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桦(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援)。曾卫(国家外专局加拿大籍外国专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和叶四安(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美CALLISON建筑设计公司高级建筑师)都是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七七级、七八级学生,二十多年后再次相会,  相似文献   

2.
孙苏 《重庆建筑》2013,(12):55-56
11月14日是重庆建筑界的一个重要日子。刘家琨、汤桦、冯越强、华林、钟纪刚等著名建筑师,回到母校,齐聚重庆大学城规学院,围绕”城市·建筑·人”这一主题,与后辈学子分享了他们成为建筑师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3.
正饶小军:我们从99年(指1999年由贝森集团在成都举办的中国首届"中青年建筑师论坛")那一次"拷问"(汤桦等人把每次抱着挖出八卦内幕目的的谈话都称之为拷问)开始说,这样比较好玩。刘家琨:再之前不用说了?我们三个(汤桦、刘家琨、杨鹰)同房啊!而且汤桦和杨鹰还是上下铺。汤桦:学校这段时期可以追溯一下。同房四年,同床异梦。饶小军:同床同梦……想着同一个女孩儿。刘家琨:那有可能。  相似文献   

4.
刘延川 《建筑创作》2009,(10):176-178
我一直不喜欢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说”建筑师就是妓女”.也有可能是说“我就是妓女.业主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因为对他反感.所以也懒得去查这句话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怎么说的。在波士顿和纽约路过他设计的房子.  相似文献   

5.
从形态学看建筑师与大众的审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闽 《时代建筑》1999,(4):56-58
为什么老百姓喜欢的建筑,建筑师偏偏那么不喜欢?老百姓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建筑的“形态”?某次课堂讨论中,先生偶然提及南京路上的新世界商厦,他问我们对这座建筑有何评价。我们一致摇头表示否定。然而先生笑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据他调查,几乎听有的建筑师都不喜欢这座建筑(主要针对它的形态);但是,它却深受老百姓的宠爱。许多人把它作为南京路上的一个标志物,也就是凯文·林奇所提出的城市中的“地标”(Landmark)。这说明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它是一座非常醒目、漂亮的建筑。“南京路新世界商厦建筑造型得益于上海…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设计》2017,(6):193-204
饶小军:我们从99年(指1999年由贝森集团在成都举办的中国首届“中青年建筑师论坛”)那一次“拷问”(汤桦等人把每次抱着挖出八卦内幕目的的谈话都称之为拷问)开始说,这样比较好玩. 刘家琨:再之前不用说了?我们三个(汤桦、刘家琨、杨鹰)同房啊!而且汤桦和杨鹰还是上下铺. 汤桦:学校这段时期可以追溯一下.同房四年,同床异梦. 饶小军:同床同梦……想着同一个女孩儿. 刘家琨:那有可能. 汤桦:有可能,那个时候女孩儿也不多. 刘家琨:想两三下就想到同一个了. 饶小军:你们在重建工(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那个时候要住校吗? 汤桦:必须住校嘛,不然没有地方住,我们不是重庆本地的学生. 杨鹰:家琨、汤桦、我还有胡翌都是成都的,我们几个玩得很铁,自己叫“四人帮”.饶小军:前几天,我参与了为汪坦先生塑像揭幕的仪式,有一个小型学术活动.我做了一个题目叫《实验与批评:80年代建筑学人精神反思录》的演讲,讲一讲我们那一代在学校读书时的状态.那时候书很少,有也是那种从台湾引进的书,而且还唱着崔健的《一无所有》,那是一个集体主义的时代.在价值观上,我们那一代人受到了上一代精英意识或者英雄主义的影响.而我们后面这一代,则是新的想法.恰恰是这么一个状态,构成了77、78级以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禾木 《上海住宅》2006,(4):82-85
采访魏敦山先生是很轻松愉快的。因为他喜欢很健朗地笑。他的笑很有感染力,如春天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温暖人心。那天,他穿了件绿色的运动服,笑容满面,精神抖擞。他热爱生活,兴趣广泛,他喜欢戏剧艺术、脸谱色彩、服饰纹样.民间工艺,他还喜欢绘画、摄影、音乐、旅游和观看体育竞技活动等。他说,是生活给了他创作的源泉,给了他建筑设计的灵感。 魏敦山,1933年5月30日出生,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他在体育建筑设计方面独具匠心,主持参加了上海跳水池、上海游泳馆、上海体育馆.上海八万人体育馆、上海虹口体育馆以及汕头游泳馆、云南红塔体育中心等的设计研究。同时在大型剧场、宾馆、会议中心的设计中也造诣颇深,如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毛里塔尼亚国际会议中心等。其中数十项分获国家及省.部优秀设计奖和科技进步奖;一项得到埃及总统亲自签署和授予的“一级军事勋章”奖励;二项作品载入英国“世界建筑史”史册。1994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7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和”上海市建设功臣”称号。1999年获国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获国家建筑最高荣誉“梁思成建筑奖”。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形式,在当代的城市中可谓是满坑满谷地存在着,纯粹的形式,应该有其表面之下的深刻与严肃。对于抽象语言的觉醒,汤桦可谓是同代建筑师中的第一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为场地创造最适宜的形式,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场地、材料、技术、细部以及形式发出的挑战。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原深圳市汤桦建筑师事务所和深圳市汤桦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最初成立于2002年,自成立以来,完成近400个项目的设计并多次荣获国内外  相似文献   

9.
正主设计师简介汤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委员会委员,《A+D》编委、《建筑师》杂志编委,深圳市汤桦建筑师事务所总建筑师。曾主持多项重大工程,荣获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2003年接受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的专访,2012年获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名建筑师"。  相似文献   

10.
山城对谈     
<正>2017年2月,《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在重庆组织了汤桦项目的踏勘活动以及研讨会,邀请各位建筑师及建筑评论家对汤桦的作品进行现场踏勘,以期集各方家之言,从不同视角对汤桦近40年的建筑实践展开论述。此次研讨会为本期6月刊汤桦专辑以及筹备中的重庆专辑提供了前提与契机。对谈中,各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将汤桦的个人实践经历放到1976年以来的社会、经济以及学科的大背景中去观察并加以注解,所谈内容便为本期汤桦专辑的铺展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