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任晓兵 《安徽建筑》2000,7(6):51-52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往往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或者传统教学空间模式的影响,在考虑建筑的外部空间时只是简单地赋予建筑一个具有学校建筑特性的立面,而对穿越包围建筑的外部空间缺乏深入的研究。致使教学建筑的外部空间单调乏味。按照鲁夫.阿恩海姆的图底学说的说法,建筑物是“阳形”,建筑外部外间是“阴形”,二者呈现出一种互余、互补或互逆的关系;彭一刚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一书中则把建筑实体和它的外部空间比作铸造业中的砂型(模子)与铸件,两者互为镶嵌,非此即彼。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建筑物本身密切联系,外部空间是建筑物实体的…  相似文献   

2.
陈神周 《中外建筑》2007,(12):73-77
占地1.4hm2,建筑面积16.88万m2的奥地利林茨多媒体艺术中心,通过一种全新的建筑语汇——在现存老城区建筑形成的文脉中,嵌入极具现代气息的通体透明的玻璃体,使新老建筑在强烈的碰撞对比中交相辉映。透明的体量既突出了现存老建筑,又使老城区的中世纪狭小街道同新建筑的开放空间形成对比,形成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3.
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要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青  刘磊  张方 《山西建筑》2007,33(33):43-44
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进行了概述,详细地介绍了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研究了建筑外部空间构成要素与外部空间环境的关系,以创造出良好的人性化的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真正满足广大使用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如何处理新、老建筑的关系,是建筑创作中一个富有挑战意义的命题。论文结合大连市省级数据处理中心及监测实验用房的建筑设计,从思索建筑创作的空间与格局、推敲建筑造型的风格与形体、揣摩建筑中材料与细部3个方面,探讨新老建筑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毛绪前 《山西建筑》2008,34(15):34-35
以长沙市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为例,研究了大型零售商业建筑出入口外部空间的几个主要构成要素,探讨了各构成要素的特点以及对于大型零售商业建筑出入口外部空间的影响,为商业建筑出入口外部空间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的周围环境,有盖的建筑室内为内部空间,无盖的建筑为外部空间,城市街道之间的空间,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街道之间是有秩序的人造环境也是外部空间。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外部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建筑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该地点原为杭州的机械工厂,建筑概念旨在创造该场地内在工业特性与现代室内美学的和谐统一。 新天地老工厂将被改造成集办公、零售、酒店和多功能区于一体的高档建筑。 我们设计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维持现有的工业结构和特征。为了实现内部结构的转型,四层建筑中分布的所有新空间沿着外部立面进行组织,而在建筑的中心区域,保留一个宽敞的空间。空间的长度与水平层面上与现有建筑的长度相等。  相似文献   

8.
陆伟 《山西建筑》2014,(17):10-12
通过对无锡灵山梵宫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外部空间的视线设计,对比分析了主体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主塔位置与建筑的关系,广场与主体建筑之间的关系及主体建筑与广场对景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大体量宗教类建筑外部空间的视线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剧院所在的位置从前是一座酒厂。设计面临的挑战是要将新建筑与原有的老建筑相结合,既要表现出文化意义,又要将新建筑建造成三座建筑和一个公共空间所组成的文化综合体的一部分。这座建筑成为了城镇的主要集会场所。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光线、材料和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空间建构和界面构筑双重角度出发,探讨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建筑实体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内在方法逻辑通过解读弗兰克·L·赖特和隈研吾两位在这一领域取得卓著成绩的建筑师的实践方法,9-2/纳出建筑在空间和界面两个层面与自然成功有机融合的关键点,并总结分析在这些关键节点设计中的实体建构要领,以契合“道法自然”这一设计主旨思想、  相似文献   

11.
建筑设计是在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功能要求的双重制约下进行的,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感性和理性同步思维的过程。本文以泉州市安溪县第六中学(以下简称"安溪六中")的教学楼建筑设计为例,分析其在建设基地的地形、朝向和周边原有建筑等多种因素制约下,笔者如何进行设计构思和在特定的设计要求和环境制约中运用类设计的方法,在延续中追求创新,以达到整合校园空间布局和协调新老建筑风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向前  崔伟 《山西建筑》2014,(16):12-13
从改造设计的前期准备、结构加固设计、建筑入口改造设计、外立面风格改造设计等方面入手,对旧办公建筑改造为养老设施的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指出只有通过改造设计,才能达到内部空间的"功能更新",以建造出符合养老功能要求的新建筑。  相似文献   

13.
旧工业建筑,印证了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历史记忆的一部分。本文以杭州桥西仓库建筑群的改造与利用为例,通过现场的调查与记录,总结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建筑外部形态及外部公共空间的改造手法,引发对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近年来我国建筑界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变化,使得大学新老校园外部空间形态也发生了剧烈变化。该文以重庆师范大学沙坪坝老校区和大学城新校区为例,分别从其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空间组织、空间秩序、空间尺度等四个方面分析新老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差异,旨在为营造一个和谐有序、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校园外部空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瑜 《华中建筑》2005,23(2):46-47
新建筑如何融入老校园直是个引人注目的课题,该文通过山东大学东校区老校艺术楼的设计分析,就新建筑和老校园的空间氛围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对话和融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进帅  马晓 《华中建筑》2011,29(12):120-123
在人性化的视角下,探讨目前大学校园规划中出现的建筑体量过大、交通机动化、外部空间设计“重形式、轻人文”等问题,并通过对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南大学老校区校园规划及其历史建筑的分析,挖掘出南京近代大学校园规划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注重空间围合和轴线对应、宜人的空间尺度、以人为本的交通空间、尊重场地内外的环境和历史文化背...  相似文献   

17.
吴正旺 《华中建筑》2009,27(1):133-135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对城市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超种群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校园规划建设,认为该理论对校园绿地、建筑群、交通系统和水体等校园规划和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由校园空间着眼.从空间构成要素、构成模式、空间界面三个方面,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台湾东海大学新老教学组群空间形态的异同,由此总结出为我所用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陈雪依  姚亦锋 《华中建筑》2010,28(2):103-106
该本文利用空间句法软件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与仙林校区的校园空间形态进行了量化分析,从空间秩序、空间组织、空间尺度、空间的构成要素四方面探讨了新老校区空间形态的差异。通过新老对比,为新校区的建设和对老校区文脉的继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谭方彤 《南方建筑》2006,(10):58-59
广西大学大礼堂是校园标志性的现代历史建筑,它的保护与改造设计遵循保持建筑外观原貌和内部空间特色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延续了校园的空间形态和历史文脉,为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