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大型光电设备的特点,阐述它的组成和电磁兼容设计的流程,并详细介绍其结构和电气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在电气的电磁兼容设计中,分别介绍了电源、单机印制板、布线和接地的电磁兼容设计.该项设计已经经过了实际测试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电磁兼容问题是电子设备开发设计过程中,备受设计人员关注的关键性问题,妥善处理电磁兼容问题对于提升电子设备(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将在简要电磁兼容的基础上,对PCB设计中的电磁兼容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对电磁兼容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探究。以期增强PCB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PCB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双力 《电子测试》2016,(12):125-126
本文从电源和接地在电磁兼容中的干扰出发,对电磁兼容设计的处理对策进行了探究,希望为PCB电磁兼容设计中的电源和接地工作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功能电子系统射频任务的电磁兼容问题,在分析电磁干扰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任务调度的电磁兼容层次分析模型,设计了多功能电子系统电磁兼容任务调度算法,算法采用空域、频域、时域多维层次分析方式,有效地实现了任务间的电磁兼容。最后分析了算法的任务结束时间和任务丢失率,并与传统的任务调度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电磁兼容调度算法,在解决任务调度电磁兼容问题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图书推介     
PCB和电磁兼容设计定价:28元本书系统地讲述了PCB和电磁兼容设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知识。内容包括电磁兼容的基本知识、PCB设计过程中如何实现电路板的电磁兼容、传输线和中断技术,EMI 滤波器以及与电磁兼容相关的屏蔽技术等。本书读者对象为从事PCB和电磁兼容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也适合高校师生学习参考,是一本全面且实用的有关PCB和电磁兼容设计的学习教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之间的协调工作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不同电子设备板之间的干扰问题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电磁兼容方面。本文以印制电路板为例,阐述了这种作为电子元件支撑件的电路板为提供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功能。实践研究发现,印制电路板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质量。为此,在电子设备板以及电磁兼容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慎重选择元器件以及电路的设计,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电磁兼容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平面布局、元器件布局以及电磁兼容设计中的布线等方面论述了总体布局,而后对电子设备板及电磁兼容设计中的电源设计、接地设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旨在为今后电磁兼容设计上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由于空空导弹电磁兼容问题频发及其复杂性,其电磁兼容设计尤为重要。弹体的孔缝耦合和弹体内电缆的电磁耦合效应的研究是导弹电磁兼容预测和设计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电磁计算仿真分析,并研究得到弹体电磁耦合的规律,可在实践中指导导弹的电磁兼容设计。最终实现在导弹的设计初期,就能够对其电磁兼容性进行预测和评估,满足其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汽车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技术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汽车电磁兼容仿真预测与电磁兼容标准、测试的关系及其在汽车电磁兼容设计中的地位,对汽车电磁兼容仿真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建立仿真模型的具体方法,以促进我国汽车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及产品电磁兼容设计的必要性,给出了某传感器的一些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电磁兼容(EMC)设计已成为复杂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磁兼容设计方法主要有测试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和建模仿真法三种。从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的要求出发,结合高度集成的复杂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实际困难以及电磁兼容设计人员的具体情况,分析测试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和建模仿真法这三种电磁兼容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指出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面临的问题,从实用角度提出建立电磁兼容数据库,将电磁兼容测试数据、电磁兼容设计经验和电磁兼容模型全部入库的建议,对提高复杂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磁兼容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对于保障产品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软件技术被应用到设计中,电磁兼容设计的成本将得到显著的降低,设计的灵活性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介绍软件技术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及常用的软件抗干扰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2.
超短波跳频电台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袁一鹏  王翔 《通信技术》2010,43(5):47-49
随着电子设备综合集成应用的不断扩大,电磁兼容性显得日益重要。文中从系统电磁兼容性技术指标要求和整机电磁兼容设计措施这两方面,阐述了超短波电台设计中电磁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电磁兼容性作为武器装备的一种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就军用装备电磁兼容性控制的三个主要方面:电磁兼容性管理、电磁兼容性设计和电磁兼容性试验展开讨论,并结合产品科研生产的全寿命周期内的电磁兼容性活动,详细分析了各部分的功能,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和模糊理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Contourlet变换;随后对低频和高频的小波系数采用不同的融合规则,即低频部分采用基于模糊集的自适应加权融合方法,高频部分采用基于区域小波能量加权的方法;最后再通过contourlet逆变换,获得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保留源图像的细节信息,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高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能力及电磁兼容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信息技术》2009,(7):174-177,180
随着电子产品趋向于小型化、智能化,电子元器件也趋向于体积更小、速度更高、集成度更大,由此带来的电磁兼容问题也日益严重.目前各类电子设备的电子元器件仍然以印制电路板(PCB)为主要装配方式.在印制电路板的电路设计阶段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保证PCB的电磁兼容性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关键.文章从元器件布局、信号走线和电源地线设计等方面,较详细地讨论了提高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能力及电磁兼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电子设备越来越向高速、宽带、高灵敏度、高密集度、集成化、小型化趋势发展。电磁兼容问题日益成为电子产品设计和使用中需要关注的焦点。在军用产品中EMC设计尤其重要,将EMC的设计思想融入到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将大部分EMC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是军用产品要达到的目标。本文重点介绍了针对斯特林制冷机所采用的相应滤波电路设计及电磁屏蔽技术。经实际验证,采用滤波电路及屏蔽措施整改后的制冷机组件完全满足国军标GJB151A-97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芯片的高速化和集成化,各种电子设备系统内外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在印制电路板的电路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介绍了PCB设计中的电磁兼容和产生电磁干扰的原因。从PCB的布线技术方面分析研究了改善PCBEMC性能的方法,以降低系统级和设备级在正常工作中的电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电磁兼容制造涵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辉  刘有超 《电讯技术》2008,48(10):112-116
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很突出,电磁兼容制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电磁兼容制造是一个新的概念,迄今为止,无明确的定义。为此,探讨了电磁兼容制造的涵义、内容、设计与制造的关系、相关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明晰了电磁兼容制造的内涵及其相关的制造技术,旨在于促进电磁兼容制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电磁兼容测试场地,半电波暗室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介绍了半电波暗室的基本设计方法,并举例介绍了射线法技术,给出了10m法半电波暗室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20.
As more and more complex functions are realized in modern IC designs, there is also an increasing need to design the IC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requirements. Without a proper design, the high operating frequencies of modern integrated circuits often result in high emissions. Due to the cost pressure on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portable devices, shielding on the PCB is avoided and as a result, the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must be reduced.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design methodologies for achieving EMC of devices implemented in systems in package (SiP) technologies. It exhibits the importance to imply EMC issues in the early design phase to reduce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