火处理,它可以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表面淬火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5钢的等离子体表面淬火试验及金相分析,探讨了等离子体淬火工艺参数对材料硬化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得出最佳淬火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霍晓磊  李崇崇 《轴承技术》2010,(1):19-20,18
针对目前齿面淬火主要外协的现状,为了减少由于齿面淬裂导致套圈报废的问题,通过实验来制定新的齿淬火工艺参数,解决风能轴承齿淬火的瓶颈,保证套圈齿面硬度和质量,节约生产成本,保证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磨削淬硬——磨削加工与表面淬火集成制造技术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磨削淬硬是利用磨削热对工件表面进行淬火处理的新技术 ,该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可替代表面感应淬火、火焰淬火等表面热处理工艺 ,便于将表面淬火工艺与机械加工工艺集成化 ,有助于降低产品成本 ,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7.
陈贵清 《机电信息》2011,(24):151-151,153
Y27顶杆是液压机中一关键件,既要求表面耐磨,又要求有一定的耐冲击能力和强度,原工艺采用整体加热淬火,但淬火过程中易变形和开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分析其技术要求及工艺工况,采用高频表面淬火工艺,对硬化层深度合理选择,从而达到了产品的技术要求,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变形和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8.
激光表面淬火与常规表面淬火在模具应用上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模具表面淬火的常规方法以及激光淬火加工系统和激光强化工艺方法,讨论了激光强化模具表面的硬化层深度和耐磨性能与激光强化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激光强化技术能大幅度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0T16069(内套)是我公司SD7推土机上一关键零件,对硬度和精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该件材质为45钢,技术要求淬硬层深度≥3mm,硬度为45—52HRC。工艺简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一种绿色的表面淬火工艺-磨削淬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磨削淬硬是一种将表面淬火集成到磨削加工中去的新工艺,它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符合绿色加工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文章对国内外磨削淬硬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各国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最后指出了磨削淬硬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束淬火技术及其专用发生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等离子束表面淬火技术。通过分析等离子束淬火时发生器的工作条件,并结合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研究出一种专用于表面淬火的小尺寸等离子发生器,工作化应用结果表明:该发生器具有工作性能稳定、寿命长,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12.
45钢表面激光熔覆Fe基粉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e基合金粉末在45号钢表面进行激光熔覆实验,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熔覆层宏观外貌、表面硬度、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当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800W、扫描速度2mm/s、送粉电压12V、搭接率28.5%时,得到的熔覆层表面比较均匀平整光滑,熔覆层组织主要为晶粒尺寸细小均匀的等轴晶,其组织性能较好,熔覆层及界面处无裂纹和气孔出现,基体与熔覆层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白亮层说明两者冶金结合比较牢固,熔覆层显微硬度分布比较均匀并且与基体相比提高了一倍,其表面机械性能得到提升,在工业生产中有着较高的研究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磨料水射流铣削氧化铝陶瓷的铣削表面形状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铣削工艺参数对铣削表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工艺参数,铣削表面的结构形状随加工参数的改变而变化。随着水压力的增大,铣削所得的凹槽深度增加,而喷嘴横移速度增加时,凹槽深度减小,水压力和喷嘴横移速度对凹槽宽度的影响不大。随着靶距和横向进给量的增加,凹槽深度都减小,宽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经氮气-甲烷离子氮碳共渗的40Cr钢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渗层中沿层深方向的显微硬度分布.结果表明渗层可分为3层,即化合物层、扩散层和基体组织.表面渗层物相结构主要由氮(碳)ε化合物和Fe3C构成;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表层硬度高达525 HV(0.1),沿层深方向硬度分布合理、脆性低的渗层;与常规离子渗氮相比,以氮气-甲烷混合气体作为气源的离子氮碳共渗工艺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5.
分析比较了几种应用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中的测温手段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准确控制工件温度的重要性。为准确测量出工件温度,借助自制的一套热电偶测温实验装置,对光电高温计测温进行了比对实验,探讨了工件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光电高温计测温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过程中,光电高温计测温过程分动态和稳态两个阶段;对不同的工件温度,应用不同的ε值来测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齿条齿部导电淬火加工过程 ,主要提出了对工件的淬火硬度、淬硬层深度控制方法 ,具体分析了淬火裂纹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a tribological couple—copper pin against steel plate—using an inclined pin-on-plate sliding tester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surface texture and roughness parameters of the plate on the coefficient friction and transfer layer formation. Two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el plates—roughness and texture–were varied in the test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transfer layer formation and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long with its two components, namely, the adhesion and plowing, are controlled by the surface texture of the plate. The plowing component of friction was highest for the surface texture that promotes plane strain conditions while it was lowest for the texture that favors plane stress conditions at the interface. Dimensionless quantifiable roughness parameters were formulated to describe the degree of plowing and hence the plane strain/stress type deformations taking place at the asperity level.  相似文献   

18.
应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技术处理45#钢,探索了在无机盐与甲酰胺组成的电解液体系下短时间内实现渗氮为主、同时有少量碳渗入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工作时工件为阴极,不锈钢或镍为阳极。在本工艺中,当电压较低时,为低温氮碳共渗,以渗氮为主;当电压较高时,属于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结果表明,使用此技术碳氮共渗时间只需10~12min,表面改性层厚度即达30-50μm,其中化合物层20-30μm,扩散层10-20μm。  相似文献   

19.
硬态干式车削淬硬钢SKD11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单因素法研究了PCBN 刀具硬态干式切削淬硬钢SKD11过程中,进给量、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刀尖圆弧半径和倒棱宽度等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的翻修会产生大量的沥青废料,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利用这些废料的主要途径,而泡沫沥青再生工艺在沥青路面再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泡沫沥青的品质由泡沫沥青制备器的发泡过程控制参数决定,为优化发泡过程控制参数,引入响应面法.以沥青温度、油水比及水温为研究因素,以发泡腔出口平均速度、发泡腔平均密度为响应变量.采用Bo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