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凝原油集输管道直流电热解堵技术在沈阳油田取得显著效益的基础上,辽河油田勘察设计研究院又进行了原油输送管线工频电热解堵技术研究,该项技术在辽河油田得到普遍应用,并已推广到大港、华北和吐哈等油田。  相似文献   

2.
由辽河设计院负责完成的“沈阳高凝原油集输工艺技术研究”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包括:(1)高凝原油物理性能、流变性及降凝、降粘减阻、原油热处理、掺稀释剂等技术;(2)摸索了两座高凝原油的集输方式、油气分离、计量等工艺参数及流程;(3)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高凝油集输工艺,二级布站油气集输、计量、分离、脱水的油气处理系统;(4)研究了保证高凝原油安全生产的配套技术措施,自限式电热带、集肤效应伴热、电热解堵、管线保温等。通过反复优化,形成了“高压动力液定量分配密闭循环,无泵  相似文献   

3.
高凝原油由于含蜡量高、凝固点高,井筒结蜡严重,开采效果差。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高凝原油井筒温度场数学模型,并选取了潍北油田的4口生产井,对影响井筒温度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井产液量、体积含水率、油管导热系数和电热杆加热功率对井筒温度影响较大,生产时间对井筒温度的影响较小;油井产液量、油管导热热阻和电热杆加热功率的增加对改善井筒结蜡状况有利,而体积含水率(乳化水)的增加对井筒结蜡具有恶化作用,井筒电热杆加热存在最优的加热参数;采取增产(如提液、压裂、注水等)、原油破乳、保温油管以及井筒电热杆加热等措施,可有效改善高凝原油的流动性,实现高凝原油的正常举升。   相似文献   

4.
电热解堵车使用直流电为我国北方冬季冻堵的输油管道进行解堵。为将该车用于输气管道,通过实验,模拟了输气管道的电热解堵过程,采用色谱分析法分析了解堵前后管道内的气体,发现输气管道在电热解堵过程中不存在发生电解水并生成爆炸气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电热空心抽油杆越泵加热装置在稠油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热空心抽油杆越泵加热装置是在电热空心抽渍杆的基础眼展起来的,它借助于电热空心抽油泵,将空心抽油杆和整体电缆穿过电热宽心抽油泵的柱塞内孔,游动阀叫成,固定阀总成,并延利至尾管的一定长度,通过回路短节使整体电缆和空心抽油杆内壁构成回路,由地面控制柜送入单相工频交流电,利用集肤效应原理,使杆壁发热,从而实现泵上,泵中,泵下同时加热,降低泵下原油粘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解决高粘,高凝,高含蜡原油不入泵以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气田因冬季气温低,冻土层较厚,采出井口的天然气在管输过程中沿程温降较快,管线内极易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管线。为防止天然气集输过程中水合物堵塞管线,冬季常用的解堵方式主要有加注化学抑制剂溶解解堵、物理放空引导解堵、电伴热加热解堵等,但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第三采气厂2010年引进了一种新的管线解堵技术-电热解堵,目前该技术已在苏里格气田桃7区块试验解堵2条管线,均到达了解堵的目的。与传统的解堵方式相比电热解堵成功率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7.
自生CO2解堵增注技术在张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张店油田属高凝油油藏,原油具有高含蜡、高凝固点的特点,利用自生COz解堵增注具有的酸化解堵、热解堵、CO2气体作用等多种增注性能,能够解除各种油层污染堵塞,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注效果,证明自生CO2解堵增注技术能在地层条件下产生的大量高温高压CO2气体,可以提高高凝油油藏残余油的流动能力,降低注水压力,是值得在高凝油藏解堵增注中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潍北低渗高凝油藏的原油含蜡量高达30%左右,其流动性对温度极其敏感.当温度低于析蜡点时,蜡逐渐结晶析出;当温度低于反常点时,原油黏度急剧增加,且储层具有较为严重的水敏效应.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有机堵塞、水敏堵塞、冷伤害堵塞以及固体颗粒堵塞问题;注热水保持油层温度和压力,可达到储层解堵和提高储层吸水能力的目的,而且注入水温度优化后,还可以节能降耗,降低注水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9.
文摘题录     
管道的工频电热解堵技术〔刊〕/朱成林,行登恺//石油工程建设,-1992,18(4).-21~24钢管在工频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集肤效应,使得交流(工频)电阻显著增加,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与直流解堵方法相比,在相等的电流作用下,交流解堵方法会得到更大的加热效率。交流解堵装置一般安装在汽车或拖车上,自备电源,机动性强,作业方便、投资省。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解堵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发展较迅速的一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高新生物技术,以其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萨中过渡带地区原油粘度大、含蜡量高,为改善过渡带地区开发效果,在萨中过渡带试验应用了微生物解堵技术。本文介绍了微生物解堵技术在萨中油田的应用情况、效果,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冀东油田大多数油井原油的沥青质-胶质和蜡的含量都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3方面的问题由于结蜡,产量不稳定;原油黏度大,用通常的采油技术工艺无法生产;地层堵塞,产量逐渐下降,甚至变成死井.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开发了油井清防蜡剂、原油降黏剂,地层解堵剂,文章介绍了研究过程及试验方法.现场应用表明,冀东油田仅1993年使用BJ-5油基降黏剂、BJ-7清蜡剂和HJ-2解堵剂后,全年增产原油超过20690t,创经济效益21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袁相启 《石油学报》1985,6(2):109-116
油田集油和输油管线冻(凝)堵是油田生产常见故障之一。本文介绍一种利用高电压、大电流的电热解堵法,这种方法解堵快、安全、经济、简单易行,凡有供电线路的地方均可使用。文中阐述了电热解堵的机理、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凝高粘稠油的开采,是各油田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由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工艺研究所热力研究室研制的电热抽油杆(简称电热杆)能较好地解决高凝稠油给原油生产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但实现电热杆采油后,发现直流电热杆腐蚀严重,而交流电热杆几乎不发生腐蚀。为此,笔者针对上述现场实际情况,对电热杆的腐蚀机理、腐蚀程度、防腐方法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指出了电热杆的发展方向。认为,漏电压的存在是造成直流电热杆发生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原因,采用交流电热杆是延缓腐蚀的最佳途径。本文的结论对利用电热杆开采高凝高粘稠油具有一定的参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天然气管输过程中水合物堵塞管线的问题,沙漠气田中引进了一种新的解堵技术——电热解堵技术。电热解堵技术是利用集肤效应电加热原理,在管线的两端加上交流电使管线升温,从而融化天然气产生的水化物或降低高凝油黏度,达到解堵的目的。在加热解堵没有良好绝缘的管线时,建议在解堵设备的功率设计上应考虑足够的富裕能力,且各解堵设备搭配合理。在加热过程中避免出现温升速度过快状况,避免由热胀冷缩导致管线材质及焊缝的应力性破坏。  相似文献   

15.
白丽艳  刘洋  李森伟 《石油机械》2006,34(10):81-82
输油管线的结蜡、结冻会给采油及生产过程造成一定危害,通过分析传统解堵方法的弊端,为确保采油过程中人身与设备的安全,减轻采油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研制开发了移动式电热解堵车。该车选装了移动变电站、感应调压器、整流控制柜、传输电缆及液气路等部件,利用电的热效应使低电压大电流的直流电源直接作用于输油管线。应用情况表明,移动式电热解堵车解堵效果明显,已成为输油管线解堵必不可少的设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高渗透油层屏蔽暂堵机理和低渗透油层酸化解堵机理及屏蔽暂堵剂和酸液解堵剂组成。测定了屏蔽暂堵剂暂堵和自解除性能,酸液解堵剂对岩心溶蚀率,对N80钢片腐蚀率及与原油形成的酸渣量。结果表明,暂堵剂具有良好的暂堵与自解除性能;酸液含量10%-15%时既满足溶解岩石能力,又保证岩石骨架;对N80钢片的缓蚀率达97.5%以上;与原油形成酸渣量少。现场暂堵酸化处理结果表明,渗透率差异及纵向动用程度得到改善,措施成功率达100%,实现了高渗层暂堵、低渗层酸化复合处理工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解堵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发展较迅速的一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高新生物技术,以其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萨中过渡带地区原油粘度大、合蜡量高,为改善过渡带地区开发效果,在萨中过渡带试验应用了微生物解堵技术。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大功率超声波近井处理无机垢堵塞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主研制的波场采油动态模拟室内实验装置和人工岩心碳酸钙无机垢堵塞样品,系统研究了超声波解除岩心无机结垢堵塞的整体效果及关键的波场参数、工艺参数和岩心物性参数对解堵效果的影响规律,同时系统分析了超声波解堵的主要动力学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主研制的新型超大功率超声波矿场施工装置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挟能器频率、换能器功率、超声处理时间、岩心初始渗透牢均影响超声波解堵效果.换能器频率、功率增加,解堵效果变好;累计处理时间80~120 min解堵效果最好;岩心初始渗透率越高解堵效果越好.经陕北低渗油藏与大庆油田矿场试验验证,增产增注效果显著,证实了室内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图6表2参18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氯解堵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老油田长期开采后,多数油水井均出现产量和注水量下降的现象,利用二氧化氯解堵技术解除压裂液、钻井液滤液中有机高分子堵塞、去除铁垢、杀死细菌达到解堵的目的.对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能、解堵原理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有效解除油井的细菌、铁硫化物及聚合物的腐蚀及堵塞.二氧化氯解堵技术主要适用地层存在垢堵、乳化堵、压裂液损害、聚合物堵塞、细菌、FeS堵塞等有机无机复合堵塞;地层能量较高,物性较好;堵塞原因复杂,常规措施无效.现场应用表明,二氧化氯能有效地控制油田污水中的细菌,其他水质指标则受影响较小;二氧化氯能氧化分解铁硫化物,使油井恢复生产,并对原油性质影响小.介绍了二氧化氯解堵工艺,同时提出了二氧化氯解堵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石油大学(华东)、胜利油田合作完成的含砂、含水原油弯管流量计量装置,于1990年5月8日在胜利油田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天燃气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该装置是由弯管、压力变送器、含水分析仪和微机等组成。它解决含砂、含水原油的计量问题。专家们认为该装置无转动件和插入件,成功地解决了含砂原油计量中的磨损和砂堵问题,微机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实现了无人值守连续计量、记录。该装置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