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溅射Ni-8Cr-3.5Al纳米晶涂层的抗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Ni-8Cr-3.5Al质量分数,%合金及其纳米晶涂层进行了1000℃空气中高温氧化研究。结果表明:Ni-8Cr-3.5Al纳米晶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优于Ni-8Cr-3.5Al合金。这主要在于Ni-8Cr-3.5Al纳变涂层表面生成了具有分层结构含一连续α-Al2O3内层的氧化膜,而Ni-8Cr-3.5Al合金则生成了由Cr2O3内氧化物组成的氧化膜。讨论了涂层氧化膜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IC6合金真空电弧镀沉积HY3防护涂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光  李建平 《腐蚀与防护》2000,21(9):396-397,42
采用真空电弧镀沉积技术,使用A1000专用装置在IC6合金上制备了HY3防护涂层,进行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IC6合金施加HY3涂层后,大大提高了合金抗周期氧化和抗燃气热腐蚀能力。涂层厚度30μm,对IC6合金的高温持久性能没有影响,对叶片实验的热疲劳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温合金激光表面熔铸涂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高温铸造镍基合金GH33激光表面熔铸镍基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基体对涂层合金的稀释较小,涂层与基体之间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涂层基体组织为γ-Ni枝晶,枝晶间为γ-Ni、M23(CB)6、Ni3B、Cr2B、CrB、WC。涂层显微硬度分布均匀,涂层耐磨性能较基体高10倍以上,通过组织与性能的综合评价,得出了激光熔铸涂层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铸态高温合金Kl7F及其溅射微晶(小于0.lμm)层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微晶层为均匀的γ相组织,它大幅度提高铸态合金的900至1000℃的抗氧化性能,甚至比渗Al涂层还好在高温下,K17F生成以Al2O3为主,含有Ni,Cr,Ti氧化物的氧化膜,它在氧化过程中易剥落,而溅射微晶层表面只生成单一的α-Al2O3膜,具有优异的防护性和粘附性,在500h的氧化过程中未见剥落.  相似文献   

5.
溅射Cu-Cr合金微晶涂层的氧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磁控浅射法制备了不同含Cr量的Cu-Cr合金微晶涂层,春在700与800℃,0.1MPa纯氧气的氧化。结果表明:Cu-Cr合金微晶涂层的氧化行为明显不同于普通的Cu-Cr合金,Cu-Cr合金微晶涂层氧化后均形成了连续的Cr2O3层,且含40%Cr的Cu-Cr合金微晶涂层氧化后形成了单一的Cr2O3膜,本文结合双相合金氧化的特点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溅射LDZ125微晶涂层抗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捷  楼翰一 《金属学报》1998,34(6):627-632
研究了镍基高温合金LDZ125溅射微晶涂层的氧化行为。微晶涂层仅由γ相组成,晶粒尺寸小于100nm。微晶涂层在1000℃的抗氧化性能比由γ,γ‘及碳化物组成的铸态合金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EFFECT OF Cr ON MICROSTRUCTURE OF Ti_3Al+TiAl ALLOY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运荣  赵林岩 《金属学报》1994,30(3):97-103
研究了Ti-44.9Al(at.-%)和Ti-44.3Al-3Cr(at.-%)合金的铸态组织及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Cr增加了Ti-Al合金中TiAl(γ)相的含量,促使Ti3Al(α2)相由片状变成块状;加速了α2+γ片状组织的不连续粗化过程,形成了尺寸较小的新生α2+γ晶。因此,加Cr和1150℃长时热处理是细化α2+γ两相合金铸态粗晶组织的有效途径;Cr促进有序体心立方β2相的  相似文献   

8.
45钢表面激光熔覆AI2O3陶瓷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传忠  王文中 《金属学报》1999,35(9):989-994
采用SEM,TEM及EDAX等手段研究了45钢表面AI2O3-NiCrAl复合陶瓷涂层的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AI2O3-NICrAl复合陶瓷等离子喷涂 组织呈层片状,面层由α-AI2O3和少量的γ-AI2O3组成,AI2O3与NiCrAl及NiCrAl与基体间均为机械结合界面;激光熔覆层组织为单一的α=AI2O3柱状晶,过渡合金与基体间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界面,AI2O3与NiCrAl间的界面  相似文献   

9.
微晶化对高温合金K38G在CO气氛中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会  D.J.YOUNG 《金属学报》1997,33(10):1035-1039
研究了高温合金K38G在850-1000℃下CO气氛中的腐蚀以及微晶化对高温合金K38G在CO气氛中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K38G合金在CO气氛中表面形成Cr2O3,TiO2和Cr7C3,合金发生严重的内腐蚀,腐蚀动力不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  相似文献   

10.
张源虎  吴仲棠 《金属学报》1994,30(8):A368-A373
应用扫描电镜、剖面分析和EDAX能谱分析,研究了单晶DD3合金及其带Pt-Al涂层试样在空气和混合盐两种不同介质中的高温蠕变及断裂行为。试验表明:在空气环境中,涂层对蠕变性能影响不大;在混合盐介质中,涂层能有效地提高DD3合金的蠕变寿命和蠕变质延伸率,防止合金在热腐蚀环境中的早期失效,本文还提出一个新断裂模型,以解释DD3合金高温蠕变时的断裂行为。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共沉淀法,制备共掺同一敏化剂(Ce3+)和不同激活剂(Tb3+,Eu3+,Sm3+,Dy3+)的GdF3纳米晶体。在单一波长(254nm)紫外光的激发下,掺杂不同镧系激活离子的样品能够发射出不同颜色的明亮可见发光,因而适用于多色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种3SPS-3SRR并联机构,运用符号法对该机构进行位置分析建模及求解。构建动、静坐标系,通过矩阵转换对机构建立约束方程,运用Sylvester消元方法进行消元得到机构单变元输入输出方程,求得机构位姿的封闭解。最后进行实例求解,得到该机构处于一般姿态的32组实数解,并使机构处于特殊位姿,将所得封闭解与预估解对比,从而验证该位置求解模型的正确性。基于符号法的3SPS-3SRR并联机构位置分析模型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规避了基于数值法的诸多缺点,对该机构的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0.7BiFeO_3-0.2PbTiO_3-0.1BaTiO_3陶瓷,研究了该陶瓷的介电性能、压电性能及其老化性能。结果表明,该陶瓷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高温压电陶瓷,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为390和0.015,铁电居里温度TC约为600℃,压电常数d_(33)约为100 pC/N,压电常数的时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热退极化温度Td约为500℃。压电常数热退极化机理主要为内在的剩余极化老化,辅以低浓度氧空位等外在缺陷对畴壁的钉扎作用。  相似文献   

14.
骨料部分采用锆酸钙颗粒(粒度≤0.374 mm和≤0.147 mm),基质部分采用6%的α-Al_2O_3微粉,在基质部分分别加入2%、4%、6%、8%的CaSiO_3以及3% CaSiO_3-3% SiO_2、3% CaSiO_3-3% ZrSiO_4,经冷等静压成型、干燥后于1550 ℃,3 h烧成制得复合了CaSiO_3的CaZrO_3-Al_2O_3接触层,对接触层检测其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同时进行XRD及SEM分析,并建立抗附着模型对比了CaSiO_3复合添加剂对接触层抗Al_2O_3附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SiO_3含量的增加,接触层的致密化程度先增加后减小,其促进CaZrO_3分解的程度变大,抗Al_2O_3附着的性能增强.在添加剂量相同的情况下,CaSiO_3复合添加剂抗Al_2O_3附着堵塞的效果要比单独加入CaSiO_3的好,其中CaSiO_3-SiO_2复合添加剂抗Al_2O_3附着堵塞的效果最佳.此外,CaSiO_3复合添加剂不仅可以细化CaZrO_3颗粒,而且使颗粒间结合更为紧密;颗粒越小,其晶界面积越大,CaZrO_3分解出的CaO沿晶界扩散就越快,从而与Al_2O_3反应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
将氰化镧溶解到AlCl3-EMIC室温离子液体(N=0.667)中,制备氯化镧饱和的AlCl3-EMIC离子液体;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研究了在饱和LaCl3-AlCl3-EMIC中钨电极上的阴极过程和成核机理;并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制备了镀层,利用扫描电镜对镀层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镧的加入使得铝的沉积电位负移,由拟合曲线可知其成核过程为三维瞬时形核,在12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可以获得光滑致密的镀层,氯化镧的加入可以细化晶粒.  相似文献   

16.
球形LiNi1/3Co1/3Mn1/3O2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1/3Co1/3Mn1/3CO3为前驱体合成了球形LiNi1/3Co1/3Mn1/3O2,研究LiNi1/3Co1/3Mn1/3O2合成工艺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以前驱体Ni1/3Co1/3Mn1/3CO3与Li2CO3反应合成的LiNi1/3Co1/3Mn1/3O2的一次颗粒较大,以前驱体分解后的氧化物与Li2CO3反应合成的LiNi1/3Co1/3Mn1/3O2的一次颗粒相对细小;合成的LiNi1/3Co1/3Mn1/3O2均为具有层状结构的纯相物质;球形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一个材料活化的过程,在前10周期充放电时,电池容量处于增加的状态;在2.7~4.3 V的电压范围内1 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49 mA·h/g,0.2 C倍率下为158 mA·h/g,经50次循环后容量无衰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对水热BaTiO3粉体进行La2O3和MgO复合掺杂改性.研究(Ba1-xLax)(Ti1.x/2Mgx/2)O3体系的烧结性能、相组成、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量x的增加,烧结温度提高,晶体结构逐渐由四方相转为立方相.当x=0.0025时,以Mg2+固溶取代Ti4+位占优势,晶格常数增加;当x≥0.2时,La3+固溶取代Ba位占优势,晶格常数下降.随着掺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减小.x=0.4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0.33 μm,晶粒大小均匀,材料致密.随着掺量的增加,居里温度下降,居里峰展宽,电阻率提高.高掺量情况下(x≥0.2),随着掺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增加,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率降低.BaTiO3-La2O3-MgO体系材料可以作为介电特性较为稳定、小尺寸、大容量的片式陶瓷电容器的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18.
用目测变温法及差热分析法测定了KPO3-MoO3体系熔盐相图,发现该体系生成两个化合物,它们的化学计量式分别为3KPO3·MoO3和KPO3·MoO3,经X射线衍射及Raman光谱分析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对水热BaTiO3粉体进行La2O3和MgO复合掺杂改性.研究(Ba1-xLax)(Ti1.x/2Mgx/2)O3体系的烧结性能、相组成、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量x的增加,烧结温度提高,晶体结构逐渐由四方相转为立方相.当x=0.0025时,以Mg2+固溶取代Ti4+位占优势,晶格常数增加;当x≥0.2时,La3+固溶取代Ba位占优势,晶格常数下降.随着掺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减小.x=0.4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0.33 μm,晶粒大小均匀,材料致密.随着掺量的增加,居里温度下降,居里峰展宽,电阻率提高.高掺量情况下(x≥0.2),随着掺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增加,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率降低.BaTiO3-La2O3-MgO体系材料可以作为介电特性较为稳定、小尺寸、大容量的片式陶瓷电容器的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20.
新型结构Y_2O_3:Eu~(3+)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几种新型结构Y2O3:Eu3+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核壳结构球形SiO2/Y2O3:Eu3+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荧光粉的成本.同时,还介绍了纳米Y2O3:Eu3+颗粒的表面修饰以及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技术,并对各种合成方法所得产品的粒径、发光性能做了分析和比较,同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