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晶与显示》2006,21(6):624
凸版印刷公司开发了印刷法制作OLED新技术,解决了现有真空蒸镀技术很难制作51cm(20in)以上OLED屏的难题。该技术开发样品尺寸为14cm(5.5in),分辨率为80ppi,像素间隙为300μm。计划2007年开始正式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2.
四川长虹公告称,该公司旗下的等离子(PDP)显示屏及模组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2009年1月进入批量试产,计划3月份正式量产。受去年四川汶川地震等综合因素影响,四川长虹推迟了PDP屏项目的量产时间。公告还表示,四川长虹去年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之后,两次向负责运营PDP屏项目的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下“四川虹欧”)增资共4亿元,目前四川虹欧的注册资本约为3.5亿美元、实收资本为2.75亿美元,四川长虹控股50.94%。现在四川虹欧PDP项目设备安装已全部结束,已小批量试产多品种的高清屏模组和全高清屏模组。  相似文献   

3.
为OLED选择电源管理IC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在今后的几年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无疑将突破手机副屏这一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韩国市场调研公司Display Bank的研究表明,由于更多的数码相机、MP3播放器和掌上游戏机等便携产品的生产商开始采用OLED,其全球销售量今年将增长64%(从2005年的6100万件到2006年的约1亿件)。  相似文献   

4.
段诚 《现代显示》2003,(5):60-63
1OLED获2002年″SID″金奖带来投资热OLED是1987年由美国Kodak公司首先推出来的,它是用有机发光材料制成的自发光型平板显示器,响应速度快、亮度高、视角宽、功耗低。但OLED寿命短,而且R(红)、G(绿)、B(蓝)三基色的寿命长短不一。假如OLED寿命延长,市场将会迅速扩大。三洋电机、东芝松下显示技术公司已经分别完成了14.7英寸和17英寸彩色OLED屏的研制。2002年以后,索尼、三星、日立等公司的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近年来,OLED受到美国、日本、韩国一些大公司青睐,把它放在继PDP、LCD之后的最重要位置。2002年12月11日,国际…  相似文献   

5.
位于英国剑桥的OLED显示屏开发商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公司提出了一种能使OLED功耗更低、寿命更长的技术TMA(Total Matrix Addressing,全矩阵寻址)。这一技术扩展了无源矩阵(PM)的可行性,以使OLED能与有源矩阵(AM)驱动的设备竞争。  相似文献   

6.
据悉维信诺公司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大规模生产线将于2008年下半年在江苏省昆山市正式运营投产。这是我国在显示产业领域第一次依靠自主掌握的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标志着我国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实现了从技术到产业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子商情》2007,(6):31-31
iSuppli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将开始进军电视市场。此前,OLED电视主要限于在手机显示器领域,但到2012年OLED电视发货量将达120万台,与2007年的8000台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170.6%。  相似文献   

8.
《电子工艺技术》2012,33(2):I0024-I0024
近日,国内首款30.5cm有源驱动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全彩显示屏在江苏昆山研制成功,这是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首款25.4cm以上OLED显示屏。大尺寸AMOLED是目前国际上平板显示技术开发的主要方向,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都将其列为下一代最主要的显示技术并予以重点发展。30.5cm AMOLED全彩显示屏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AMOLED技术正式进入“大屏”时代。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8日.“十五”863高技术成果转化暨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大规模生产线在江苏昆山投产。该项目的生产技术全部由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独立研发完成。此举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平板显示领域取得了重大自主创新科技和产业化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大陆第一条自主设计建设的OLED大规模生产线在江苏昆山投产。这是我国大陆在显示产业领域第一次依靠自主掌握的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标志着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领域通过多年自主创新已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的生产技术全部由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独立研发完成,总投资超过5亿元,已建成厂区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拥有3000平方米洁净车间,可实现年产1200多万片小尺寸OLED显示屏。  相似文献   

11.
《电子测试》2005,(1):4-4
美国Universal Display Corp.(UDC)日前宣布,该公司将与Seiko Epson共同研发OLED面板技术。该合作计划为期数年,主要将锁定PHOLED(磷光OLED)技术进行开发,其研究成果将对OLED在大尺寸、降低成本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利用FPGA控制模块,设计了OLED真彩色动态图像驱动控制电路。介绍采用FPGA实现OLED外围控制电路和256级灰度的方法,并分析电路中模块的作用及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电路系统采用基于Altera公司的FPGA技术进行设计,以Verilog HDL为描述语言,Modelsim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预定目标,实现480×RGB×640 彩色OLED 屏256 级灰度显示。  相似文献   

13.
《液晶与显示》2005,20(4):332
最近日本精工爱普荪公司将喷墨打印技术应用到1.5cm(0.6in)HTPS-TFT-LCD投影屏制造上。该公司采用喷墨打印法涂布PI取向剂,与以往采用的滚筒涂胶法相比既节省了PI材料,又不用APR版,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喷墨打印机涂布材料量可控制在皮升到纳升的微量,因此该技术可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光刻胶涂布,从而大大减化了光刻工艺流程。该公司用喷墨打印技术已研制了101.6cm(40in)OLED屏和20层印刷电路板。  相似文献   

14.
《光机电信息》2007,24(11):63
韩国平面显示器(FPD)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Bank CEO权商世(Sangse Kwon)表示,据DisplayBank预估.TFT—LCD面板应用市场不断成长,将于2015年成熟并达到巅峰,其后将进入缓慢成长期。权商世表示.OLED将可望成为接棒TFT-LCD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相似文献   

15.
日前,维信诺宣布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白光OLED研发取得新突破。采用低成本荧光材料制备的白光OLED器件,在1,000cd/m2初始亮度下,寿命超过100,000小时。研究人员采用了新型复合发光层结构,同时也解决了OLED光源屏体发光均匀性问题。2002年,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建成了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中试生产线,并于2003年实现了OLED模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也将在2008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相似文献   

16.
cqbxh 《数字通信》2004,(3):50-51
自东信在2003年3月推出了第一款外屏采用双色的OLED屏幕以来,各大厂商也相续向市场投放采用OLED技术屏幕的手机,如:摩托罗搠V868采用4色OLED屏幕、LG7030及三星X559均采用256色OLED屏幕等。这次,笔者就拿到了国内第一款采用65536色OLED屏幕的首信C8198。  相似文献   

17.
季旭东 《光电技术》2007,48(4):26-26
Novaled有限公司日前宣布,成功研发了发光效率为1101m/W(流明/瓦;具有1000cd/m^2亮度)的OLED绿光组件,创下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新的世界纪录。OLED是由几层纳米厚的有机材料制成的半导体,经由电流驱动发光,OLED据称代表平面电视及各式新型照明应用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以TI公司的OMAP-L138双核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硬件平台,介绍了基于Linux2.6内核的2.83英寸OLED屏驱动程序开发的原理及步骤,说明了在U-Boot中加入OLED屏SPI口初始化及OMAP-L138的LCD控制器设置的方法,并实现了开机显示LOGO图片功能。实际测试基于QT/E图形界面应用程序运行及视频播放效果良好,对同类型嵌入式平台的OLED屏驱动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效白光OLED     
《液晶与显示》2006,21(6):731
日本科尼卡米纳如达(音译)公司开发了初始亮度1000cd/m^2、发光效率64lm/W、发光寿命约1万小时的白光OLED。该成果是基于在蓝光OLED磷光材料上,该公司成功开发了高亮度长寿命蓝光OLED磷光材料(初始亮度300cd/m^2、发光寿命约1.6万小时)。RGB-OLED磷光材料混合得到白光OLED材料,该产品将首先应用于手机TFT-LCD背光灯。  相似文献   

20.
《光电技术》2008,49(4)
如果装修新房时能将含有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的不同颜色“墙纸”,随心所欲地剪成自己所需要的形状,贴在墙面或屋顶后再通上电,如此便能拥有色彩艳丽、分布均匀的墙壁照明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照明方式。据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的消息,3月19日该公司宣布在OLED制造技术上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将让这一想象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