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简单介绍了高效浓缩槽的特点和株冶传统浓缩槽的高效化改造情况以及传统浓缩槽改为高效浓缩槽后的生产运行结果。针对给果进行了分析讨论,阐述了我厂采用高效浓缩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朱焕章 《株冶科技》1998,26(3):37-39
介绍了管上密度计的测量原理,对浓缩槽度流密度的测量过程以及内部参数的整定,并采用先进的控制仪器仪表对浓缩槽底流密度实施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3.
覃虹 《株冶科技》1997,25(3):34-37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胆矾的性质和用途阐述了铜电解净液工序利用废电解液生产制造胆矾的基本原理,并对国内目前常用的各种胆矾生产主要装置进行了叙述了与比较,浅析了株冶目前采用的传统的中和浓缩槽生产胆矾为什么会能耗高而产出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株冶胆矾生产过程的强化措施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对采用石灰中和-聚铁回调法分段处理株冶重金属废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试验论证,株冶的实践证明,此法可有效提高废水处理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低浓度尾砂浆高效沉降浓缩制备高浓度料浆是实现高质量充填的关键部分,在细尾砂砂浆中添加高分子絮凝剂可有效加速细尾砂浆的沉降过程,减少溢流跑浑,但添加絮凝剂往往导致较低的底流浓度,因而,难以满足尾砂浆制备要求。现有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对絮凝沉降过程进行适当的干扰,可有效提高沉降速率,加快沉降并获得相对较高的底流浓度,针对这一情况,开展了动态絮凝沉降对比试验,研究扰动过程对絮凝沉降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在扰动耙架的影响下,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底流浓度可大幅增加,其中沉降速率增幅为24%,底流浓度增幅约为10%。针对这一试验结果进行了机理分析,认为引起絮凝沉降速率和底流浓度增加的原因可归结为干扰过程的3种效应,即“重塑作用”、“逸散作用”和“疏导作用”,并深入分析了3种效应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株冶废水处理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了石灰中和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工艺原理,提出理想沉淀pHm和am,在实际生产如何选择最佳控制pH,以及就斜流沉淀池在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浮选复杂尾矿传统的浓缩过滤二段脱水工艺改造,采用旋流浓缩-絮凝浓缩-过滤快速脱水技术,成功解决浓缩溢流跑浑和底流浓度低问题,实现了尾矿干堆和回水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株冶能源消耗的现状,对株冶当前降低的方向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株冶建厂四十多年来,通过对铅锌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与改进,扩大了铅锌产能和产量,技术经济指标也不断提高。同时介绍了株冶在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研究开发上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株冶在“十五”期间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周勋南 《钢铁》1994,29(4):72-75
目前我国转炉炼钢烟尘的处理多采用湿式除尘法,其尘泥含铁量高应加以利用。以此须对尘泥进行一次或二次浓缩,因尘泥粒度极细,高度浓缩成为整个工艺的技术难点与关键,本研究采用一种加速尘泥微细粒子沉降的新方法,使其浆体的沉降速度比原来的提高3-10倍,沉降体积变小,从而达到加速沉降提高底流浓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是对所选矿物质难沉降的特点及浓缩机原来设计的不足,进行了几个因素的分析探索,对浓密机部分结构进行了变化。并科学调整了絮凝剂添加位置并对浓缩机脱气装置、中心进料装置等重要部位,使浓密机浓缩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在实际操作中,为保证较高的低流浓度和底流产率,处理量与旋流器的底流口径和给矿压力,在保证浓缩稳定情况前提下,实现了矿用浓密机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12.
大型铅锌联合冶炼企业的能耗现状及其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株冶能源消耗现状和能源利用状况,阐述了株冶开发应用的节能技术及今后的节能对策与措施,探讨了大型铅锌联合冶炼企业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口山矿务局和株洲冶炼厂烟气治理,分析论证了以资产重组为纽带,水口山和株冶合资,在株冶建设一套基夫赛特炉粗铅冶炼系统,同时治理水口山与株冶铅冶炼烟气的最佳技术方案,并对项目建设投资和经济效益,抗风险能力,环境治理效果进行研究介绍。  相似文献   

14.
日前召开的株冶铅改造专题会议,确定了大型环境治理项目——株冶铅烟气治理工程以及6号新建沸腾炉工程将采用电仪一体化控制方案。同时成立电仪一体化专业小组,协调企业内部与北京等3个设计单位间的关系,电仪一体化专业小组组长由株冶计控室主任朱晓青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15.
胡泽亚 《湖南有色金属》2009,25(3):35-36,62
文章详细系统地介绍了株冶锌Ⅱ制酸系统12年来攻关改造、生产实践情况,并就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株冶今后的硫酸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09m2沸腾炉生产实践及提高处理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株冶109m^2沸腾炉的特点和生产实践,并对提高处理量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尾砂高效沉降浓缩是全尾砂高浓度充填的核心,随着选矿工艺的改进,尾砂的粒径越来越细小,导致尾砂沉降浓缩愈发困难,而在尾砂浆中加入絮凝剂能够极大地提高尾砂沉降浓缩的效率。针对国内某矿山尾砂颗粒细小、沉降浓缩困难的问题,通过开展沉降浓缩试验,以固体通量和底流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得到沉降浓缩效率最佳的絮凝剂型号、给料浓度和絮凝剂添加量,并研究了给料浓度和絮凝剂添加量对尾砂沉降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剂型号为HJ70010,最佳给料浓度范围为10%~12%,最佳絮凝剂添加量范围为10~15 g/t;当给料浓度为12%、絮凝剂添加量为15 g/t时,底流浓度达到64.4%,沉降速度为26.2 m/h,固体通量为3.43 t/(h?m2);随着给料浓度的增加,固体通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状变化规律,底流浓度先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随着絮凝剂添加量的增加,固体通量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底流浓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谭见贤 《株冶科技》1995,23(4):29-32
文章分析了株冶锌电解四系列搭接法电积能耗稿的原因,介绍了国内外阴极导电头与导电排的连接方式,以及株冶所研制的阴极导电头工业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9.
研究开发的尾矿浓缩输送过程智能控制系统,能适应某矿山选矿车间上游工序生产特点,结合浓密沉降过程及尾矿输送过程特征,在基础自动化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两台高效浓密机底流浓度自动调节、絮凝剂自动添加。解决了通过自动调节浓密机底流泵转速,使底流浓度控制在长距离管线输送浓度的±2%,使选厂每年多产出近100万m~3回水。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是株冶集团转型升级的关键年。本文重点对株冶集团公司2013年生产经营战略调整的主要特点与亮点做了详细介绍.总结成功经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