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首先简要介绍语义Web服务资源描述框架(RDF4S),在此基础上提出语义Web服务包装机制,语义Web服务经包装后,分别通过组合接口和调用接口为组合语义Web服务的设计与调用提供支持.然后分别详细介绍组合语义Web服务的设计存储和调用执行:通过图形化的设计工具按照语义Web服务的3种基本逻辑关系设计组合结构图,然后将该图映射到组合结构信息表存储,组合语义Web服务执行时根据结构信息表生成语义Web服务代理对象和相应的语义消息,再根据语义消息传递机制调用Web服务实体.最后用一个实例展示组合语义Web服务执行时的消息传递,试验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3.
语义Web服务描述框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语义Web服务的研究是为了解决现有Web服务发现、集成的低精确性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语义Web服务描述框架是进行语义Web服务研究的基础。研究了目前最流行的两种语义Web服务描述框架:ESSI组织提出的Web服务模型本体框架(WSMO)和Darpa组织提出的Web本体语言描述服务框架(OWL-S)。通过对两种描述框架的比较得出结论:由于OWL—S对Web服务领域标准和语义Web领域标准的兼容性较好并且具有开放灵活的定义方式.将逐渐成为语义Web服务描述框架的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伙伴搜索系统的开放性和查准率,通过引入Web服务和本体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服务的伙伴搜索模型。该模型使用OWL-S描述盟主企业的任务型服务和成员企业的资源型服务,介绍了语义相似度的计算方法以及一种基于语义相似度的任务型服务与资源型服务的匹配算法。针对伙伴搜索的实时动态性及盟主企业和成员企业双方利益最大化需求,介绍了双向搜索的搜索规则,提出了基于以上模型的虚拟企业伙伴的双向搜索机制。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重用已有模型构建新的仿真应用一直受到系统仿真领域的关注.基于模型数据库搜索、判断与应用需求相匹配的仿真模型资源是实现重用的关键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概念模型语义描述的仿真模型资源搜索框架,详细说明了该搜索框架的结构.框架建立了由实体、任务、交互等概念模型元素构成的仿真模型资源语义描述模型,采用本体语义和关键字匹配等搜索策略.模拟实验表明该框架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搜索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语义网格应用中,设计语义网格组件和应用需要有一个标准的参考模型或系统性的框架.讨论了基于语义开放网格服务框架(S-OGSA)的语义网格服务资源的设计.介绍了OntoGrid项目组提出的S-OGSA语义网格参考模型;论述了S-OGSA模型的体系结构及核心服务:语义产生服务、语义绑定服务、语义感知的网格服务.结合具体步骤,给出了利用Globus Toolkits4平台设计具有良好可伸缩性的语义绑定服务资源的过程,为开发语义网格应用和语义组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石磊  沈超 《微机发展》2006,16(11):134-135
语义Web服务的研究是为了解决现有Web服务发现、集成的低精确性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语义Web服务描述框架是进行语义Web服务研究的基础。研究了目前最流行的两种语义Web服务描述框架:ESSI组织提出的Web服务模型本体框架(WSMO)和Darpa组织提出的Web本体语言描述服务框架(OWL-S)。通过对两种描述框架的比较得出结论:由于OWL-S对Web服务领域标准和语义Web领域标准的兼容性较好并且具有开放灵活的定义方式,将逐渐成为语义Web服务描述框架的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8.
随着Web服务量的急剧增长,传统的基于UDDI的服务发现机制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其根本原因是其缺乏语义信息.为了提高Web服务发现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模型(ASWS matchmaker),该模型对所搜索内容进行语义描述并通过Agent对Web服务进行智能搜索,从而发现用户感兴趣的服务.最后,给出了该模型用于Web服务的一个实例,实例表明该模型不仅提高了Web服务发现的准确率,还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刘建明  史一民  张俊  陈存衡 《计算机工程》2013,39(3):223-228,235
在资源描述框架(RDF)图的语义相似性度量过程中,结构相似性和语义相似性计算不精确。针对该问题,提出结构语义(SAS)方法。结合改进的基于网络距离模型的语义距离公式、基于信息量模型的权重度量机制,计算概念节点的语义相似度,完善RDF图语义相似度算法,分析结构、深度和密度对RDF图语义相似性度量的影响。设计并实现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保证RDF图的语义相似度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0.
语义万维网环境下的RDF数据存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
基于P2P网络的语义Web 服务发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馨馨  熊齐邦 《计算机工程》2005,31(17):115-117
提出一种基于P2P网络模型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机制DPWS,采用DAML-S对Web服务进行描述以支持基于语义的搜索能力,利用P2P网络节点可以直接通信,不需中央服务器的特点建立Web服务注册节点的组织模型,保证了系统的町扩展性和数据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阶段匹配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Web服务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何在众多的Web服务中找出用户所需要的Web服务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在语义Web服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阶段匹配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将整个发现过程分为服务类别、服务功能、服务名称和服务文本语句匹配4个阶段,并在服务功能匹配阶段针对本体库中概念间的密度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量的改进GCSM算法,在服务名称和服务文本语句匹配阶段,针对中文多义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实例搭配和基本义原的消歧策略.最后,实验证明提出的发现框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P2P与Web服务语义描述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非集中式Web服务发布与发现方法。通过定义服务供求双方共同遵守的领域本体,实现具有同样语义概念的两种不同描述的统一,提高服务发现的效率和准确度。利用类别本体对领域本体的组织,提出了层次式Web服务目录系统。基于该系统,服务的发布与发现是在特定应用领域范围内进行,因此减少了服务搜索空间,提高了服务发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Web服务是基于XML和HTTPS的一种服务,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鲁棒性。该文基于语义WEB服务技术,采用基于本体的语义发现框架,介绍了Web服务的注册发布以及发现等细节。  相似文献   

15.
智能服务——Web服务和语义Web集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有Web主要是为人使用Web上的内容设计,如何自动发现、执行、组合及互操作Web上的信息,提供智能服务,是Web服务努力的方向,Web服务虽然也制定了发现、描述、信息交换的标准,但这些标准不支持智能服务,其原因是现有Web服务缺乏清楚的语义标记,该文提出将语义Web技术和Web服务结合来实现智能服务的思想,即为Web服务增加语义标记以实现Web服务的智能性,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具体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以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从巨大的W cb服务库中检索出满足用户请求的服务,探索服务语义关系发现的方法来增强服务搜索引擎的搜索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提出了一个基于分级结构的服务语义关系发现的方法,分级结构能够自然地表示不同粒度服务间的语义关系,根据服务相关度,不断调整分级结构,将功能上相关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彦彦  熊海灵  朱明强 《计算机科学》2012,39(105):309-311,317
为了解决现有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查询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击率索引的Web服务发现方法。通过为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注册库中点击率较高的Web服务建立索引,使得可以在查询过程中首先匹配访问率较高的服务,实现用户所需服务的快速发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保证服务发现的准确率,又可明显提高服务发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义相似性的Web服务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丰富,如何高效而准确地发现用户所需的Web服务已成为重要的挑战。传统基于关键字和语义匹配的方法存在查全率低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无法满足实际应用。提出基于语义相似性的服务匹配算法,实现了基于层次本体的概念相似性计算,并改进了原有二分图最优匹配算法的不足。根据该算法实现了一个Web服务发现原型系统。经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查全率,且算法效率是满足目前服务发现需要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Web服务间语义相关性发现这一Web服务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的方法不能较好地描述服务间语义相关的不确定性,进而不能有效地支持自动服务发现与组合.以Web服务描述中的操作作为服务组件,首先给出Web服务调用历史日志的定义,接着以统计计算为手段,基于PageRank算法给出服务组件权重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基于静电场理论给出Web服务组件间语义相关度的度量方法,为Web服务搜索、发现与组合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