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誉 ,礼仪制度由来已久 ,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 ,服装文化较为集中地反映出各种礼制礼仪规范。在我国传统服饰中 ,“合礼”而又“合理”的服饰是服装发展的主流 ,它主导了数千年的服装流向 ,形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华所在。但在一些特定的政治、文化等背景之下 ,受到特定影响的服饰也存在着“合礼”而不“合理”或“合理”而不“合礼”的现象。“礼”与“理”之间的矛盾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伦理道德观、审美标准与人们的穿着心态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 ,服饰合不合“礼”与“理” ,能够从社会的各个时代、各个方面折射出人们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服装设计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中国古代关于服装的记叙中虽未见有“设计”这一术语,但是,从现代服装设计学的角度看,每类中国古代服装都蕴含有“设计”的内涵。在服装史学,服装社会心理学及服装设计学理论指导下,作者对中国古代服装设计主题进行了分类;并通过典型事例的聚类分析对14类主题的内容及设计体现逐一加以解析说明;最后,简要论述了此项研究之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功利作用。  相似文献   

3.
服装褶纹的变化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褶纹是现代服装造型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改变面料本身单一性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阐述褶纹的形成、特征及其变化,并以实例说明褶纹的组合技巧,有助于把握其应用规律、提高服装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誉,礼仪制度由来已久,在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服装文化为集中地反映出各种礼制礼仪规定。在我国传统服饰中,“合礼”而又“合理”的服饰是服装发展的主流,它主导了数千年的服装流向,形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华所在。但在一些特定的政治、文化等背景之下,受到特定影响的服饰也存在着“合礼”而不“合理”或“合理”而不“合礼”的现象。“礼”与“理”之间的矛盾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5.
本从舞蹈服饰的角度,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舞服的审美特征。首先,以长袖飘带,裙褚细腰和云冠锦履为主体的宫廷“女乐”舞服,体现女性的“阴柔之美”;第二唐代宫廷舞服受到异族舞服的影响,形成了中西结合的“交融之美”,第三,古代礼宾,祭祀仪式的舞服,具有“质朴为尊”和“以羽为仪”的审美意识,显示出“庄严之美”。  相似文献   

6.
从礼制、人格、情感3个方面,阐述了“佩玉”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并由这一“佩玉”现象,挖掘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又光辉灿烂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民间婚礼仪俗中的关装风俗及服饰品非常丰富,从中可以看到各地的仪俗变化及其所反映出的深刻的化内涵,发掘出的几千年来深基在民间化、艺术有生活观念。俗话说“址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从大量民间婚礼仪俗及服饰品中,我们找到施工优秀的民间化瑰宝,对于我们研究民间传统化中服饰艺术、礼仪风俗,并取其精华更好地为今天的艺术创造服务等方面,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楚简《缁衣》所具有的精神内核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将其与中国服装史相结合进 行解析有助于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服饰的过程中,引发更深层次的民族服饰的应用理念与定位思 考。文章运用古文献研究法、对比法以及古汉字字源学的研究方法,从中国服饰通史的角度整体出发,对楚简 《缁衣》进行再研究。研究表明:一方面,楚简《缁衣》反映的本质是儒家思想,它体现了以“礼”待民,以 “德”化民等思想。另一方面,缁衣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其造型和色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古代 凸显身份等级的标识,在朝代更迭过程中成为儒家思想和楚人思想的载体,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印证了 衣冠服饰与礼仪制度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古代服装门襟设计的影响元素及艺术形式进行分析,又以我国现代30余款品牌服装为例,对门襟的艺术形式及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古代门襟设计受礼制、政治、通商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现代服装门襟设计可归纳为6种基本方法,以平面形式为主,呈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格,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但与世界门襟设计的先进理念相比,中国现代服装门襟设计还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0.
设计以人为本,重视人体化因素,是服装设计师面临的首要课题。纵观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历史,从中搜寻,以便借鉴。  相似文献   

11.
红帮的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在中国历史大转型时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服装流派;以其为主力军,揭开了中国服装发展史崭新的一页——中国现代服装史;重视服装文化和科技探索,是中国服装科学研究的开拓者;自筹经费,兴办服装职业教育,是中国服装职业教育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2.
运用了比较史学原理,对上古代中国及其它文明古国的服装之表现意识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认为在此期间的服装在以下3方面具有相似性:一是反映了人的尊卑地位;二是适合人的不同生活环境与场合;三是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唐代背景古装剧,其男装服饰设计基于历史,可为戏服研究所借鉴。文章基于《长安十二时辰》影视、小说及相关文史资料,运用图像学原理,对该剧的影视男装进行探析。研究认为:《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男装设计可圈可点,无论是款式、色彩还是图案甚至服饰搭配都较为严格遵循唐代服饰制度,整体上符合唐代服饰特点;《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部分服饰细节上仍有错误,如李必冠帽的使用上,但瑕不掩瑜;《长安十二时辰》中胡服的设计和使用在颜色和图案乃至穿用人群上都较为灵活,表现了唐代文化的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14.
研究服装设计中的力学问题,重点分析和实测纵向褶、横向褶和斜纱向材料的受力变形情况、研究认为,纵向褶在重力作用下会保持较好的形态;横向褶悬垂曲线呈抛物线状,有负面影响;对于自然悬垂的斜纱向材料,在宽度不变而长度(即重量)呈等差数列变化时,宽度回缩率和长度增加率也呈等差数列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是中国和世界文化中的精典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服装设计水平,深化设计内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帮裁缝,作为中国近现代服饰史上的一个流派,与中国近现代服饰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红帮裁缝是中国近现代服饰变革的主力军,近代服饰变革也为红帮裁缝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缘,同时红帮裁缝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敢为人先、勤奋刻苦、诚信重诺的精神,创制中山装、改良旗袍,将中国近现代服饰变革推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讨论中国服装发展中政治因素和文化观念对服装设计和制作所起的制约作用,以史料论证和理论逻辑推理的方法,结合中国文化和美学传统观念,论述十二章纹图案的历史成因与发展,得出中国服装图案是以宗法礼制观念为主导,文化与美学因素客观显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对林语堂文集中的服饰观进行梳理,探讨林语堂矛盾服饰观的文化原因.林语堂钟情中装的表层原因在于从伦理、美感、卫生方面中装符合人性,随意平和、衣人合一;厌恶西服的深层因素源于西服作为象征符号所包含的殖民主义文化逻辑,这种态度与林语堂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息息相通.通过分析得出中西合璧的服饰文化观,支撑林语堂服饰观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国产针布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锡林针布、道夫针布、盖板针布、刺辊齿条、固定盖板和分梳板6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梳棉针布的特点,通过对国产针布技术进步和行业现状的分析,重点阐述了国内外针布的差距及国产针布的发展方向,指出:国产针布虽然进步很大,但在先进性、可靠性,尤其是使用寿命方面,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15系列锡林针布已接近极限尺寸;目前我国针布应将提高锡林针布的耐磨性、创新道夫针布齿型设计、加强盖板针布底布对钢针的握持力和钢针耐磨性作为发展重点,并积极开发后整理针布品种。  相似文献   

20.
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配额制度取消1年多来,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并未迎来一个稳定的贸易发展环境.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频繁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展开保障措施调查.本文研究了可能影响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几种保障措施,并对各种保障措施的适用范围、实施条件和限制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保障措施是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