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雷达导引跟踪系统中,天线承担着目标搜索,跟踪的重任。天线系统质量的好坏,故乡纱到导引装置的性能,因而受到制导工程师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一种设计巧妙的圆锥扫描跟踪天线系统。  相似文献   

2.
约半个世纪以前,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需要,发展了自动跟踪技术。美国陆军在1942年首先制成的自动跟踪产品是SCR-584雷达。早期的跟踪系统天线由天线和万向节组成,以保证跟踪目标时天线波束的正确位置,伺服机构控制万向节的运动,操作手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跟踪,发射机照射目标,而接收机接收反射信号,从中提取跟踪误差信号并送给伺服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论述也适用于现在的跟踪系统,实际上遥测信号跟踪是被动式的,不需要发射机,真正的某些现代跟踪天线不需要用万向节支持,但跟踪系统的基本要素仍然是相同的。然而在过去50年里,可用材料、元器件、方法和技术都有重大的变化和进步,本文讨论范围只限于天线和它的技术发展变化,叙述跟踪系统简史,讨论近年来各种跟踪天线的发展以及目前和未来的跟踪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提高天线跟踪伺服系统精度的重要性,探讨了在跟踪高动态目标时,如何利用Kalman滤波理论产生前馈信号,以提高跟踪精度的技术途径。由于遥测伺服跟踪系统无距离信号,目前国内外公开资料中还无一数学模型适用于此类系统,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滤波模型并应用于实际系统中,经校飞试验证明达到了设计要求,解决了跟踪精度同稳定性的矛盾,黑障区记忆自跟踪等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某机载遥测系统实时跟踪的问题,研究某机载遥测系统发射天线辐射规律.建立机载发射天线辐射仿真模型,分别对直角坐标下的横截面辐射场强和极坐标下的纵截面辐射场强仿真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得出机载天线辐射规律,即机载正后偏下方向辐射最强.该研究有助于优化遥测系统地面布站与跟踪策略、试验航线设计和试验进程规划.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速率陀螺平台在小型雷达导引头上应用的局限性,分析了捷联式天线平台系统特点。基于多级坐标变换,对捷联式天线平台角速度稳定算法进行了研究,且采用角度卡尔曼滤波和多普勒跟踪回路的信息估算出目标视线角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多级坐标变换算法能有效保持天线平台捷联稳定,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多普勒跟踪回路的信息估算目标视线角速度精度高、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天板天线的差包和天线方向图讨论,提出一种导引头上简便易行的抗旁瓣捕捉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差包和方向图的差零值的唯一性,即在该方向图上,除和主波瓣与差主波瓣有交叉点,在此交叉点内和功率方向图大于差功率方向图,天线在主瓣位置有稳定跟踪点,在其它位置上差波束功率方向图始终大于和功率方向图,不存在和差方向图交叉点,不存在稳定跟踪点,也不满足单脉雷达的捕捉跟踪条件。通过和差功率方向图相减可以得到一个新的“锐化后天线方向图”,该图也有“主瓣”、“旁瓣”,只不过其“波束宽度”仅为原天线方向图的1/100左右。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YQ—311遥测设备天线系统的性能特点和发生副瓣跟踪的原因及后果,讨论了识别YQ—311副瓣跟踪的方法,提出了防止副瓣跟踪发生的建议和发生副瓣跟踪时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无线电信号测量天线自动跟踪驱动系统,系统采用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经减速机构后驱动天线作方位(X)、俯仰(Y)的双自由度运动。并给出了系统原理图、步进电机细分控制电路、位置伺服闭环测控电路及部分测控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移动卫星通信天线系统的矢量控制方法,采用天线对准卫星不依赖于卫星信号,并且借助于捷联惯导系统的数字平台可以排除角运动干扰和长距离线运动干扰。为实现在赤道附近大范围地区的移动卫星通信,本文讨论了方位-俯仰与横滚-俯仰两种结构的矢量控制方法和它们的控制方程。另一台MEMS捷联惯导系统安装在天线上,给出了天线导航参数。天线信号的极值搜索法提高了跟踪精度。GPS信号用于与捷联惯导系统构成GPS/SINS组合系统以修正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最后给出了移动卫星通信天线矢量控制系统方框图。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中继卫星系统进行运载火箭遥测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对箭载终端链路增益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分析箭载天线跟踪特性得出了天线指向角,在满足链路指标和该指向角的条件下,可以完成遥测数据传输,这些结论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IW 系统公司开发了一种供遥测、跟踪和通信天线用的现代化、模块化、紧凑的天线控制器(ACU)。该控制器兼有天线控制单元、位置变换/显示机箱和极化控制单元的功能。通过插入印制电路卡,就可以加上跟踪接收机、自动相位控制单元、跟踪合成器和其他功能。根据需要,接收机可以是简单的宽带步进接收机,也可能是全功能的锁相环(PLL)自跟踪接收机。过去,这些功能要占据全部设备机柜的很大部分。本装置使用现代微处理机技术,对天线位置和速度进行数字控制。将外部计算机(PTIC)和 ACU 的一个串行口相连,能实现先进的跟踪状态和遥控功能。PTIC 还通过使用高分辨率彩色图形和易懂的菜单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操作员接口。  相似文献   

12.
多模喇叭作为单脉冲天线的馈源有着结构紧凑、改善和差矛盾、测角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海防主动雷达中。然而,频带窄、线极化是其缺点,难以在无源跟踪、制导系统中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宽带多极化六模天线馈源,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带宽和多极化适应性,其相对带宽可达±20%,且能在垂直/水平、左斜/右斜、左旋/右旋全极化状态下接收,易见,该馈源对被动寻的系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毫米波段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通讯、雷达、制导、遥感等系统。毫米波天线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结构的天线,另一类是基于新概念设计的天线。第一类天线如反射面、透镜、喇叭天线等。这一类天线的设计,毫米波与微波波段区别不大。第二类天线则包含了近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概念。这些天线多半是根据毫米波段的别点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研究中。这一类天线包括微带夭线,由开波导或普通波导激励的行波天线,类微带集成夫线等。本文着重对第二类即新型毫米波天线作一综述。由子这一类天线型式繁多,这里只能举一些典型的或常用的线极化天线。  相似文献   

14.
胡勇 《兵工自动化》2007,26(2):65-66,85
姿态随动稳定跟踪天线平台的控制算法,采用位置前馈、速度和位置反馈控制.当设置定位目标坐标后,可由控制器控制平台指向定位目标,其随动稳定跟踪平台移动.当随动平台基座晃动时,平台控制器能自动调整平台的三轴姿态角,保证平台始终指向目标.仿真和工程实践表明.该算法能保证天线平台具有的稳定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在二次雷达阵地或外场试验场等环境下,天线不易转动或移动的二次雷达天线方向图测试困难的 问题,采用基于移动式测试车在行进中实施天线方向图测试的方法。分析常规天线远场测试原理,详细阐述文中方 法的测试原理、系统组成、流程及误差计算,并在某外场试验场对实装天线方向图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基 本与暗室测试结果保持一致,能解决上述受限外场环境下天线方向图测试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模馈源和极化隔离技术,设计出适合小弹径导弹使用的共口径双波段卡塞格伦单脉冲天线。研制出来的主被动单脉冲雷达跟踪天线,较好地解决了和差矛盾问题,达到了被动天线频带宽、主动天线高增益、低副瓣的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用系统和数学的方法详细分析了161乙雷达接收机的原理和天线变形导致161乙雷达自跟踪异常的原因,为分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天基信息的传输,首先要完成中继卫星天线与用户飞行器天线之间的捕获与跟踪.针对箭载相控阵天线对中继卫星的捕获,采用Ka频段相控阵天线扫描捕获策略,分析了天线扫描的不确定区域,确定了天线阵元数及EIRP值,给出了捕获时间的仿真结果,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规兵器靶场试验中,传统遥测天线由雷达提供引导数据时存在远射程不能全弹道跟踪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遥测数据流中的GPS等位置信息作为导引数据,引导遥测天线跟踪被测目标的方法,该方法从遥测数据流中实时提取GPS位置信息,利用遥测数据流中的位置信息与理论弹道比较、弹道预测和修正等算法,实时引导天线准确地指向飞行目标。试验表明,这样既解决了接收到的遥测数据质量不高问题,也解决了数字引导方式下雷达提供的导引数据非全弹道问题,实现遥测天线全弹道、精准地指向飞行目标,从而提高遥测接收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自由度陀螺仪的导引头天线随动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起飞 《航空兵器》1999,(6):39-42,45
安装在运动载体(导弹、飞机,舰船)上的雷达,其天线系统都要受到载体运动的扰动,因此稳定系统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讨论一种基于三自由度陀螺仪的导引头天线随动系统的性质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