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辉  李服民  刘旋 《硅谷》2012,(3):91-91
介绍煤矿冲击地压的特征、分类及成因机理,对于冲击地压发生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
煤矿发生的冲击地压都有其特定的特征,要防治冲击地压就要对其特征征兆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笔者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冲击地压是一种特殊的矿山压力现象,也是煤矿井下复杂动力之一,它严重威胁井下安全生产,是目前南山矿井下开采过程中严重的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多样性、复杂性。本论文较全面地阐述了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的条件既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切喝实际的防治措施,如电磁辐射仪监测法、钻屑法、打卸压孔法、煤层注水法和松动爆破法等,具有较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分析和微震监测,认为集贤矿中一下九层坚硬顶板的突然断裂是冲击能量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对实际采掘中冲击地压的分类、特征以及出现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叙述,以期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冲击地压是发生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典型动力灾害之一,其严重后果甚至可以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自燃发火、冒顶等次生灾害。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煤矿冲击地压灾害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冲击地压煤层的回采,通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钻孔卸压、工作面卸压爆破、防范措施、预测预报等措施,实现了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8.
冲击地压灾害是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CRMSII煤矿冲击地压实时监测系统是一套配合钻屑法实现冲击地压预警监测的自动化煤安系统。文章中阐述了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安装方法,并且通过对现场的监测应用分析,证明该系统对冲击地压煤矿的有效监测预警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国内对防治冲击地压先进的监控手段与防治方法做一总结,为以后峻德煤矿开采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要采取战略性区域性措施;战术性上的局部性措施和生产过程中的防范措施。要根据诱发因素及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冲击地压的战略性区域性防治措施、煤矿冲击地压战术性局部性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冲击地压的卸压爆破、煤层注水方法,钻孔卸压、定向裂缝及其他防护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防治冲击地压在南山煤矿安全生产的应用情况,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该方式有效地优化了我矿的冲击地压治理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煤矿回采深度的增加,顶板压力及冲击低压越来越显现,通过对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现象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数分析,提出并制定了适合条件的冲击地压危险预测方法和解危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下,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快的拉动。尤其是一些耗能较大的企业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如何降低在使用能源方面的成本是各个企业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就这个问题探寻其源头,去改善煤矿开采中的施工手段,通过使用深孔断顶爆破的方法防治冲击地压现象的发生。这样就可以通过改进技术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施工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薄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属采矿工程矿山压力控制技术领域。对冲击地压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和原因的研究,对冲击地压机理的研究.对冲击地压预测的研究和对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冲击地压是世界范围内煤矿矿井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灾害是以突然、急翩、猛烈的形式释放煤岩体变形能,煤岩体被抛出,造成支架损坏、片帮冒顶、巷道堵塞、伤及人员,并产生巨大的响声和岩体震动,震动时间从几秒到几十秒.冲出的煤岩从几吨到几百吨。我国绝大多数矿山的煤层与岩层都具有强烈或明显的冲击倾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量不断增加,矿井的开采深度也逐渐增加。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也逐渐增加。其中冲击地压是煤矿灾害的重要类型之一,其是一种特殊的矿山动力现象,能够突然破坏煤岩、巷道和工作面,给煤矿开采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妥善预防冲击地压是预防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阐述煤矿在采掘过程中冲击地压的质量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浅析煤矿冲击地压的危害性、引发冲击地压的原因,以及灾害预测与治理措旋。  相似文献   

19.
在已确定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中掘进,需要解决两个安全问题,即加强巷道支护强度和改变上覆煤层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20.
石伟 《中国科技博览》2011,(38):280-280
本文在分析桃山矿区地质开采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冲击地压形成的内外因和产生的机理。建立健全了灾害预测防治体系,提出了开采解放层、煤层注水、爆破卸压等治理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