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泰俊  潘祖荫 《勘探家》1997,2(2):24-30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陆坡区的沉积凹陷积厚、面积大,但勘探程度低,是油气勘探的新区。本文根据有限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存在始新统、渐新统和中新统三生烃层,广泛分布有三角洲、生物礁、低水位扇、盆底扇、海底水道砂等大型储集体,还发育了面积较大的披覆背作圈闭。  相似文献   

2.
3.
吐鲁番-哈密盆地形成演化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吐鲁番一哈密盆地是准噶尔一吐 鲁番板块内的陆相断陷型山间盆地。自晚二叠世至中、新生代,盆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发育了上二叠统、上三叠统及下、中侏罗统三套生油层来。北部凹陷是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多期叠加的生油凹陷区,是今后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主战场。托克逊凹陷是晚二叠世生油凹陷,五堡凹陷是晚三叠世生油凹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西伯利亚地台北部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分析了利用钻井和共深度点地震法获取的该区里菲系含油气性的新资料,讨论了暗色岩浆侵入体对围岩含油气性的影响。根据所掌握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从另一角度否定了西伯利亚地台北部区不适宜于油气生成的观点,指出了该区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5.
6.
西西伯利亚北部浅层储量日益枯竭,探寻该地区深层含油气远景问题日益紧迫.通过岩石和流体综合研究体系的应用及对深井和超深井钻井的科学跟踪,利用大规模的地球物理测井,对大量采集的深井岩心进行了细致研究,证明了该地区深层具有蕴含大规模油气藏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西伯利亚地台北部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分析了利用钻井和共深度点地震法获取的该区里菲系含油气性的新资料,讨论了暗色岩浆侵入体对围岩含油气性的影响。根据所掌握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从另一角度否定了西伯利亚地台北部区不适宜于油气生成的观点,指出了该区的含油气远景。\r\n\r\n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研究目前尚无成熟的划分方案和系统成果,本文主要依据油气赋存的层位并参考油气源将其划分为下古生界含气系统、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及中生界含油气系统。各含油(气)系统平面分布范围主要受生油岩、储集岩分布和油气运移方向的控制;其中,下古生界含气系统、中生界含油气系统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上古生界含气系统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油气成藏条件早期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浅水陆架区一样,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新生代均处于南海北部准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具有北部大陆边缘拉张裂陷的区域地质特征,盆地结构与中国东部裂谷断陷盆地类似,属双层或三层结构类型。该深水盆地油气运聚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亦与浅水区类似,但陆坡深水区凹陷裂陷更深、沉积充填规模更大,且发育4套烃源岩和3套储盖组合类型,使深水油气运聚成藏有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深水区少井无井、地质资料缺乏的现状,借鉴浅水区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并依据跨越深水区地震剖面层序地层,重点对深水油气运聚成藏条件进行了早期预测与综合评价,旨在加快和推进深水油气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西伯利亚地台北部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分析了利用钻井和共深度点地震法获取的该区里菲系含油气性的新资料,讨论了暗色岩浆侵入体对围岩含油气性的影响。根据所掌握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从另一角度否定了西伯利亚地台北部区不适宜于油气生成的观点,指出了该区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海北部二氧化碳气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南海北部海域在油气勘探中发现了CO_2气,对油气有无影响?在借鉴世界、中国东部陆地CO_2气成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分析研究区CO_2,气的分布入手,采用多种方法,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本区CO_2气藏进行分类.认为研究区CO_2;气藏为无机成因,其特征受各盆地或地区具体地质条件的控制.哈萨克斯坦引起了国际石油界的很大关注,但它并不是前苏联唯一的具吸引力之地.美国地质调查调查所(丹佛)和AAPG今年著名讲演者Gregory F Ulmishek说.前苏联有20多个沉积盆地生产油气或具有尚未开采的发现.Ulmishek 1980年到美国前,获得过莫斯科石油学院地质学硕士学位,作为一个地质学家在前苏联工作过23年.他的1993—1994年题为“前苏联主要油气地质学及勘探潜力”的著名演讲在1993年12月6日至17日和1994年3月28日至4月8日的巡回活动中推出.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南海北部陆缘晚期(或浅层)油气藏的勘探技术和方法,指出晚期油气成藏具有海底麻坑、气烟囱、"地震模糊带"和"亮点"等地震异常特征,从地化特征上可划分为浅层生物气、成熟—高成熟热解气和高含CO2热解气等3种油气成藏类型.在研究新构造运动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逆断层、正断层和底辟—走滑断层3个断层活动区的晚期油气成藏机理,指出断层晚期活动和后期快速沉降促进了油气的运移和再分配,晚期油气成藏主要沿莺歌海盆地莺东斜坡带、东方—乐东区和沿琼东南盆地二号断裂带及珠江口盆地坳陷边缘斜坡带等分布,有利于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和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 ,从盆地演化史来看 ,两盆地均经历了裂陷和裂后两大发育阶段。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 :发育始新统 -渐新统湖相泥岩和渐新统半封闭浅海相泥岩两套主要烃源岩 ;存在始新统—下渐新统河流—三角洲相砂岩、上渐新统—下中新统扇三角洲—滨浅海相砂岩和台地碳酸盐岩以及中新统半深海—深海相浊积砂岩等 3套主要储层 ,其中中新统半深海—深海相浊积砂岩储层是深水区最有潜力的勘探目的层 ;发育多种类型的圈闭 ,从层位上看 ,下第三系以构造圈闭为主 ,而上第三系则以岩性圈闭为主 ;发育大量油源断层、多个不整合面和大面积连通砂体 ,构成了良好的油气输导体系 ,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与国外已获油气发现的陆缘盆地深水区相比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和相应的成油条件 ,目前南海北部深水区勘探程度尚低 ,有效勘探面积和勘探潜力巨大 ,因此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4.
寻找海相油气新领域--从南海北部"残留特提斯"谈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我国近海已发现的油气大部分产于陆相第三系,为开拓找油新领域,解决好目前油气地质储量不足的问题,提出寻找中生代海相油气,为此,从探讨南海特提斯演化历史入手,阐述了海相油气的成烃-成藏地质条件和沉积环境,并将珠江口地东部潮汕坳陷,台西南盆地和南海北部陆坡区列为勘探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5.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 ,自晚三叠世以来 ,影响南海东北部构造及古地理、古气候的因素主要是太平洋而并非特提斯。本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有利于煤系烃源岩的形成 ;中侏罗世—白垩纪古气候条件对生烃相对不利 ;晚中生代弧前盆地构造背景不利于形成特提斯域所拥有的优质碳酸盐岩 蒸发岩储盖组合。勘探实践证明 ,南海东北部的中生界具有一定的油气远景 ,但油气勘探不应简单套用特提斯模式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和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从盆地演化史来看,两盆地均经历了裂陷和裂后两大发育阶段。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发育始新统一渐新统湖相泥岩和渐新统半封闭浅海相泥岩两套主要烃源岩;存在始新统一下渐新统河流一三角洲相砂岩、上渐新统一下中新统扇三角洲一滨浅海相砂岩和台地碳酸盐岩以及中新统半深海一深海相浊积砂岩等3套主要储层,其中中新统半深海一深海相浊积砂岩储层是深水区员有潜力的勘探目的层,发育多种类型的圈闭,从层位上看,下第三系以构造田闭为主,而上第三系则以岩性圈闭为主,发育大量油源断层、多个不整合面和大面积连通砂体,构成了良好的油气输导体系,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与国外已获油气发现的陆缘盆地深水区相比,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和相应的成油条件,目前南海北部深水区勘探程度尚低,有效勘探面积和勘探潜力巨大,因此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东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勘探现状及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海陆架盆地是中国近海面积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有效勘探面积 2 4× 10 4 km2 ,最大沉积厚度 15 0 0 0m ,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但目前勘探程度低 ,油气资源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东海陆架盆地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西湖凹陷和丽水凹陷。西湖凹陷局部构造条件优越 ,发育 3套烃源岩 (平湖组为主力烃源岩 ) ,下第三系多旋回沉积形成了良好的储盖组合 ,具有好的含油气远景 ;西斜坡断阶带和南部中央构造带是西湖凹陷最有利的油气成藏区带。丽水凹陷发育 2套烃源岩 (下古新统月桂峰组是主力烃源岩 ) ,古新统储盖组合发育良好 ,存在古新统含油气系统和古新统 始新统复合含油气系统 ,具有相当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和好的勘探前景 ;丽水西次凹南部邻近凹陷中心且与断裂分布有关的构造带以及凹陷北部的西斜坡带是丽水凹陷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  相似文献   

18.
�Ϸ�������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通过对地化基干剖面及重点盆地南方海相烃源岩的解剖,分析了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成岩环境,探讨了有关南方海相烃源岩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认为:①南方海相发育4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层和7套地区性烃源层;海相烃源岩主要是泥岩,有机质丰度高,但热演化程度普遍很高;②海相烃源岩发育于5种有利的构造沉积环境中;③海相烃源岩往往具有“双重母质”—浮游藻类和底栖叶状体植物(宏观藻类);④南方海相烃源岩研究还存在着碳酸盐岩丰度下限值、评价指标、油源对比指标、二次生烃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继续深化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9.
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生烃潜力与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华北北部中、上元古海相地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地区之一。冀北露头区大量的油苗分布是该套地层生烃的直接证据,在冀中覆盖区“古潜山”油藏的精细油源对比证实了部分原油为原生油,进一步说明中、上元古界地层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主要发育5套烃源层系。按本区海相地层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衡量,页岩中下马岭组、洪水庄组有机碳平均值达到1.84%~2.21%,为好烃源层;碳酸盐岩中铁岭组、高于庄组有机碳平均值达到0.2%~0.29%,为较好烃源层;雾谜山组有机碳平均0.12%,部分层段为较好烃源层。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多数地区在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湿气—干气阶段),但冀北坳陷基本处在生油—凝析油—湿气阶段,宣龙坳陷下花园地区处在生油阶段。冀北坳陷是探索原生油藏的有利地区,冀中北部是寻找天然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0.
南海西南部海区油气富集成藏类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区位于南海南部板块、陆块的碰撞、俯冲、增生部位。作者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区域地层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多种类型圈闭和5种与之有关的油气藏类型。根据盆地模拟和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成果,作者对各种类型油气藏特征和成藏因素及其勘探前景作了分析,指出了与已发现油气田相类似的油气藏类型的成藏时代和有利分布区,可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