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月荐书     
《长江建设》2011,(5):45-45
《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作者:(美)布赖恩.贝利著顾朝林等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0年10月装帧:平装开本:32开定价:22.00元【内容简介】城市化曾经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社会过程,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家一直在关注城市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监控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贝利(BAILEY)公司的产品,其内部结构和网络系统都是封闭的,为了在系统中增加一路备用的通信连接,利用GSM通信网络对其进行了远程通信改造,得到了INF190网络通信改造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3.
“两方人的物欲毫无止境,搞得能源、生态一齐闹了危机”(王小波语)。一般认为,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国际环境保护运动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实,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能看作是源自西方的环保理念。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天人对立的西方文明的基本标志。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论。同时,我们在学习中要做到:一、独立思考;二、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来;三、对别人的事少起哄。10年前王小波在《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提出的三点要求,对我们今天也许仍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资料介绍,美国在19世纪城市发展较快,城市人口从占全国人口的20%增加到80%。从我国城市人口发展趋势看,今后30年是快速增长的时期。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也使原有的地貌、植被遭到破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有机分散与适度集中的问题 在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中,分散与集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100年中,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城市急剧发展,一些大城市人口增加很快,导致住宅缺乏、交通阻塞、中心拥挤、建筑混乱、环境恶化等种种令人头疼的“城市病”。如何处理集中与分散的问题,往往成为问题的焦点。为了克服种种城市病,应运而生的许多学说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如:霍华德  相似文献   

6.
万瑞容 《治淮》2014,(5):16-17
安徽省蚌埠市是淮河沿岸的重要城市,淮河是蚌埠市的母亲河,淮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民饮水安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淮河水污染逐渐加剧.  相似文献   

7.
对城市水利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延恺 《北京水务》2004,(5):1-2,18
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表现为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是现代化的载体."城市水利"是城市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正>一、21世纪——真正的城市化世纪城市化(urbanization),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我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将城市化定义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城市作为人居环境的主要类型已获得空前的发展,城市化极大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9.
郭涛 《中国水利》1989,(4):41-43
近代西方水利技术的引进,主要通过下列方式进行: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明末清初之际,外国传教士开始涌入中国,其中少数人带来了欧洲文艺复兴后刚刚发展起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徐光启著的《泰西水法》,就是根据传教士的介绍,系统记录了17世纪欧洲的龙尾车、玉衡车、恒升车等提水机械和修造水库、寻找水源的技术和方法。王征编译、传教士邓玉涵口授的《远西器具图说》,扼要介绍了西方力学、水静力学及一些机械知识。但是,这次西方技术的传入根本没有引起当局的注意,也没能在治水人员中传播,对传统水利无任何触动。二引进新技术光绪初年开始,从规划、测量、水文观测,到施工、建筑材料、通讯手段以及水能开发等方面的西方技术都相继被引进。这些新技术大多首先在黄河上采用,以后逐步  相似文献   

10.
陶宏 《中华建设》2009,(10):40-41
21世纪是人类城市的世纪,城市化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建设大都市圈和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鄂州市紧邻特大城市武汉,国土面积1593平方公里,人口106万,其中主城区人口40万,2008年工业化率46%,城镇化率56%,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城市化指数体系构建辽河口盘锦市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并统计分析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对区域水生态协调影响程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盘锦市经济和社会城市化与水生态环境协调度最大,达到0.59,盘锦市水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之间的协调度总体呈现平稳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一、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在西方称之为“银发浪潮”,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的过程,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进入了老年型地区。人口老龄化最早出现在19世纪50年代的法国,随后,许多西方国家也都出现这一现象。但这场“静悄悄的人口革命”并未对当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危机的加深和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政策的推行,人口老龄化这一现象才突出出来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各种问题。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特殊的人口与社会经济背景 首先,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变化与20世纪前半叶的人口发展紧密相关,尤其是预计2030年前后,20世纪60年代中期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将全部进入老年期,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太湖流域与日本在经济发展和水环境变化过程中的相似性,借鉴了日本对水环境的治理对策.分析了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PREE)协调发展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流域20世纪80~90年代末水质变化趋势和日本20世纪60~80年代水质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太湖流域20世纪80~90年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相似于日本20世纪60~70年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日本在1970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环境状况与太湖流域1998年极为相似;太湖流域经济发展和水环境变化约滞后于日本20多年,根据日本社会经济和水环境发展的历史和今天可以推估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变化的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4.
城市和雨水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化仍将是我国21世纪上半叶经济的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城市化对市区的水资源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用水将是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匮缺和水环境恶化已城市化进程和社会进步的因素,雨水利用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至今,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系已不像历史上那么密切,甚至不再表现为同一进程,其更多表现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单一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直接推动作用在减弱,而“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已扩大为非农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速:未来3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金成 《中华建设》2009,(11):56-57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国际城市化的规律性,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以后,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因此,21世纪,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并逐渐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城市发展也将出现多样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柏寒 《长江建设》2010,(5):86-86
20世纪末的西方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拥挤稠密的现代大都市如何变成了后城市甚或是后郊区的城市景观?什么是边缘城市和远郊区?战后城市的社会构成是如何变化的?关于社会分裂和有门的社区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呢?现代城市里的公共空间正在日渐私人化和军事化吗?城市自身如何在这些过程中界定?城市里的消费美学将会扮演何种角色?  相似文献   

18.
柏寒 《中华建设》2010,(5):86-86
20世纪末的西方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拥挤稠密的现代大都市如何变成了后城市甚或是后郊区的城市景观?什么是边缘城市和远郊区?战后城市的社会构成是如何变化的?关于社会分裂和有门的社区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呢?现代城市里的公共空间正在日渐私人化和军事化吗?城市自身如何在这些过程中界定?城市里的消费美学将会扮演何种角色?  相似文献   

19.
以《李仪祉先生年谱》为切入点,研究了近代水利家李仪祉以及作者胡步川在传统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研究指出:20世纪30至40年代以"关中八惠"为代表的现代灌溉工程的兴建,是西方水利科学技术传播并付诸实践的进程,以及第一代水利工程师筚路褴褛的经历.《李仪祉先生年谱》堪称近代年谱的经典,弥补了近代水利史诸多空白,具有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20.
【内容简介】世界各国实践表明,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条主线。快速城市化进程为中国未来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蕴藏着巨大的技术创新空间。"绿色与智慧",为城市描绘了一张全新的发展蓝图,成为21世纪城市的时代符号。面对这场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