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 cm土体10个土层中土壤比表面的剖面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比表面差异显著,除林地0~5 cm表层外,4种土地利用方式在80 cm以内深度的土层中土壤比表面随剖面深度增加呈渐次增大的趋势,说明林地表层高有机碳积累对土壤比表面增加可能产生了重要影响。150 cm深度土壤比表面平均值为林地>玉米地>撂荒地>水稻田。土壤比表面与土壤风干含水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林地中土壤比表面与风干含水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0.911、0.943、0.953(n=30,P<0.001);与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7、0.978、0.673、0.780(n=30,P<0.001)。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比表面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pH、硫、磷之间的关系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比表面可作为指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可行的土壤物理学指标,测定不同土壤的比表面可以基本反映出土壤交换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宁夏灌区和旱区30块农田分别采集了0~120 cm深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了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析了土壤磷素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在0~120 cm深土壤剖面中的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灌区土壤显著高于旱区土壤,在剖面点之间和土壤层次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在土层间还存在着正相关。其变异系数总体上是旱区土壤大于灌区土壤,速效磷大于全磷。从地区来看,旱区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的变异系数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灌区土壤全磷量的变异系数在剖面层次之间差别不大,而速效磷的变异系数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在0~120 cm深土壤剖面中,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累积量灌区较旱区分别高出26.8%和65.0%,在土类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Geoprobe对土壤剖面取样,分析并计算了0~20.4m土层硝态氮的累积量,研究表明,施肥量的上升和地下水埋深的下降,使得多余的氮肥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储在土壤剖面中,在传统的施肥制度下,0~20.4m剖面总累积的硝态氮量为1769kg hm-2,自地表至下,土壤硝态氮的分布存在三个累积层,分别为0~5.4m,7.2~12m,14.7~18.4m;而且三个层次累积的硝态氮量随深度呈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控制试验对配制的具有不同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土壤样本进行介电特征量测和分析,同时结合Stogryn盐水介电模型和土壤溶液离子浓度、电导率、含水量和含盐量等参数对介电常数虚部的影响,将饱和度这个关键参量引入盐渍土介电模型中,提高盐渍土介电模型模拟精度。结果表明:①当土壤体积含水量较低时,土壤含盐量对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未产生明显的作用。当土壤体积含水量较高时,介电常数实部则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介电常数虚部以增加态势为主;②修正后的盐渍土介电模型可以较好地刻画介电常数变化特征。此外,将修正后的模型在白银采样点进行验证,同样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盐渍土介电模型对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土壤剖面不同深度水分的同时测量,研制了一种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对传感器节点部分的电路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具有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此电路的传感器,输出电压随着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与烘干法所测得的土壤水分实际值相比,传感器的最大绝对测量误差为-5.10%;传感器用于土壤剖面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测量,水分梯度变化明显,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深刻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交换性离子的影响,本文对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 cm剖面中土壤交换性钾、钠、交换性盐基总昔的剖面分布及交换性钾钠比值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和撂荒地各土层交换性K含量及土体中交换性K储量具有高于水稻田和玉米地的趋势;水稻田和撂荒地0~20 cm各土层的交换性Na含量显著高于林地和玉米地;林地0~150 cm深度土壤交换性Na储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利用方式(P<0.05);0~150 cm深度内土壤交换性盐基总储昔大小依次为林地、玉米地、撂荒地、水稻田;水稻田剖面土壤交换性K/Na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则是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管理和植物自身的特性在土壤剖面中交换性离子的构成以及土壤交换性盐基库的重建等方面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土壤剖面不同深度的水分测量,基于高频电容原理,研制了一种能够自动、连续监测土壤剖面动态含水量的水分传感器。通过实验,建立了传感器数学标定模型,并对传感器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通过对比分析土壤水分实际值与传感器测量值,结果表明:传感器最大绝对误差为-5.10%。传感器测量水分梯度变化明显,可用于土壤剖面不同深度水分的测量,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可应用于农林业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了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窝赛乡原生嵩草草甸、严重退化草地及人工草地三类植被土壤中各种氨基酸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1)三种类型土壤中都检测出19种常见氨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甘氨酸、氨基丁酸、脯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胱氨酸、组氨酸、鸟氨酸、赖氨酸、酪氨酸;(2)测定结果表明原生嵩草草甸土壤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人工恢复重建草地和严重退化土壤氨基酸,而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原生高寒草地的土壤(6316.28μgg-1)严重退化草地土壤(2977.10μgg-1)人工恢复重建草地土壤(2975.90μgg-1)。(3)原生高寒草地土壤氨基酸总体呈现下降趋势:5月氨基酸含量最高,随后6月7月的显著下降,8月稍微有所回升,9月氨基酸含量到达最低;严重退化草地土壤与人工恢复重建草地土壤氨基酸含量季节变化相似,氨基酸总量在6月份到达最高点,随后7月8月显著下降,9月份稍微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9.
漫川漫岗黑土区作物根层土壤含水量受植被覆盖、地形、土壤温度、降雨等多因素的影响,是农业生产和农田管理的关键要素。以友谊农场两个不同坡度的典型耕地地块(平耕地与等高种植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8遥感数据结合气象数据等驱动SEBAL(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gorithm for Land)模型估算根层土壤含水量,利用地面实测数据对估算结果展开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根层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SEBAL模型估算的根层土壤含水量6月27日决定系数R2为0.85,7月13日决定系数R2为0.68,且7月13日根层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6月27日;平耕地6月27日决定系数R2为0.65,7月13日为0.84;等高种植坡耕地6月27日决定系数为0.64,7月13日为0.50。(2)地块不同导致作物根层土壤含水量影响因素也不同,平耕地主要影响因素为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壤温度;等高种植坡耕地为高程和土壤温度。使用SEBAL模型可以较为快速准确地估算根层土壤含水量,研究结果对于黑土区耕地的水分管理、农业灌溉及水分运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调节陆地碳循环过程和气候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冬季降雪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加强冬季降雪与植被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利用1982~2013年GIMMS NDVI数据,基于趋势分析研究了北疆4~10月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WRF模拟冬季降雪数据,采用基于栅格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各月NDVI对冬季降雪的响应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大小的差异。结果表明:(1)北疆地区4~10月NDVI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区域主要位于农田地区和高海拔草地,但准噶尔盆地中东部地区呈减少趋势;(2)区域内冬季降雪基本呈环状分布,中部少、四周高,冬季降雪呈增加趋势;(3)冬季降雪与5、6月NDVI显著正相关的面积最大,且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荒漠生态系统;(4)冬季降雪对整个研究区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NDVI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性,对4~10月NDVI的影响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对6月NDVI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Users’ desire to view additional content while watching TV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optimal way to show supplementary content and evaluates the types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that should be provided. We conduct two 2 (single screen vs. second screen) × 2 (providing additional content with congruent goals vs. incongruent goals) between-subjects design experiments, one with news information (utilitarian content) and the other with soft drama programming (hedonic cont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iewing supplemental content with related information on a different screen strengthens user perceptions of both news and drama.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second-screen viewing and the goals of additional content differed across the main types of TV conte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relevant to both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who seek way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econd-screen usage.  相似文献   

12.
13.
Modeling Content for Semantic-Level Querying of Multimed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ny semantic content-based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modeling video and audio in order to enable information retrieval based on semantic content. The level of querying of the media depends upon the semantic aspects modeled.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mantic content-based model for semantic-level querying that makes full use of the explicit media structure, objects,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jects, events and actions involving objects, temp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vents and actions,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syntactic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嵌入式TCP/IP协议在ARM上的实现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琼 《微计算机应用》2005,26(6):755-756
介绍了嵌入式TCP/IP协议LWIP,实现了该嵌入式TCP/IP协议栈在ARM7TDMI上的移植,展望了其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利用美国产ASD地物光谱仪,获取新疆北部地区棉花冠层关键生育时期的高光谱数据,采用红边积分面积变量估测棉花冠层叶片的全氮含量,对反射光谱进行一阶微分,应用一阶微分光谱数据,衍生出基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以红边积分面积(SDr)为自变量,冠层全氮(TN)含量为因变量,做相关分析与处理,构建新陆早6号红边积分面积与冠层叶片TN含量的相关数学模型。研究在不同水处理条件下,对棉花冠层单叶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全氮含量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TN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8723,n=39),叶绿素含量能有效的估计棉花单叶TN含量;红边积分面积变量与冠层TN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是0.7394(n=40),利用构建的相关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估测棉花两个品种新陆早6号与8号冠层叶片的全氮含量,RMSE分别为0.3859和0.4272。研究认为红边积分面积变量具有预测棉花冠层全氮含量的应用潜力,研究得出利用3边面积变量构造的数学模型对反演作物冠层TN含量有较高应用价值。研究认为,红边位移现象结合红边幅度的变化的研究,用于诊断棉花水分胁迫也是可行的,关键是建立相应合理的诊断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证明:①随着棉花的生长发育,叶片的生理生化参数发生变化,冠层的生理生化参数随之发生变化;②.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的全氮含量相关性显著(R=0.8723,n=38),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估测叶片中全氮的含量;③由一阶微分光谱衍生出基于光谱“红边”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使我们认识到“红边”的变幅、形状和面积包含了各个波段的信息,这些波段综合产生的变量所构造的模型,为棉花氮素营养参数的估计提供了预测能力;④如果棉花叶绿素含量高,说明水分充足、氮代谢旺盛,植株处于生长旺盛时期,红边向蓝光方向发生了位移。利用红边位移现象结合红边幅度的变化的研究,用于诊断棉花水分胁迫也是可行的,关键是建立相应合理的诊断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页形式日趋多变。短正文网页日益增多,传统的网页正文自动化抽取方式对短正文网页抽取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单记录(新闻、博客等)、短正文网页的正文自动化抽取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利用短正文网页分类算法对网页进行分类,然后针对短正文网页,使用基于页面深度以及文本密度的正文抽取算法抽取正文。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及手段、成绩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教学。  相似文献   

18.
对网络信息内容审计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网络信息内容审计系统的模型,并从特征选择、权重调整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将SVM算法应用于网络信息内容识别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SVM的网络信息内容审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敏感内容进行正确识别,查全率和查准率分别达到95.06%和85.47%,解决了人工选择关键词的困难,并且满足监控需求。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中英文网站开发采用两套代码两个数据库或者一套代码两套资源文件的开发模式,在软硬件开销、代码与信息分离和系统的维护性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把页面设计与数据库设计结合起来,利用编程技术,用一套代码一个数据库实现中英文双语网站的开发,以提高开发及维护效率,降低软件成本。  相似文献   

20.
汪漪  刘斌 《软件学报》2016,27(S2):234-242
内容中心网络通过路由器缓存内容来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为防止被污染的数据在网络中扩散,路由器需要对进入网络的内容进行验证.原始的验证机制需要对内容的数字签名进行非对称密钥解密操作,导致内容验证速度不能满足高速路由器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着色的快速内容验证机制,以减少内容验证的计算复杂度,加快内容的检测速度.该机制通过对第1次进入网络的正确内容进行着色操作以保证其正确性.被着色的内容再次进入网络时,路由器可以通过着色信息来快速验证内容的正确性,从而提高路由器的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