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钽铌新材料与高新技术发展的关系。对钽铌材料在相关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钽铌新材料发展趋势。针对本省钽铌资源在国内所处的优势地位,以及本省钽铌工业的现状及差距,提出了加速本省钽铌工业发展的思路、钽铌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新材料技术发展的具体内容以及加快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属通报》2012,(24):27-27
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包括新材料等共7个重点发展的领域,而新材料产业将“重点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6月27—29日,由上海市新材料协会、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05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办,200余位新材料产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相关人士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7月5日公布了《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15年,完成200项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立项并启动300项新材料标准研制,开展50项重点标准预研究,争取覆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400个重点新材料产品,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体系。《计划》提出要加大重点新材料领域标准制修订力度,包括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前沿新材料等。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国铝及铝合金材料产业发展战略(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安 《铝加工》2005,(5):1-5,17
介绍了国内外的铝资源以及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铝合金铸造与加工材料的发展应用现状,着重讨论了铝合金新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发展,对国内外的差距和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我国铝及铝合金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持续发展我国铝及铝合金材料产业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稀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宏  李才生 《江西冶金》1997,17(5):96-99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又是稀土生产大国,随着稀土金同冶炼技术的发展,各种稀土产品相继生产,稀土应用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已渗入到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电子技术、农业、医疗等各个领域,在高技术新材料上,如磁性材料、萤光材料、贮氢材料等,稀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1996年国内稀土应用达14530t,备领域构成的消费比例,冶金工业占34.1%,石油化工占24.l%,玻璃陶瓷占9.6%,新材料占11.0%,其他行业(农业、轻纺等)占21.2%。1#土在钢铁及合全中的应用在冶金工业中,稀土被称为金属材料的“维生素”,其特点是加…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定位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材料产业也备受关注。科技部在《新材料及新材料产业界定标准(2004年)》中将新材料界定为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高技术发展需要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的功能的材料。《中国新材料产品与技术指导目录》将新材料产品分  相似文献   

8.
新余市新材料领域科技发展现状及其中长期发展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理  黎彦希 《江西冶金》2007,27(4):32-35
简要介绍了材料工业在新余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并指出新材料产业异军突起,势头诱人.并对新余市中长期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前景、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看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对新余市材料工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2月20日,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幕。大会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新材料在线和江苏省产业研究院承办。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炳波,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  相似文献   

10.
《四川有色金属》2009,(4):F0004-F0004
四川省是我国锂资源大省,拥有国内最大的锂矿资源,在锂资源开发、深化加工,提升锂资源利用率等领域有极大的发展前景。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我省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实际需要,我院于2009年组建成立了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锂材料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有色金属新材料在湖南新材料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又是有色金属行业的薄弱环节之一。通过分析国外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形势和湖南省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战略发展思路、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钢铁研究学报》2021,33(10):997-1002
关键基础材料是支撑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系统阐述了国内关键基础材料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关键基础材料、特别新材料的发展和进步,对上下游产业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贡献。指出未来中国在关键基础材料上要围绕精品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大力度突破技术瓶颈。最后从政策支持、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对关键基础材料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新药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领域需求旺盛的带动下,2011年锂产业得到平稳较快发展,除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基础锂盐产品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外,金属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都呈现出双位数的增长,电池正极材料出口量的增速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目前,锂产品深加工产业正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发展初期,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企业必须做好产品结构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以及传统材料成分、工艺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具有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是工业产品质量升级换代的保证和产业技术创新的前提,同时也是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在航空航天、信息通讯、高端制造、智能交通、新能源、新医药和数字创意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建国70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目前正处于由大向强转变的关键时期,新材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阐述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以及前沿新材料的发展现状,梳理并分析了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和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重点与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节选)(国发[2010]32号)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包括新材料等共7个重点发展的领域,而新材料产业将"重点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宏观·相关     
政策法规经济研判财经数据相关行业……工信部力推六大新材料领域标准化日前,工信部出台《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完成200项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立项并启动300项新材料标准研制,开展50项重点标准预研究,争取覆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400个重点新材料产品,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体系。力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新能源发展将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中。 新材料新材料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所以,中国提出下一步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  相似文献   

18.
干勇 《钢铁研究学报》2021,33(10):997-565
摘要:关键基础材料是支撑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系统阐述了国内关键基础材料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关键基础材料、特别新材料的发展和进步,对上下游产业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贡献。指出未来中国在关键基础材料上要围绕精品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大力度突破技术瓶颈。最后从政策支持、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对关键基础材料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属通报》2012,(24):40-42
为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于2012年2月发布。  相似文献   

20.
锂产业快速发展 锂标准不断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产品品种门类众多,其主要产品碳酸锂、氢氧化锂、金属锂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池、玻璃和陶瓷、原子能、航空航天、焊接等工业领域。近几年,锂在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发展很快,极大地促进了锂产业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锂产业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