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合理利用再生水资源是解决再生水灌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北京市郊区再生水灌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灌区水文气象、水量平衡状况、水利工程、作物种植结构及灌溉水源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再生水灌区多水源联合调度的关键技术问题,制定了不同典型年灌区多水源联合调度方案:运用实验观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等技术.对灌区在不同的再生水利用率和南水北调水引入情景下.研究了灌区地下水位响应规律、土壤次生盐渍化调控机理等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成果可为再生水灌区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随着再生水灌区再生水利用率逐步提高,灌区内的地下水位逐步抬升.为避免由于地下水位过高而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必须根据再生水利用率的不同,每年需开采出相应的置换的浅层地下水资源,以控制灌区内的地下水埋深。  相似文献   

2.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在北京市选取新河再生水灌区,对土壤质量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水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未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碱性的危害性较低;再生水灌区土壤阴离子含量相比井灌区含量变化要稳定,对作物影响程度小;再生水灌溉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具有较好的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通州区从2004年开始大力发展再生水农业灌溉利用,截至到2010年底.全区共发展再生水灌溉面积2.53万hm2.通州区再生水利用工程的建设改善了河湖水体景观及蓄水能力,提高了农业供水保证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区域内清洁水源的开采,涵养了地下水资源,保障首都农业的水资源安全。从科学的规划方案、建设合理的输水调蓄网络以及灌区监测与评价网络等方面总结了新河灌区建设、管理中的主要经验,为以后其他区域再生水灌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0—2012年完成了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灌区专项普查是本次普查的第7个专项。通过普查,摸清了全市灌溉面积,掌握了北京市灌区各项信息和农业灌溉情况,对实现北京市农业灌溉精细化管理以及灌溉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普查数据的详细分析,探讨了目前北京市在农业灌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农业高效节水、加大灌区技术改造及挖掘灌溉再生水利用潜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兴南红门灌区是国内发展最早.面积最大的再生水灌区之一,南红门再生水的利用减少了区域内清洁水源的开采,涵养了地下水资源,保障首都农业的水资源安全,从科学的规划方案、合理的输水调蓄系统等方面总结了南红门灌区建设中的经验,从灌区适宜的作物筛选、适宜的灌溉方式、再生水灌区用水管理制度、多水源联合调度技术应用监测与评价网络建设等方面列举了再生水灌区在运行管理中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分析了再生水利用对南红门灌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再生水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涵养了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南红门灌区的经验可为以后其他区域再生水灌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典型再生水灌区土壤质量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北京市典型再生水灌区,对再生水、井渠混合、井水3种灌溉类型的土壤进行布点监测,分析研究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后土壤盐分、钠离子、氯离子等含量略有增加,但与作物适宜范围相比仍处于较低范围,危害程度较低;对重金属含量及土壤pH值含量影响很小,且显著提升了土壤的有机质及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7.
2012年,北京市通州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紧密围绕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局,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采取河网治理理念实现河道互连互通;强化治污多渠道挖掘再生水利用能力,形成多水源供水格局;持续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和大型灌区建设,推广农业用水智能化管理示范,进一步提高了用水效率,涵养了地下水水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成效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农业和再生水灌区发展现状以及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分析为基础,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节水灌溉发展对策,即构建农业灌溉高效节水体系和农业水资源科学管理体系。山区重点围绕特色林果、绿色养殖、生态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节水;平原近郊区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以井灌区节水改造和建设再生水灌区为重点,调整用水及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且受生态环境用水不断加强的影响,农业用水变的愈加紧张,再生水的农业利用是缓解这种紧张局势的重要举措之一.现详细总结了国内外再生水的农业利用现状,从再生水灌溉水质标准、再生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土壤及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再生水灌溉技术及灌溉制度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其研究进展;最后对再生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再生水灌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再生水灌溉对土壤、作物、地下水和土壤斥水性4个方面简述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的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已有研究表明: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尚未有定论;再生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尚有分歧;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水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并显著影响地下水水环境;长期的再生水灌溉会引发土壤斥水性的产生,且土壤斥水持续时间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呈正相关。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研究不一致,如何消除再生水灌水对地下水和土壤斥水性的影响。认为由于再生水中含有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若能克服再生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可缓解淡水资源的压力和减少化肥的使用,避免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