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降低热轧结构钢510L氧化铁皮缺陷的发生率,对其热轧过程氧化铁皮厚度的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精轧入口温度、精轧终轧速度、机架间冷却、层流冷却模式和成品厚度规格对氧化铁皮厚度演变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保证力学性能的热轧工艺条件下,采取较低精轧入口温度、提高终轧速度、投入机架间冷却水、使用前段冷却可有效地降低氧化铁皮的厚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CSP热轧生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和厚度演变规律,建立了氧化动力学模型,对汽车大梁钢(510L)在CSP过程中氧化铁皮的厚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吻合较好。降低开轧温度、合理控制终轧温度、卷取温度是控制氧化铁皮厚度和结构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工业试轧,试轧结果氧化铁皮以Fe3O4为主,其含量超过75%,氧化铁皮厚度11-14μm。冷弯实验表明氧化铁皮与钢板粘附性好,弯曲面铁皮呈细粉末状。  相似文献   

3.
热轧高强钢氧化铁皮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HY490钢在精轧工艺下氧化铁皮的厚度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热轧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并对热轧试验氧化铁皮的结构进行了检测。采用冷弯试验测定了2种工艺条件下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粘附性。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相符。此模拟方法解决了精轧过程中无法直接测量3次氧化铁皮厚度的问题,为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来控制氧化铁皮厚度提供了参考。热轧试验表明适当地降低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和缩短轧制道次间隔时间是控制氧化铁皮厚度和结构的有效手段。冷弯试验表明工艺1条件下氧化铁皮与钢板的粘附性较差,弯曲面铁皮呈细片状脱落。工艺2条件下铁皮与钢板结合牢固,弯曲面铁皮呈细粉末状,粘附性好。  相似文献   

4.
 模拟了热轧带钢在不同温度、保温不同时间时,氧化铁皮的生成情况,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对氧化铁皮的显微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带钢在不同温度、保温不同时间,氧化铁皮都出现分层现象,临铁层为疏松的FeO,中间层为Fe3O4,外层为Fe2O3,中间层和外层致密;在同一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氧化铁皮厚度呈增加趋势;氧化铁皮形成的网状裂纹是氧化动力学曲线由抛物线规律向直线规律转变的主要原因。该模拟方法解决了精轧过程中无法直接测量氧化铁皮厚度的问题,为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控制氧化铁皮厚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对U75V热轧钢轨表面氧化铁皮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氧化铁皮厚度、组织成分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讨论了钢轨和板带表面氧化铁皮厚度及形貌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U75V热轧钢轨表面氧化铁皮具有典型的由内到外分别为FeO、Fe_3O_4和Fe_2O_3氧化物的三层结构,在内层FeO与基体界面处存在Si元素的富集;钢轨表面氧化铁皮平均厚度达50μm以上,下表面氧化铁皮厚度大于上表面;钢轨和板带表面氧化铁皮厚度及形貌的差异主要与二者断面形状和生产工艺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热轧免酸洗QStE420TM汽车用钢为研究对象,在1 580 mm热轧线进行工业试验,研究了不同卷取温度对钢板表面氧化铁皮厚度和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受沿宽度方向供氧条件差异的影响,边部氧化铁皮中Fe_3O_4体积分数较高、FeO体积分数较低;卷取温度对氧化铁皮厚度的影响较小,对氧化铁皮结构影响显著;随着卷取温度由600℃增加至650℃,氧化铁皮厚度略有增加,Fe_3O_4体积分数显著提高,FeO体积分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主要工艺参数对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影响,基于CSP生产线开展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钢的厚度规格对氧化铁皮厚度有重要影响,并且由于供氧的差异,带钢宽度方向氧化铁皮厚度的分布不均匀;通过调整终轧温度和层流冷却方式,可以减小氧化铁皮厚度,但效果并不明显;降低卷取温度,有利于促进Fe O共析反应的发生,提高α-Fe+Fe_3O_4的体积分数,室温下氧化铁皮的附着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带钢宽度方向上氧化铁皮结构存在区别,中部Fe O的共析反应更为充分。  相似文献   

8.
卞皓  殷胜 《中国冶金》2018,28(5):18-22
为了提高热连轧厚规格带钢表面质量,减小氧化铁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对氧化铁皮的形成过程、弯曲过程的受力、理想氧化铁皮成分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理想的氧化铁皮厚度应越薄越好,Fe3O4比例越高越好,采用高温快轧可以获得薄的氧化铁皮,卷取温度迅速降低到300~570 ℃时,带钢表面富氏体发生共析反应,则可以得到更多的Fe3O4。在这一工艺指导下,试验测得氧化铁皮厚度不大于10 μm,氧化铁皮中Fe3O4质量分数不小于70%,氧化铁皮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验证了这一工艺在控制热轧厚规格氧化铁皮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热连轧精轧过程氧化铁皮的演变规律和变形行为,得出了三次氧化铁皮的生长和变形规律。现场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精轧阶段氧化铁皮厚度对于降低成品氧化铁皮厚度起主要作用;由于氧化铁皮的延伸率是轧件延伸率的0.5倍以下,氧化铁皮层在轧制过程中必然出现裂纹和破损现象,但是在机架间裂纹将自行修复。  相似文献   

10.
氧化铁皮对于汽车大梁钢后续使用造成铁皮灰,影响环境和钢板表面质量,本文通过实验证明,轧制相同厚度的大梁钢时,通过投用机架间冷却水,在精轧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氧化铁皮厚度减少2-3um,为氧化铁皮控制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室热轧试验,研究了不同终轧温度下低硅含磷系热轧TRIP钢的组织特征及性能特点。结果表明:终轧温度由900℃降低到790℃,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加,贝氏体体积分数降低,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变化不太明显;终轧温度900和820℃时,得到贝氏体为基体的室温组织;终轧温度降低到790℃时,低温变形促进了奥氏体到铁素体的相变率...  相似文献   

12.
线材的氧化铁皮起着保护线材免锈蚀的作用,但是也需要在酸洗时容易除去。影响铁皮除去或结合力的主要是铁皮的厚度和其物相结构。通过对不同轧制条件下的氧化铁皮厚度、物相结构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了精轧温度和吐丝温度对φ12 mm SCM435氧化铁皮物相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精轧温度或吐丝温度的升高,SCM435线材的氧化铁皮厚度均会增加,且在800-900℃短时间就会生成较厚(约20μm)的氧化铁皮;由于Cr的氧化选择性,精轧温度在870℃以上,吐丝温度在810℃以上时,随精轧温度或吐丝温度升高,氧化铁皮中FeO比例提高;但是吐丝温度高于860℃后,物相结构的变化趋缓,FeO的比例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重法研究了低碳钢在500~900℃恒温氧化动力学,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氧化铁皮的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恒温氧化动力学模型,并推导变温条件下氧化动力学模型用于氧化铁皮厚度演变计算,并研究了氧化铁皮中三种铁的氧化物的生长方式.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出的铁皮厚度与实测结果十分接近.这种模拟方法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压缩比、压下率和轧制温度的控制,使L450M管线钢(/%:0.06C,1.52Mn,0.19Si,0.017Ti,0.048Nb,0.028Als)获得了良好的强韧性.结果表明,200 mm坯粗轧末3道次和精轧前3道次达到20%以上的大压下率,可以使12 mm钢板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细小的微米级晶粒.晶粒尺寸基...  相似文献   

15.
16.
??In view of the frequent surface pitting problem of thin hot rolled pickled sheet??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actual production was traced through the ratio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the surface quality was discussed. Using the thermogravimetric simul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alysis and actual track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original steel does not have obviou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the scale is thicker during hot rolling. When Si- Cr element is added to the steel??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steel is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interface can form a 16 ??m thickness interface dense oxide layer at 1100?? before inlet temperature of finishing rolling. The oxide fil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scal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but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dense oxide layer?? the effect of the hot rolled descaling is reduced?? and the shape of the strip scale is easily formed. When the Si- Cr- P element is added to the steel?? the presence of the P el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sca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el?? and the surface quality is obvious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7.
用扫描电镜和弯曲试验研究了吐丝温度和斯太尔摩风冷线Ⅰ~Ⅲ段冷却速度对72A钢盘条(/%:0.70~0.75C,0.15~0.35Si,0.35~0.60Mn,≤0.025P,≤0.025S)氧化铁皮层厚、组成结构和剥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铁皮的剥离性主要与铁皮厚度有关,10~20μm厚的氧化铁皮具有较好的机械剥离性。FeO层与氧化铁皮的剥离性呈正相关关系,FeO层达到9μm以上具有较好的剥离性,Fe3O4层与氧化铁皮剥离性呈负相关关系;FeO层厚比随冷却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当吐丝温度到910℃,提高斯太尔摩风冷线各段冷却速度,Ⅰ段为6~7.5℃/s,Ⅱ段为12~20℃/s,高碳钢盘条的机械剥离性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8.
在正常生产的Q345D成分基础上不添加Nb、Ti,适当调整C、Mn含量,通过采用粗轧道次压下率15%~20%、待温晾钢时温度〉1 000℃、待温厚度为成品厚度的2.5~4倍、中间快冷返红温度〈950℃、精轧开轧温度830~860℃、精轧前2道次变形率控制在10%左右、精轧后几道次变形率≥15%、精轧总累计变形率〉60%、终轧温度800~830℃、返红温度660~700℃、冷速4~7℃/s等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生产工艺,可获取综合质量优异的Q345D(E)Z35钢板,实现了降成本不降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