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野值点噪声对样本均值和协方差估计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线性鲁棒M位置估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了核原理来估计协方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鲁棒KPCA(核主元分析)算法.将所提出的算法应用于数据重构仿真实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当样本数据中存在野值点噪声时,由所提出的鲁棒KPCA算法实现样奉数据重构时,要比KPCA具有更高的重构精度,抗野值点噪声性能更强.  相似文献   

2.
针对野值点噪声对样本均值和协方差估计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线性鲁棒M 位置估计方法的基础上,结 合了核原理来估计协方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鲁棒KPCA 算法.将所提出的算法应用于数据重构仿真实验,仿真测 试结果表明当样本数据中存在野值点噪声时, 由所提出的鲁棒KPCA 算法实现样本数据重构时,要比KPCA 具有更 高的重构精度, 抗野值点噪声性能更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高维对计算成本的影响,同时提取有利于分类的判别特征,提出运用多线性主元分析(MPCA)与FLD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掌纹识别。运用MPCA直接对掌纹张量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低维特征向量作为FLD的输入,提取判别特征向量,计算特征向量间的余弦距离进行掌纹匹配。PolyU掌纹图像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主元分析(PCA)、PCA+FLD、二维主元分析(2DPCA)、独立元分析(ICA)和MPCA相比,该算法的识别率(RR)最高为9991%,特征提取和匹配总时间为0398 s,满足实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分析法在掌纹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纹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又一新兴技术,在网络安全、身份鉴别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掌纹图像的特征提取,阐释了传统主成分分析与加权主成分分析在处理掌纹图像时的差异,并在不同数据库上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传统主成分分析比加权主成分分析有更高的识别率以及加权主成分分析能够削弱光照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减弱离群点对数据处理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加权核主成分分析算法。利用核函数将样本投影到核空间, 在核空间构建一个样本加权重建误差最小模型, 最大限度地提取数据中的非线性信息并降低离群点样本的干扰。在Yale人脸库和UC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 该方法具有很好的识别率, 尤其对离群点样本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王心  朱浩华  刘光灿 《计算机应用》2021,41(5):1314-1318
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是一种经典的高维数据分析方法,可从带噪声的观测样本中恢复出原始数据.但是,RPCA能工作的前提是目标数据拥有低秩矩阵结构,不能有效处理实际应用中广泛存在的非低秩数据.研究发现,虽然图像、视频等数据矩阵本身可能不是低秩的,但它们的卷积矩阵通常是低秩的.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一种称为卷积鲁棒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7.
掌纹识别是一门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使用主成分分析对图像向量进行处理,向量维教一般都很高.二维主成分分析是直接采用二维图像矩阵来构建方差矩阵,与一维主成分分析相比能更精确地计算原始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是二维主成分分析的改进算法,将其应用于掌纹识别,通过在水平和垂直2个方向上各执行1次二维主成分分析运算,消除了掌纹图像行和列的相关性,运用新准则选取了更适合于分类的主分量,大大压缩了特征的维数.在香港Poly-technic Universitv的Palmprint Database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核主元分析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的基于数据二阶统计矩的特征脸法(Eigenface)或主元分析法(PCA)是一种有效的数据特征提取方法,是基于原始特征的一种线性变换。但是,当原始数据中存在非线性属性时,用主元分析法后留下的显著成分就可能不再反映这种非线性属性。而核主元分析则是基于原始数据的高阶统计量,是一种非线性变换,在图像识别中它可以描述多个像素之间的相关性。该文采用KPCA法提取人脸特征,利用线性支持向量机设计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核主元分析方法的识别正确率明显优于基于主元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线性独立成分分析的掌纹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快速有效地在掌纹识别中学习多种因素的高阶统计独立成分,利用多线性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掌纹张量进行降维,得到低维的模式矩阵,将掌纹图像向模式矩阵上投影以提取核心张量,通过计算核心张量间的余弦距离实现掌纹匹配。基于PolyU掌纹图像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PCA)、二维PCA、独立成分分析和多线性PCA相比,该方法的识别率最高,且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掌纹识别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的影响,为了增强掌纹图像信息,需要去噪。轮廓波变换能够便捷地描述自然图像中的方向和纹理信息,掌纹图像纹理信息丰富,所以应在掌纹识别中引入轮廓波去噪,以突出纹理特征,进而提高识别率。提出基于轮廓波去噪的I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掌纹识别算法,先对掌纹图像进行轮廓波去噪,利用ICA实现掌纹特征提取与识别。基于香港理工大学掌纹数据库的仿真结果显示,轮廓波去噪方法的识别率高于小波去噪方法,说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在图像处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用于掌纹特征提取,使得变换后的各分量之间不仅互不相关,而且还尽可能的统计独立,能更全面的揭示掌纹特征间的本质结构。为了降低运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独立分量掌纹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掌纹图像做小波变换进行降维,在保留原始图像轮廓信息和细节信息的基础上,去掉高频噪声,然后进行独立分量分析,采用FastICA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比传统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的识别率更高,且计算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2.
丁明勇 《计算机应用》2008,28(1):122-124
在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中引入了对称性思想,提出了基于对称的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STDPCA)。在该算法中,首先把人脸图像分解成奇对称图像和偶对称图像,然后分别在这两类图像中进行二维主成分分析,提取所需要的特征。该算法不仅有效利用了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的优点,而且也考虑了人脸对称性的特点,因此在人脸识别中有较高的识别率。在著名人脸库ORL、YALE中的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王海鹏  降爱莲  李鹏翔 《计算机应用》2005,40(11):3133-3138
针对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问题,为了降低RPC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出了牛顿-软阈值迭代(NSTI)算法。首先,使用低秩矩阵的Frobenius范数与稀疏矩阵的l1-范数的和来构造NSTI算法的模型;其次,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优化方式求解模型的不同部分,即用牛顿法快速计算出低秩矩阵,用软阈值迭代算法快速计算出稀疏矩阵,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原数据的低秩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分解;最后,得到原始数据的低秩特征。在数据规模为5 000×5 000,低秩矩阵的秩为20的情况下,NSTI算法和梯度下降(GD)算法、低秩矩阵拟合(LMaFit)算法相比,时间效率分别提高了24.6%、45.5%。对180帧的视频前景背景进行分离,NSTI耗时3.63 s,时间效率比GD算法、LMaFit算法分别高78.7%、82.1%。图像降噪实验中,NSTI算法耗时0.244 s,所得到的降噪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残差为0.381 3,与GD算法、LMaFit算法相比,时间效率和精确度分别提高了64.3%和45.3%。实验结果证明,NSTI算法能够有效解决RPCA问题并提升RPCA算法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王海鹏  降爱莲  李鹏翔 《计算机应用》2020,40(11):3133-3138
针对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问题,为了降低RPC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出了牛顿-软阈值迭代(NSTI)算法。首先,使用低秩矩阵的Frobenius范数与稀疏矩阵的l1-范数的和来构造NSTI算法的模型;其次,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优化方式求解模型的不同部分,即用牛顿法快速计算出低秩矩阵,用软阈值迭代算法快速计算出稀疏矩阵,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原数据的低秩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分解;最后,得到原始数据的低秩特征。在数据规模为5 000×5 000,低秩矩阵的秩为20的情况下,NSTI算法和梯度下降(GD)算法、低秩矩阵拟合(LMaFit)算法相比,时间效率分别提高了24.6%、45.5%。对180帧的视频前景背景进行分离,NSTI耗时3.63 s,时间效率比GD算法、LMaFit算法分别高78.7%、82.1%。图像降噪实验中,NSTI算法耗时0.244 s,所得到的降噪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残差为0.381 3,与GD算法、LMaFit算法相比,时间效率和精确度分别提高了64.3%和45.3%。实验结果证明,NSTI算法能够有效解决RPCA问题并提升RPCA算法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特征提取计算量大且特征参数不够全面的问题,提出了用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进行语音特征参数提取的方法。通过对说话人识别系统中最常用的线性预测倒谱系数( LPCC)参数和梅尔倒谱系数( MFCC)参数提取原理以及差分参数的提取算法深入研究,选择LPCC、MFCC以及其一阶差分参数的组合作为最终混合特征参数。首先用主成分分析降低每一帧语音信号特征参数的阶数,然后经过K-means聚类降低帧数,最后通过矢量量化( VQ)来进行说话人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同时也提升了识别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增量PCA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成分分析(PCA)是模式识别领域一种重要的方法,现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脸识别算法中,但基于PCA人脸识别系统在应用中面临着一个重要障碍:增量学习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成批增量数据的IPCA算法,该算法在原始PCA分解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投影变换,使得可以在一个低维空间求解整体PCA,从而降低了求解的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对该增量算法进行了核化,并在ORL人脸数据库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张磊  高全学 《计算机应用》2007,27(9):2091-2094
针对利用ICA提取人脸特征时需要将人脸图像转换成向量,导致空间维数很高以及不能准确地估计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独立子空间人脸识别算法——块独立成分分析(B-ICA)。和经典的ICA相比,B-ICA算法把人脸图像划分成一些互不重叠的子块,然后把每个子块转换成向量,看成是低维空间中的训练点(训练向量)。因此在B-ICA算法中,样本的维数比ICA算法中样本的维数低,降低了维数灾难(即样本的训练个数远小于样本的维数)造成的错误识别率。在Yale和AR数据库上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B-ICA算法的识别率比ICA和其他一些子空间算法的识别率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步态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祥涛  张前进 《计算机应用》2011,31(5):1237-1241
为了从多帧步态序列中更有效地提取步态特征并实时性地进行身份识别,提出一种有效的基于平均步态能量图(MGEI)的核主成分分析(KPCA)的身份识别方法。通过预处理技术提取出运动人体的侧面轮廓,根据步态下肢的摆动距离统计出步态周期,得到MGEI。KPCA采用非线性方法提取主成分,描述待识别图像中多个像素之间的相关性。利用KPCA的方法在高维空间对MGEI提取特征,选择合适的核函数,用方差倒数加权欧氏距离进行身份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并且耗时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说话人识别(SR)系统的运算速度,增强其鲁棒性,以现有的帧级语音特征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段级特征主成分分析的说话人识别算法。该算法在训练和识别阶段以段级特征代替帧级特征,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段级特征进行降维、去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系统训练时间、测试时间分别为基线系统的47.8%、40.0%,同时识别率略有提高,抑制了噪声对说话人识别系统的影响。该结果验证了基于段级特征主成分分析的说话人识别算法在识别率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快的识别速度,同时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均可以提高系统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