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绝大部分一次能源需求依靠进口。近年来,由于国内硬煤生产下降,这一形势似乎将进一步恶化,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德国硬煤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且政府将逐步取消硬煤补贴。褐煤在德国一次能源需求中占相当的比重,它没有政府补贴,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预计,在德国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中,褐煤这种常常被忽视的固体燃料所占比重将得以继续保持。1996年,德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00Mt标准煤(下同),满足这一消费需求的主要能源是石油(占39.5%)和天然气(占21.6%),其次是硬煤(13.9%)、核能(12.1%)、褐煤(11.5%)…  相似文献   

2.
褐煤浆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采用低温热解处理褐煤的方法,以改善褐煤成浆性。实验结果表明,褐煤改质后,其成浆性得到了明显提高,褐煤浆由改质前的约50%提高到60%左右,低温热解为褐煤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有关对褐煤发电的评价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杨军1褐煤资源我国的褐煤资源非常丰富1989年全国保有的褐煤储量为1216亿t,占1989年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135%。褐煤资源主要分布在以下省区:内蒙古930亿t、辽宁12亿t、吉林5亿t、黑龙江60亿t、山...  相似文献   

4.
用磷酸活化褐煤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磷酸浸渍一步炭活化法对云南先锋褐煤制活性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酸加热浸渍对褐煤有较强的活化能力,在浸渍磷酸水溶液中添加硫酸能使产品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增加45%,但也会使碳损失增加5%~8%。用浓度为40%~60%的磷酸和9%褐煤质量的硫酸添加剂溶液,在80℃浸渍14h,400~430℃炭活化2min即可使褐煤完全活化,得到的活性炭碘吸附值大于800mg/g,产率高于45%。  相似文献   

5.
<正>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希腊、印度、澳大利亚和许多东方国家集团开采褐煤和剥离矿岩主要使用斗轮式挖掘机。挖掘后待装的矿岩是用胶带输送机运往矸石堆或发电厂。尤其是中生代褐煤常常是被坚硬的沉积物强烈地压实;褐煤可能像含有大块矿岩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二。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山西和陕西等西北地区,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特点,按煤类来看,我国煤炭种类齐全,从低变质的褐煤到高变质的无烟煤都,其中烟煤占比最大达到75%,褐煤和无烟煤所占比例分别为12%和13%,虽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优质煤炭资源短缺,而低阶煤资源丰富,随着东部煤炭资源的开发和优质煤炭的利用,中国对褐煤的开发利用将愈加重视,而蒙东区是褐煤的主要分布区及生产地,褐煤资源储量较大,但其开发利用面临一系列问题,内蒙古的产煤量虽然是全国第一,但内蒙本地耗煤量很少,主要是输出到其他地区,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煤炭以及低阶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着重对内蒙古褐煤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的研究,采用STOW分析法,通过对蒙东区褐煤清洁利用所面对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得出蒙东区褐煤清洁利用发展外部机遇好、内部煤炭资源优势明显,在现有条件基础下,充分发挥本地褐煤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要注重对优秀领域人才的引进。  相似文献   

7.
昭通褐煤的用途及其加工利用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少康 《中国煤炭》2006,32(12):47-49,57
分析了云南昭通褐煤的煤质特性及可选性,阐述了昭通褐煤用作动力发电燃料、选气原料、气化原料和腐植酸的优缺点。提出了选择分选加工方案的原则,据此提出了一种分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我国褐煤的综合利用途径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褐煤占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的17%,所以发展褐煤综合利用技术和优化利用方法,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产业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褐煤传统的利用方法与新方法做了简单回顾,并对未来我国褐煤利用途径提出新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褐煤井工开采的采煤方法一直是一个难题,本针对吕合煤田观音坝矿井的煤层赋存及开采情况,提出相应的几种采煤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以供设计或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褐煤地区发展煤化工产业的优势,探讨了建立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的煤化工多级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重要性,提出了褐煤地区煤炭企业应改变经济增长过分依靠煤炭开采状况,充分延伸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附加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