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沿绝缘子串电场分布不均匀,确定并控制绝缘子串电位分布特别重要.基于有限元方法,考虑铁塔、分裂导线、避雷线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超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三维电场仿真计算模型,从而计算得到了沿复合绝缘子的电位、电场分布曲线.分析讨论了均压环、绝缘子型号对复合绝缘子电位、电场分布影响的规律和特点.结果显示:均压环对复合绝缘子两端附近电位、电场分布改善效果显著,安装了均压环后绝缘子各部分电场强度更小,沿绝缘子电位分布更为均匀;不同吨位的复合绝缘子电位分布稍有不同,绝缘子靠近高压端电位分布基本一致,靠近接地端相同长度绝缘距离大吨位绝缘子承担电压较高.  相似文献   

2.
750kV线路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对于绝缘子的相关设计和运行维护非常重要。运用静态电场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750kV输电线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考虑了绝缘子电介质、屏蔽环、输电线路及铁塔对绝缘子电压分布的影响:比较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根据计算结果建议对于玻璃绝缘子串加屏蔽环以减少第l片绝缘子承受的电压百分比。运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高压绝缘子串中的电压分布是可行且有效的,可应用于更为复杂条件下的绝缘子串电场分布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徐涛  陈勇  孟刚  谢梁  谢雄杰 《高电压技术》2009,35(9):2071-2075
为了研究10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污耐压特性,按照真型布置,依据GB/T4585-2004采用升降法求取绝缘子串的50%污秽闪络电压。内容包括不同型式、不同串形绝缘子的污耐压特性,附灰密度(ρNSDD)、上下表面不均匀积污对污耐压的影响等。指出单V串污耐压特性优于I串污耐压特性;ρNSDD的增加使得绝缘子的U50%下降;上下表面不均匀积污时的U50%高于均匀积污时的U50%等。研究结果对1000kV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绝缘子串的选型及污秽外绝缘配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电压技术》2008,34(4):808
2008年4月10日,由西北电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办、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承办的“750kV同塔驭回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电位分布及均压环优化配置研究”项目研讨会在西安顺利召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电力设计院、江苏捷凯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成都电力金具厂相关专家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西北电网公司科技部副主任朱跃主持。  相似文献   

5.
75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及换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同塔双回线路电气不平衡度不仅与导线空间布置有关, 还跟相序排列方式有关。因此必须利用导线换位, 并且采用适当的相序排列方式以及换位方向来减小线路的不平衡度。对于750 kV 兰州东—平凉—乾县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 推荐导线排列方式采用逆相序排列, 并且兰州东—平凉段进行一次反向全换位,平凉—乾县段进行一次反向全换位, 即可满足线路不平衡度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750 kV单、双回路对地高度取值的设计依据。结合750 kV西宁—永登—白银同塔双回线路大部分处于交通困难地区的实际情况,认为该线路导线对地高度普遍可以考虑降低2.7~4.5 m,可节省工程投资近1 00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研究实施中的50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   总被引:20,自引:22,他引:20  
舒印彪  赵丞华 《电网技术》2002,26(4):49-51,74
介绍了研究建设50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目的意义,给出了三峡输变电工程工业性试验项目-政平至宜兴50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实施方案,并指出了推广该成果能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交流10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10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直线塔每回三相竖直排列,相间距离较小,且杆塔横担对相与相的屏蔽作用较弱,导致三相之间影响较大,从而使其电场分布具有与单回线路不同的特性。鉴于此,运用3维有限元方法,针对1000 kV单回和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直线悬垂塔,仿真计算了复合绝缘子及其均压环的电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悬挂相同复合绝缘子、导线和相关金具的条件下,同塔双回线路绝缘子及其均压环的电场分布比单回线路畸变严重,复合绝缘子上场强高出约22.6%,均压环表面场强高出约15.4%,因此同塔双回线路在设计和试验时须考虑三相间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电力勘测设计》2007,(5):80-80
2007年9月18日,西北电网公司在西安组织召开750kV交流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研究技术参数提交及进度计划讨论会。明确该项目第一批课题确保在2007年11月30日前得出主要结论,并提交初步成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基于西北地区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结合75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大荷载的要求,对杆塔基础开展选型方案与设计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的杆塔基础类型。由于戈壁地层胶结和压实作用,基坑开挖时能自立成型,满足掏挖的施工要求;根据现场真型试验,得到了经验计算公式,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参数取值;对其经济环保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成果表明,全掏挖基础可在西北地区75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平 《四川电力技术》2010,33(4):24-24,28
由于零序阻抗的影响,110 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采用常规线路保护配置时,当一回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另一回线路的保护会产生相继动作的情况,对该保护的动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金昌-酒泉75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换位方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昌-酒泉线路(简称金酒线)为例,考虑了多种相序排列或换位方式,对采用T形直线塔的75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的线路参数、母线电压的不平衡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相序排列或换位方式对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引起的母线电压负序不平衡度较低.但不换位时不接地停运线路上的感应电压较高,因而有必要对金酒线进行换位.通过对不同换位方式下金酒线的不平衡度、潜供电流和感应电压的比较分析,推荐了2种换位方式.  相似文献   

13.
依托1 000 kV锡盟-南京(济南-徐州段)特高压交流工程,参考国内750、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研究成果及运行经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给出1 000 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线路推荐换位塔型式,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4.
雷击导致同塔双回线路同时跳闸,会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造成较大的冲击。结合220 kV商瞬2Q98线、商岙2Q99线同塔双回线路同时雷击跳闸停运的情况,根据雷电定位系统的雷击跳闸查询结果和有关计算结果,分析了该同塔双回线路同时雷击跳闸的原因,提出了防止22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同时雷击跳闸的综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华东电力》2013,(3):602-606
由于同塔双回线路回路间距减小,停电线路与运行线路间的电磁耦合和静电耦合大大增强,在停电线路上产生较高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同时由于线路采用不换位架设造成电气参数三相不对称,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呈现明显的分相特性。应用EMTDC暂态仿真软件,对不同线路长度、输送潮流和相序排列方式下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进行仿真研究,为地区电网中500 kV同塔双线路的设计、规划以及运行提供了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6.
11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不同排列方式下的工频电磁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逆相序排列(ABCC′B′A′)是环境最优的线路排列方式。对实际线路进行现场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与理论计算数据变化趋势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17.
750 kV同塔双回线路导线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送电工程是我国第 1条 750kV同塔双回线路,导线选择是重要的课题之一。根据导线选择的主要原则和西北地区高海拔的特点,结合该工程采用的塔型,对各种分裂导线方案,进行了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以及相关导线型号的工程造价水平、年运行费用的比较,建议该工程导线采用 6×JL/GIA-450-54/7方案。  相似文献   

18.
对现阶段国内同塔双回直线塔常用的导线排列方式和挂线方式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提出了一种500 kV同塔双回直线塔新型挂线方式———"VIV"方式。通过与传统采用的挂线方式进行塔重、占用走廊宽度及电气性能比较,证明该新型布置方案具有较大的优势。最后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证实该新型布置方式在减少铁塔单基重量和节约线路走廊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浙江电网在2010年夏季连续发生5起220kV同塔双回线路雷击同跳事件,对电网运行影响较大.通过对巡线结果、雷电定位系统、耐雷水平计算及线路保护策略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找出5起雷击同跳事件的原因,并针对在运线路和新建线路提出了预防雷击同跳发生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