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纳米CaCO3的用量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aCO3可明显地提高材料的韧性,而不降低材料的强度。当共混体系中纳米CaCO3的用量为8份(质量)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1.1kJ/m^2,是不加纳米CaCO3的7.3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断面形态,发现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复合材料的冲击断裂面产生了大量的网丝状结构。纳米CaCO3的加入使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能变差,加工流动改性荆M的加入可以改善纳米CaCO3/PVC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2.
聚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DSC的方法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成线性关系 ,并随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降低其力学性能提高。对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后 ,发现有机蒙脱土对聚氯乙烯的热降解引起的力学性能下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硬聚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蒙脱土为主要原料,通过适宜的有机物插层荆对其改性研制有机蒙脱土。利用高聚物PVC的亲油性,且运用插层技术将聚合物熔融插入有机蒙脱土层间,将蒙脱土片层刺离出来,使之蚋米级地分散在PVC相中,从而制得硬聚氯乙烯(PVC—U)/层状硅酸盐蚋米复合管材,管材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FT—IR和XRD也证实了蒙脱土已均匀地分散在PVC基体中。此外,文中还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蒙脱土的加入提高了PVC的耐热等级。  相似文献   

4.
聚氯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原位插层法制备了聚氯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与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粘土片层已基本被刺离,均匀分散于聚氯乙烯树脂基体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适量有机粘土的加入能使其拉伸强度和维卡软化点均较纯聚氯乙烯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等极性小分子对钠基蒙脱土(Na^+-MMT)进行处理,得到改性的有机蒙脱土(OMMT),用熔融复合法制备了聚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冲击性能较纯PVC都得到提高.通过XRD、TEM等方法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发现所得材料为剥离型复合材料.并用DSC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相似文献   

6.
用高能球磨制备氧化铁/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穆斯堡尔谱、TEM、XRD方法研究了Fe3O4/聚氯乙烯(PVC)粉末高能球磨产物,发现有超顺磁性α-Fe2O3生成,其形成原因可能是聚合物在空气中降解,生成含氧官能团与Fe3O4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纳米锌/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研制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锌/聚氯乙烯复合材料作为电流变液体的分散颗粒,运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粒径、微观形貌特征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振动后复合颗粒分布较均匀,100 h球磨后锌粒的粒径大约为100 nm左右,呈层片状分布,聚氯乙烯与锌复合后,能够均匀地包覆在锌粒的表面。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声作用制备纳米石墨微片(nano-Gs), 并采用混酸对其进行表面活化, 最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nano-Gs/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通过FTIR、 SEM对nano-Gs的结构进行表征, 并研究了nano-Gs对nano-Gs/PVC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FTIR分析表明: nano-Gs经混酸处理后表面活性官能团含量明显升高, 并与PVC 分子链发生一定程度的氢键作用; SEM图片显示: nano-Gs 厚度为30~80 nm, 其微片宽度为4~20 μm, 在PVC 树脂基体中呈无规状均匀分布; 导电性能测试表明: 随着nano-Gs 含量升高, nano-Gs/PVC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呈非线性降低趋势, 最低为103 Ω·cm, nano-Gs 的逾渗阈值为10%(质量分数); 力学性能测试表明, 随着nano-Gs含量升高, nano-Gs/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均先升高后降低, nano-Gs质量分数为1%时,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 相比纯PVC分别升高约14%和38%。   相似文献   

9.
偶联剂对聚氯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法、用自制的插层剂和偶联剂对粘土进行有机化插层改性制备出有机粘土;然后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有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偶联剂KH-560处理的有机粘土与PVC形成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偶联剂KH-550处理的有机粘土与PVC形成的则是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PVC/有机粘土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有显著提高;KH550处理的有机粘土对PVC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KH560处理的有机粘土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制备一种轻质隔声复合材料,以氧化石墨烯(GO)为隔声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GO/丁腈橡胶-聚氯乙烯(GO/NBR-PVC)复合材料。采用SEM、XRD、DMA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GO/NBR-PVC的结构形态、弹性模量和力学性能等进行测试;利用四通道阻抗管系统对隔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GO在NBRPVC基体中分散均匀;GO/NBR-PVC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阻尼性能明显增大。隔声测试结果表明:GO的添加可以提高GO/NBR-PVC的隔声性能,尤其在低频段。当G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4%时,复合材料面密度几乎不变,隔声指数分别提高了0.8dB、1.1dB、1.5dB、1.2dB;而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重质金属(HM)时,HM/NBR-PVC面密度明显提高,而隔声指数只提高了0.6dB。  相似文献   

11.
针形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在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制直径为30 nm~40 nm,长径比10~15的针形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后,将其应用于聚氯乙烯(PVC)的改性研究中,考察了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未填充的PVC相比,纳米碳酸钙填充量为2.69%(体积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5.7%、11.3%和33.7%。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与PVC之间的界面作用与未改性碳酸钙相比有所减弱。扫描电镜照片(SEM)显示,添加了改性针形碳酸钙的聚氯乙烯断裂为韧性断裂,冲击断面呈现明显的拉丝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VC/氯化聚乙烯(CPE)/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对不同CPE含量的PVC/CPE/CaCO_3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P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熔体的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先升高后降低,而松弛指数(λ_1)、特征松弛时间(τ_2)则分别呈现减小与增大的趋势,当CPE含量由0phr变为10phr时,复合材料冲击性能提高了约133.5%。通过对复合材料熔体动态流变行为进行分析,可以推测出CPE与CaCO_3颗粒之间逐渐形成部分包覆、全包覆、过包覆的结构模型,从而解释了CPE增韧复合材料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Polylactide (PLA) is an emerging material mainly because it can be synthesized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is thus environmentally and ecologically safe. In this study, composites of PLA and talc were prepared by melt-blending technique, using a twin screw extruder. The influence of talc content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ure PLA and its composites were evaluated. Dynamic rheological tests show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talc particles into PLA decreased system viscosity due to the filler's lubricant effect. However, as talc content increased, system's viscosity tended also to increase and materials with higher elastic behavior were produced, further with a higher plastic behavior in relation to pure PLA. This behavior can be observed by SEM micrographs.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共混炼法制备交联改性聚乳酸(PLA)/埃洛石(HNT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偏光显微镜和流变仪对其热学性能、结晶、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进行微孔发泡,利用扫描电镜对泡孔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HNTs含量的增加,PLA/HNTs复合体系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下降,结晶度由37.4%下降为28.0%,但异相成核效果明显,结晶速率提高,结晶时间由2h缩短为10min。同时,加入HNTs后,PLA/HNTs的熔体粘度显著增加,但随着HNTs含量的增多,PLA/HNTs纳米复合材料粘度增加的趋势逐渐趋缓。当HNTs含量为0.5wt%时,体系粘度达到最大值且发泡效果最佳,泡孔平均直径为21.23μm,泡孔密度达到1.08×109个/cm3。  相似文献   

15.
PVC/稻壳粉复合材料的挤出流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微波作用下改性稻壳粉研究了聚氯乙烯(PVC)/稻壳粉复合材料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PVC/稻壳粉复合材料为非牛顿性流体,增加稻壳粉的质量份及适当提高熔体温度能减小挤出胀大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挤出物畸变的平均波长和深度均有增加。当剪切速率为230s-1时,挤出物表面光滑;剪切速率为324s-1时,挤出物表面有轻微的鲨鱼皮出现,有轻微的波纹状的畸变,呈蜂窝状;当剪切速率达到523s-1时,有明显的规律性鲨鱼皮畸变,波状物平均波长和平均深度分别达到90μm与20μm。提高温度、增加润滑剂及适当降低挤出速率可降低挤出物畸变的平均波长和深度。  相似文献   

16.
朱东锋  李济吾  吴永贵 《材料导报》2011,(Z2):436-438,443
选用废弃木粉、聚氯乙烯塑料为原料,通过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处理木粉、马来酸酐接枝共聚PVC等方法进行改性模压制备木塑复合料,并初步研究了其理化性能。结果表明,经改性剂处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吸水率及厚度膨胀率等理化性能均比改性前有所提高。经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处理木粉再分别与马来酸酐接枝共聚PVC树脂进行复合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种改性的性能。同时采用FT-IR、SEM对木塑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插层型的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环氧树脂对该三元复合体系的形态及流变学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流变行为的测试结果表明,一方面,增容剂环氧树脂的加入促进了粘土的进一步插层,增大了粘土的解离程度,粘土晶粒间相互作用的增强导致复合体系低频区模量呈现类固态平台;但另一方面,环氧树脂的引入也促进了基体的降解,使得复合体系高频区模量下降。二者共同导致复合体系的流变行为时温平移失效。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剪切应力分散混合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聚碳酸酯/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PC/HAP),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和热行为。结果表明:采用低剪切应力法复合加入的HAP在基体中分散均匀但界面结合较弱,材料的屈服强度略有提高,而冲击性能有一定程度下降;对PC与PC/HAP复合材料在空气中热降解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在空气气氛中PC与PC/HAP均呈现二阶失重,HAP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最大热失重温度及热稳定性,一阶热降解活化能由109 kJ/mol上升到186 kJ/mol,二阶热降解活化能由127 kJ/mol上升到195 kJ/mol。  相似文献   

19.
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材料兼具了丁腈橡胶的耐油性和聚氯乙烯的耐臭氧、耐候性,因此在橡胶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长期以来,受聚氯乙烯填料影响,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材料与骨架的粘接性能不甚理想,这限制了其在胶布制品中的进一步应用。本文研究了相关配合体系对粘接性能的影响效果。实验表明,通过配方优化设计,利用橡胶工业常见原材料也能获得粘接性能优异的共混胶。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量双螺杆挤出机(Hakke MiniLabⅡ,Rheomex CTW5),通过熔融共混挤出注塑的方法,在聚碳酸酯(PC)中添加炭纤维(CF)进行复合增强。实验对共混物加工过程中的流变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炭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其黏度与力学性能变化的机理,由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拉伸及冲击破坏的试样断面形态。结果表明,当CF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非牛顿指数n值最小,假塑性最强,易于加工;同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也最为优异。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拉伸破坏的主要方式为界面脱胶,而冲击破坏的主要方式为纤维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