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喷气织机四连杆打纬机构随着转速的不断提高会引起的强烈振动和噪音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打纬机构及墙板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四连杆打纬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基于有限元法分析四连杆打纬力对织机墙板振动的影响,建立打纬机构的曲柄旋转角度与打纬力、织机墙板最大振动应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确定织机墙板上最大振动以及最大应力产生的位置。结果表明,墙板发生共振的频率约为44?5 Hz,与喷气织机主振频率非常接近,墙板的最大振动主要集中在打纬机构附近,而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墙板中部和下部,并非墙板的最大振动处。  相似文献   

2.
基于有限元法的缓冲材料缓冲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质量、不同厚度条件下,发泡聚乙烯的最大加速度-静应力及缓冲系数变化情况,基于有限元法对EPE的缓冲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静应力的增加,即随着质量块质量的增加,最大加速度与静应力并不成正比,而是先减小后增加;随着缓冲材料厚度的增加,最大加速度与厚度也不成正比,厚度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够改善缓冲材料的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虑了结构失效准则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以及采用MonteCarlo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时,最大应力单元具有跳动性的特点,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了模糊最大应力集和模糊最小失效集的概念,并考虑多个应力较大单元对结构失效的影响及各单元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计算结构系统模糊可靠度的权函数综合表达式,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模糊可靠性分析方法。运用此方法对油田套管头结构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其结果对油田生产实践及套管头结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曲轴是织机的主要机件,速度高,负载大,一般运转三年左右,轴颈基本磨损,两头键槽已经损坏。因此,要结合大平车更换新轴或修理。通常买一根新曲轴要90元左右,而修理一根曲轴只需30~40元,所以,一般都采用修理。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修理方法是割去两端轴头,调换新轴头。其修理流程是: 割去两端轴头(?)打中心孔(?)新轴头下料(?)打中心孔(?)与曲轴对准焊接(?)校直(?)车削(?)铣槽。  相似文献   

5.
超细层压自磨机是一种新型磨粉机械.文章基于梁理论建立超细层压自磨机磨筒的刚度模型,按照过速工况确定了最大载荷,并以此计算且分析了超细层压自磨机的刚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磨筒的最大挠度变形在中点处,但是料筒段的相对变形较小,而左右轴颈处虽然不是最大挠度变形部位,但是相对变形较大;磨筒的最大转角变形在靠近两端点处,并且在轴颈和料筒接界的部位产生转角突变;料筒段的转角变形较小,最大应力发生在轴颈和料筒接界的部位,但是最大应力的值远低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根据刚度分析的结果,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磨筒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减重36.3%.  相似文献   

6.
针对曲肘式注塑机短连杆与十字头轴孔配合接触部分容易发生疲劳失效状况,以短连杆与十字头轴孔配合接触对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法通过等效简化建立有限元接触模型。充分考虑轴孔配合表面接触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方法,数值计算并分析了不同作用力、不同摩擦系数下接触面的接触状态。结果表明,轴孔配合在轴受作用力变形后,接触面出现应力集中,接触应力与摩擦应力由轴外侧往内侧逐渐递增,为分析轴孔配合接触失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速经编机中采用曲轴连杆技术可避免偏心连杆传动所带来的问题,包括转动惯量大、运动加速度大、运动元件受力不均衡、使用中震动大以及因摩擦生热导致的功率损失大等。阐述了曲轴连杆技术所应具备的两个要素:既要有按成圈配合完成曲轴传动曲线拟合,又要有完整的工艺控制过程。对3种国产经编机的转速与消耗功率方面进行比较,得出采用曲轴连杆技术的经编机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技术问答     
《丝绸》1984,(3)
问丝绒织机为什么要用积极式定量送经机构? 答目前我国织造丝绒的织机,有日产的北陆式丝绒机和苏州二纺机生产的GD—79型丝绒机,以及K72丝织机和铁木丝织机改装的丝绒织机,绒经送经机构,有两种形式:积极式定量送经机构和弹簧盘不定量送经机构。定量送经机构实际上是积极连续式定量送经机构,如图1所示,它通过曲轴上的二头蜗杆Z_1,使蜗轮Z_2转动,通过万向连杆,用第二对蜗杆Z_3与蜗轮Z_4转动,从而使主动送经辊随着曲轴转动而连续送出绒经(主动送经辊6与压辊3夹着绒经转动送经)。  相似文献   

9.
连杆小端衬套活塞销强度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连杆小端-衬套-活塞销三体配合的模型,针对连杆小端-衬套-活塞销在气体爆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及相关因素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在最大爆发压力下衬套的最大等效应力处;在相同爆发压力下,衬套宽度,比压与衬套最大等效应力的关系;活塞销与衬套的配合间隙与最大等效应力的关系;在相同结构下,比压与最大等效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复数矢量解析法对GN721挠性剑杆织机的六连杆打纬机构进行精确的运动分析,作出了筘座脚的运动线图。并与1511M型织机的四连杆打纬机构相比较,六连杆打纬机构可以允许引纬器有较多的时间通过梭口。因此,在老机改造和新机设计时都可采用六连杆打纬机构。  相似文献   

11.
杨步铎  沈守明 《丝绸》1990,(2):35-37
介绍了织机曲轴的断裂形态、原因,提出延长曲轴寿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双螺杆磨浆机传动系统主轴系统且计算出系统所受载荷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完成传动系统主轴零部件静态有限元应力和应变分析,得到主轴零件在受载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图,并对各种支撑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合理的径向轴承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曲柄摇杆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曲柄摇杆机构按最小传动角最大和尺寸最小的优化设计,该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型剑杆织机筘座支座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限元方法在剑杆织机开发中的应用。选择新型剑杆枳机关键零件筘座支座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筘座支座的应力和应变。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各主要参数的变化范围,经过优化分析得到各个参数的最优值。最后将优化的结果反馈给产品设计系统完成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上悬式离心机主轴经常因断裂导致的机器故障问题,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主轴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轴因集中应力过高造成疲劳损坏。根据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改进与校核。改进后的结构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提高了主轴的力学性能;同时分析所得数据可为设备的升级和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军  陶伟 《纺织器材》2011,38(5):11-14
用Solidworks软件中的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冲齿机的主轴进行了静刚度分析和模态分析,给出了与实际加工条件相适应的主轴约束和载荷分布,得出主轴应力分布、变形、主轴刚度情况及5阶振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主轴径向最大变形为9.893μm,主轴径向刚度Kr为54.7 N/μm;主轴一阶振动时的临界转速为2...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滑块机构中增加一个带凸轮槽的可改变曲柄长度的装置,从而实现了滑块在工作行程中的匀速运动。使用复数矢量法和动态静力学理论对该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解析。采用SolidWorks软件的Motion模块对变长度曲柄滑块机构进行建模仿真和运动分析,获得机构的运动特性曲线和动力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变长度曲柄滑块机构中滑块实现匀速运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The beat‐up proces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andmade carpet. Since all weaving processes of the handmade carpet are performed by the weaver, the production speed may be increas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eaver may be improved by designing a suitable beat‐up mechanism. In this article, a crank‐rocker type of four‐bar mechanism has been studied for the handmade carpet loom beat‐up mechanism. First,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beat‐up mechanism 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statement. Later, a four‐bar crank‐rocker‐type mechanism was generated and developed from a slider‐crank‐type mechanism. Here, the dimensional synthesis of the mechanism was made as a solution to the slider‐crank‐type mechanism. Many alternative mechanisms were generated as a result of the dimensional synthesis. The slider‐crank‐type mechanisms were then translated into the crank‐rocker‐type mechanisms. These mechanisms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some mechanical criteria and the most suitable one was selected. Finally, a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e beat‐up mechanism was perfor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