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针对家庭网络分布式环境,探讨基于XML语言描述信息家电基本信息的方法,实现了基于JSP JavaBean Servlet发布信息家电信息,并自动形成远程的控制界面,同时利用JavaRMI技术实现远程对信息家电的控制,这对于信息家电远程控制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IPv6的UPnP家庭网络,结合IPv6家庭网关在外部网络与IPv6家庭网络交互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并实现了IPv6信息家电控制界面的自动生成方案和相应的集中控制机制,应用于外网用户对基于IPv6的UPnP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远程控制。IPv6家庭网关根据模板文件,为基于IPv6的UPnP家庭网络中的每台信息家电自动生成统一风格的控制界面;IPv6家庭网关接收到外网用户通过控制界面提交的控制命令后,根据SOAP协议集中控制信息家电。该文的研究完善了UPnP家庭网关标准(Internet Gateway Device V1.0)。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家庭网络分布式环境,探讨基于XML语言描述信息家电基本信息的方法,实现了基于JSP+JavaBean+Servlet发布信息家电信息,并自动形成远程的控制界面,同时利用JavaRMI技术实现远程对信息家电的控制,这对于信息家电远程控制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Web服务组合问题中数以千计的Web Service的信息可能会随时改变,如何发现这些易变Web Service描述信息(包括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的描述信息),如何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自动组合Web Services,生成满足用户需求的组合业务,并及时应用到业务执行流程中。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服务全局距离最优动态选择算法(Dynamic Selection Algorithm with Global OptimalDistance),用于发现动态调用Web Services来自动生成满足用户所需目标的Web Service组合。  相似文献   

5.
Web服务组合问题中数以千计的Web Service的信息可能会随时改变,如何发现这些易变Web Service描述信息(包括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的描述信息),如何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自动组合Web Services,生成满足用户需求的组合业务,并及时应用到业务执行流程中。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服务全局距离最优动态选择算法(Dynamic Selection Algorithm with Global OptimalDistance),用于发现动态调用Web Services来自动生成满足用户所需目标的Web Service组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 Services的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的智能家居系统基于XML Web Services的分布式计算模块、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开发,包括四个模块,分别是Web Service服务端,掌上设备pocket PC客户端、嵌入式系统平台和数据采集端,其中Web Service服务端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模块,控制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正常运转,掌上设备PPC客户端则用来作为用户远程连接Web服务器端的客户界面,而嵌入式系统平台则用来实现一些家居的其体电子电器设备.同时其通信集还包括Web服务集通信、GPRS无线通信和Web Socket通信三部分.最后完成的系统模型经过测试运行良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效地开发软件界面是提高整个软件开发效率的关键.为了提升界面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成本,针对B/S结构的系统,提出了基于XML Schema的Web界面生成方法.根据FDP模型生成XML Schema界面描述文档,将Schema文档组织成文档库;同时建立样式模板库,对它们统一管理实现文档复用.通过XML Schema-to-HTML转换方法,实现了由界面描述文档自动生成Web界面,并利用XML Schema对界面输入数据直接验证.该方法可以较规范地描述界面,提升界面开发效率,并实现界面生成与界面验证的集成.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 Service的遗留系统包装平台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分析Web Service技术和企业遗留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怎样利用Web Service技术包装企业运留系统,并基于,Net平台在应用程序层、事务层、数据层三个层次上,包装遗留系统成为Web Service,本文实现了一个自动包装遗留系统的平台,客户端以友好的界面接受用户的包装需求输入,服务器端根据客户端传来的输入自动包装遗留系统.生成Web Service。使用本系统,可以使遗留系统更加方便地与新建立的应用系统进行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通过软件重用,尽量保护原有的投资、节约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9.
基于目标距离评估的启发式Web Services组合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可用Web Services数量的快速增长,如何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自动组合Web Services,生成满足用户需求的组合业务,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目标距离评估的启发式算法,通过该算法,动态调用Web Services来自动生成满足用户所需目标的Web Service组合,同时,该算法还能够根据Web Services组合经验,对以后的Web Services组合方案进行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适应网络上Web Services的不稳定情况,与同类算法进行性能比较,也显示出基于目标距离评估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 Service的远程工业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机器人控制为例阐述了基于Web Service(Web服务)的远程工业控制系统的理论与实现;该系统采用了三层架构,以ASP.NET开发了WEB页面作为调用Web Service的客户端,进行网上发布;该系统还在Web Service组件中引入运动控制器的DLL函数库,并提供了跨平台访问的接口。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机车空调逆变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是机车空调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该电源系统主要是由DC/DC的BOOST升压部分和DC/AC三相逆变部分两部分组成。DC/DC部分所得直流电压通过DC/AC部分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供给空调机组工作。同时,为使电源系统能更可靠的运行,也设计了相应的故障检测、保护等辅助电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家烟草管理的现状,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推行“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工程”,利用条码等自动识别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全国的生产经营信息。但某卷烟厂此前的物流环节已经是“件烟成垛”运输,如何在尽可能保持原有企业管理体系的前提下,达到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要求,解决成垛卷烟的物流和信息流的交互与统一问题成为技改的核心。该项目成功的将条码识别与射频识别有机结合起来,为烟草行业信息化提供了生动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5.
16.
17.
煤矿多功能物联网读写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和结构组成,分析了物联网在煤矿中的具体应用,详细介绍了一种具有煤矿特色的多功能物联网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该读写器应用在物联网的感知层,能够进行物体识别和各类物理信号与环境参数的传送,为煤矿应用物联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感知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机械臂绝对定位精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用激光跟踪仪标定机械臂的D-H参数、测量机械臂绝对位姿以及对机械臂的绝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用激光跟踪仪测量机械臂各个关节单独运动时得到的一系列离散点,就可确定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轴线,由此建立机械臂的D-H坐标系,并对D-H参数进行标定;然后,给出了由6D激光头位姿确定机械臂末端位姿的方法;最后,推出了由测量位姿值与命令位姿值相比较,得到机械臂绝对定位的位置和姿态偏差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迅速地完成对机械臂绝对定位精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classes of algorithms, so-called pVCD-method. To develop this method, all the examined families of models of empiric generalization were restricted to classes implementable on computers and, wider, by examining their partially recursive representation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algorithmic approach, the concept of Kolmogorov’ complexity of algorithm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properties or the extraction of regularities is proposed. The method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nonrandomness of the extraction of empirical regularities is based on this conce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