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季铵类柔软剂的应用性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阿金  杨栋梁 《印染》1998,24(1):45-49
织物柔软整理中化学柔软仍占主导地位。本文对季铵类柔软剂的应用性能作了分析和讨论,对二烷基二甲基季铵盐、双酰胺基烷氧基季铵盐、咪唑啉季铵盐的化学结构与性能、吸附行为以及柔软效果等分别作了介绍,认为二烷基二甲基季铵盐类柔软剂能赋予织物最佳的柔软性,并对它在纺织品上的应用情况作了进一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有关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制备工艺、分析鉴定方法的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由硬脂酸制备该季铵盐的工艺条件,该工艺条件由酯胺的合成和季铵化2步构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酯胺合成的催化剂、季铵化的溶剂选择,以及相关分析鉴定方法等问题,为该季铵盐的合成提出了新思路.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合成工艺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新型织物柔软剂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展望,展示了织物柔软剂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蕾  苗宗成 《国际纺织导报》2006,34(12):55-56,58,48
研究了自制甘油酯季铵盐纺织柔软剂2,3-二硬脂酰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DESA)的生物降解性能.与传统柔软剂D1821进行了对比,得出CDESA为环境友好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细致研究了CDESA用于纺织柔软剂的柔软整理效果、泛黄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季铵盐的正电荷密度,设计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丙二胺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碘甲烷为季铵化试剂,通过氯化钠取代合成了带长链烷基及多个季铵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二甲基丙二胺季铵盐(Tris-quat PVP)合成产物,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端环氧聚醚硅油、聚醚胺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以异丙醇为溶剂制备出侧链季铵化聚醚嵌段氨基硅油;以端环氧聚醚硅油、叔胺型聚醚胺和醋酸为原料,以异丙醇为溶剂制备出主链季铵化聚醚嵌段氨基硅油。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的端环氧聚醚硅油和季铵化聚醚嵌段氨基硅油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纳米粒度仪对季铵化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柔软剂的粒径进行测定,通过扫描电镜对柔软剂整理织物的形貌进行观察。将上述两种不同化学结构的季铵化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柔软剂与普通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柔软剂进行对比,考察其乳液稳定性及用于织物整理后织物的手感和亲水性。  相似文献   

6.
陈荣圻 《印染》1993,19(4):38-42
(二)阳离子型柔软剂的复配技术 单一的季铵盐柔软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二烷基二甲基季铵盐更为突出。对于经树脂整理的纤维素纤维和聚酯、聚酰胺,聚丙烯系列的合成纤维,由于本身的疏水性而对阳离子柔软剂的吸附量很小,纤维表面几乎没有得到改性,柔软效果欠佳。通常的纤维制品都经光学增白剂处理,由于它们呈阴离子性,使用季铵盐柔软剂易使增白效果降低,进而使纤维变成黄色或灰色。经季铵盐柔软剂整理的棉纤维,在获得柔软的同时,也增加了纤维表面的疏水性,使纤维吸湿性降低,增加了穿着的不舒适感。  相似文献   

7.
三乙醇胺脂肪酸酯铵盐及季铵盐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力  魏晋 《皮革化工》1999,16(1):28-30
以天然脂肪酸为原料,通过酯胺化、成盐、季铵化反应,合成了脂肪酸酯铵盐及季铵盐,并以其主要成分作为纤维柔软剂,制备了阳离子皮革加脂剂,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表1,图2,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8.
在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合成中,控制其单、双、叁酯季铵盐的含量是影响产品作为柔软剂性能的关键.利用1H-NMR对硬脂酸三乙醇胺酯中单、双、叁酯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了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搅拌转速、氮气用量等因素对反应进程和单、双、叁酯含量选择性的影响,确定了酯胺化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对于季铵化反应,以季铵盐中阳离子活性物含量为标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优化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氧乙烯基(EO)加合数的乙氧基化硬脂酸乙酯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乙氧基化酯基季铵盐)的生物降解性、柔软性、抗静电性、再润湿性和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等应用性能,并与乙氧基化改性前的硬脂酸乙酯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EQDMS)以及传统的柔软剂D1821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乙氧基化酯基季铵盐的生物降解性明显优于D1821,柔软性优于EQDMS,抗静电性和再润湿性均优于EQDMS和D1821,EO平均加合数为6的乙氧基化酯基季铵盐EQDMS-6EO的柔软效果最好,与D1821相当,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优于EQDMS和D1821.  相似文献   

10.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EQDMS)的合成中,控制其单、双酯季铵盐的含量是影响产品作为柔软剂性能的关键。通过研究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单、双酯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酯胺化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对于季铵化反应,以季铵盐中阳离子活性物含量为标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反应条件。研究了EQDMS的生物降解性、柔软性、抗静电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等性能,并将其与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柔软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QDMS的生物降解性、抗静电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均优于D1821,其柔软性和D1821相当,是一种可替代D1821的性能优良的新型柔软剂。  相似文献   

11.
以自制的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了柔软剂质量浓度、温度、时间、pH等参数对涤纶织物的手感、硬挺度、白度、悬垂系数和折皱回复角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整理工艺参数为:有机硅柔软剂质量浓度40 g/L焙烘温度150℃整理液pH 5.5~6.0焙烘时间60 s;经过有机硅柔软剂整理后,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折皱回复角减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复配乳化剂的HLB值及用量、乳化方式、乳化温度和增稠剂的种类对蔗糖聚酯(sefa)乳液稳定性和粒径的影响,得到了制备乳液的最佳工艺,测试了经蔗糖聚酯(sefa)整理后的棉织物的相关性能,并与市场上不同种类的柔软剂对比。结果表明:当采用反相乳化法,复配乳化剂HLB值为10.4,乳化剂用量为6%,乳化温度为90℃,增稠剂采用合成增稠剂PTF时,所制备的蔗糖聚酯乳液稳定性较为稳定;与经有机硅柔软剂TF-432B,多功能色软片TF-449B和改性脂肪烃TF-564整理过的棉织物相比,蔗糖聚酯(sefa)柔软效果好于改性脂肪烃TF-564,与多功能色软片TF-449B持平,差于有机硅柔软剂TF-432B。  相似文献   

13.
付小蓉  朱昊  黄丹 《印染》2010,36(13)
以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和苯甲醛为改性剂,在壳聚糖结构上引入季铵盐基团和希夫碱基团,合成了具有双功能化基团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O-季铵化-N壳-聚糖席夫碱(O-HTCCS),并将其用于纯棉织物的抗菌整理。测试整理工艺、交联剂种类和用量、O-HTCCS用量和焙烘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柠檬酸二浴法整理工艺为:柠檬酸用量14%,O-HTCCS用量2%~3%,140℃焙烘3 min。O-HTCCS用量为3%时,整理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达到或接近100%,且经20次水洗后抗菌率仍能保持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4.
新型季铵化改性氨基硅油柔软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对普通氨基硅油进行季铵化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季铵化改性氨基硅油柔软剂.对自制氨基硅油及其改性产物进行乳化,得到了稳定性良好的硅油乳液.将其应用于纯棉织物整理,结果表明:经该新型季铵化改性氨基硅油柔软剂(20g/L)整理后,亲水性为10.2 s、较改性前减少65 s,织物的白度比未整理仅下降2.4、但比改性前提高3.1.同时,该整理织物比未整理织物的撕破强力可提高51.6%,折皱回复角则提高44.4°.该新型柔软剂手感柔软且富有弹性,抗黄变性及亲水性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阻燃整理剂DM3070对真丝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对阻燃工艺参数包括阻燃剂质量浓度、交联剂及其质量浓度、催化剂、柔软剂、焙烘温度与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整理后织物的强力、白度及游离甲醛浓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DM3070整理后真丝织物阻燃效果良好,游离甲醛浓度为35 mg/kg(ppm)。真丝织物阻燃整理适宜的工艺为:DM3070阻燃整理剂300 g/L,交联剂MF90 g/L,催化剂C18 g/L,柔软剂M20 g/L,焙烘温度为170℃、时间1 min。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并增强其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采用壳聚糖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 合成了水溶性的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再将壳聚糖季铵盐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进一步反应,合成了带有纤维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O-甲基丙烯酰胺壳聚糖季铵盐(反应性壳聚糖季铵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了所合成的壳聚糖季铵盐、反应性壳聚糖季铵盐和处理前后柞蚕丝的结构, 研究了经反应性壳聚糖季铵盐整理后柞丝绸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经整理的柞丝绸洗涤2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高于90%。  相似文献   

17.
赵振  樊增禄  李庆  刘倩倩 《印染》2012,38(4):14-17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Actyflon-G02)、苯乙烯(SM)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聚合单体进行乳液聚合,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式制备了短链含氟丙烯酸酯拒水剂;对制备的共聚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并将其应用于织物整理上。通过研究拒水剂用量、轧余率、预烘温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织物拒水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应用工艺为:棉织物→二浸二轧(短链含氟丙烯酸酯拒水整理剂50 g/L,轧余率75%)→预烘(80℃,3 min)→焙烘(160℃,3 min)。整理后织物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34.5°,具有良好的拒水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采用 4 种不同的柔软处理方法,即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和化学碱减量法处理涤纶/锦纶 6 非织造布。研究了不同的柔软处理工艺对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柔软处理使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折痕回复性、抗弯曲性、悬垂性、柔软性能均得到提高,断裂强力略有下降,撕裂强力提高;经化学碱减量柔软处理的非织造布柔软性能较好,但是力学性能较差。对比经 4 种不同的柔软工艺处理的非织造布性能可知,经有机硅柔软剂处理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综合性能 最优。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涤纶网络丝仿麻织物的摩擦性能,分析了纤维、纱线、织物组织结构等因素对涤纶网络丝仿麻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并制定了提高涤纶网络丝仿麻织物摩擦性能的树脂整理工艺。对树脂整理剂浓度、处理液温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柔软剂浓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涤纶网络丝仿麻织物最佳整理工艺为树脂整理剂质量浓度50 g/L,处理液温度40 ℃,焙烘温度100 ℃,焙烘时间4 min,柔软剂质量浓度3 g/L;经最佳工艺整理后的织物在40 000次摩擦后的质量损失率由未整理时的12.13%下降到 5.34%,织物起毛起球等级由未整理时的1级提升到3~4级,并能基本保持织物原有的手感。  相似文献   

20.
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利用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特殊结构,研究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在感应静电仪上测试添加了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涤纶织物的感应静电压,研究其作为涤纶织物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性能,探讨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浓度,整理时的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条件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二溴化N,N-二(十八烷基二甲基)-3-氧杂-1,5-戊二铵(6型)作为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剂,在其质量浓度为1.5 g/L,焙烘温度110℃,焙烘时间150 s时,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