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筑》2016,(8)
正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塔高67米,五层六檐。报恩寺塔又称北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报恩寺内,塔高9层,76米,砖身木檐,号称"吴中第一古刹",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
筑龙 《重庆建筑》2009,8(7):51-52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消息报道,国家文物局向全国文物界和工程技术界专家征应县木塔的保护维修方案,一时应县本塔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山西应县木塔学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代,公元1056年,为八角形楼阁式木塔,全部由木材以榫卯形咬合搭建而成,总高度为67.3m,相当于20层楼房的高度,是当今世界最为古老高大的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说的是中国历史上留存后世的三件古建精品。应州塔,即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精品,而且把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艺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屹立世间近千年的应县木塔,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座保护完好的全木结构的佛塔。应县木塔建成于中国辽代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至今已有950多年。这座木塔位于山西省北部,为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全木结构塔式建筑,1961年成为首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宝贝文物居然是梁思成从一首民谣中“找到”的。  相似文献   

6.
<正>应县木塔是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简称,外观五层六檐,主体结构实为九层(彩插图1)。其中,夹在相邻明层之间的四个结构层为平坐层(也称"暗层"),是一个中空的双层环状结构;其余五层为明层,每层均供奉佛像。每个结构层又都是由柱框层与铺作层组成的(图1),铺作层的构造对维持应县木塔整体  相似文献   

7.
应县木塔创建于1056年(辽清宁二年),平面柱网的基本构成是八边形;在12世纪初成书的《营造法式》中记载有"八棱"做法。那么应县木塔在设计和建造时是否基于这样的手法?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在此前的研究中作者通过对38组应县木塔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认为该塔当初并非以前述八棱法为基础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该文就这一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在批判了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应县木塔最初就是基于准确的正八边形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并借鉴日本文献对当年的操作方式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在我国建筑史上有重要位置,而且历经千年而完好保存至今,备受史学界和建筑界的关注。塔在古代中国占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地位,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浮图”是佛教印度梵文,译成中文称“塔婆”,简称“塔”,广为流传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就是教育人们多行善事。在“浮图”遍地的三晋大地,古塔的存在,给这块黄土地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山西应县也因木塔而闻名于世。在对几处山西的古建筑游览之后,我们迫不及待地赶往应县,一睹“木塔”的风采,感受三晋名塔所…  相似文献   

9.
应县木塔普柏枋和梁栿节点残损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县木塔式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高67.31m,是世界上现存木结构古建筑中具有如此规模和历史的文物建筑孤例。 应县木塔本体是将1~2层的殿堂结构依次叠合而成,67.31m的高度使木塔自重大大增加,致使构架及构造节点压缩下沉,总值近860mm,其中普柏枋节点处的压缩总量达到281mm。应县木塔第1次大规模修缮距木塔建成仅137年,其原因即为普柏枋端头压碎和柱头劈裂。  相似文献   

10.
应县木塔各层皆设有塑像,目前仍存 26 尊,整座木塔仿佛一座沿垂直方向层层垒叠的立体佛寺。木塔的室内空间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乃是为各层塑像“量身定做”。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应县木塔的建筑和各层塑像 (包括首层壁画)进行测绘,结合对测绘图的几何作图与实测数据分析,发现并指出: 第一,应县木塔各层的室内空间与塑像群之间,有着极其清晰的构图比例,尤其体现在各层层高与佛像高度的比例关系上。 第二,木塔每层塑像群内部,各像之间也存在清楚明了的比例关系。 第三,全塔 26 尊塑像几乎每一尊塑像自身也有着十分经典的构图比例,并且按照不同类型有着明晰的规律。 第四,木塔三、五层佛像通高之和,二、四层佛像通高之和,与首层大佛通高呈 3∶4∶5(即“勾三股四弦五”)比例关系,并与各层像设布置所反映的佛教教义、仪轨契合。第五,木塔首层大佛通高不仅是各层佛像通高的模度,也是木塔建筑的模度之一,等于木塔总高(不含台基) 的 1/6。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总结出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中运用最多的几种经典比例,包括 、3∶2、5∶3(或 8∶5)以及9∶5,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周髀算经》《营造法式》等古代文献所载“圆方图”“方圆图” 等所反映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周易》中的“参天两地而倚数”“九五之尊”等观念;并且很可能与佛教密宗的 “曼荼罗”图式、西方的“黄金分割比”等有所关联,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古建筑有很多难解之谜 ,特别是在抗灾性能上令现代科学家叹为观止。天津蓟县有一座独乐寺 ,创建于唐 ,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 ,其中的观音阁柱子是一截一截叠起来的。清康熙年间曾发生一次8级地震。1976年又发生唐山大地震。这两次地震使震区及其附近地区许多建筑毁于一旦 ,而这座观音阁却安然无恙。浙江宁波市洪塘镇北的保国寺 ,建于东汉 ,历经千年风雨 ,经受多次台风袭击和地震考验 ,迄今岿然不动。更为奇妙的是 ,它不为虫蛀 ,不为鸟宿 ,连苍蝇、蜘蛛都不光顾 ,实为古代建筑的珍品。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即应县木塔…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在我国建筑史上有重要位置.而且历经千年而完好保存至今,备受史学界和建筑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位于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塔。木塔上的众多牌匾因具有独特的本体特征,并与木塔形成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而被广泛关注。本文对释迦塔牌匾的本体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运用现代建筑的视觉分析方法,归纳古代工匠在木塔设计、悬挂牌匾时的尺度考量和传统工艺模式。为今后木塔牌匾的保护修缮工作以及其他古建筑牌匾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县木塔维修加固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 ) ,是我国乃至世界仅存的高层木结构楼阁。历经沧桑之后 ,它以 94 5岁的高龄步入了新世纪。然而 ,被解体的命运 ,正步步向它逼近。解体 ,即古代建筑修缮术语的落架。应县木塔必须抓紧大修 ,各界并无异议。但如何大修 ,却很自然地分成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全木结构佛塔。2008年9月5日,是应县木塔建成952周年。历经近千年的风雨雷电和多次地震、战火,为何一个木结构建筑至今屹立不倒?  相似文献   

16.
高层古建筑木结构--应县木塔现状结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位于山西省应县、建于公元 10 5 6年、高度为 65 86m的应县木塔 ,由于材料受化学、物理、生物等的侵蚀 ,结构受地震、大风、竖向载荷及人为损坏等 ,面临修缮与加固。对其结构的详细评价成为修缮加固的基础。(1)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木塔构件及整体变形 ,对残损严重的二层平坐层变形进行了详细讨论。 (2 )以变形、残损和构件承载能力为依据对各类构件进行了可靠性等级划分 ,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构件和整体的残损状态。 (3 )根据应县木塔 1 10模型拟动力试验结果 ,得到结构非线性恢复力曲线 ,利用能量等效原则分析了木塔弹塑性地震反应 ,划分并标定了木结构地震损坏等级和参数 ,评价了木塔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位于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塔。木塔上的众多牌匾因具有独特的本体特征,并与木塔形成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而被广泛关注。本文对释迦塔牌匾的本体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运用现代建筑的视觉分析方法,归纳古代工匠在木塔设计、悬挂牌匾时的尺度考量和传统工艺模式。为今后木塔牌匾的保护修缮工作以及其他古建筑牌匾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1年6月,国家文物系统通过电视媒体,向全国公开征求维修山西应县佛光寺释迦塔(应县木塔)的方案,这无疑是件大好事,这座历经946年历史沧桑的世界现存最高、年代最老的木结构建筑将得到有效保护。应县木塔是我古建筑的珍品,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文化、科学和历史价值。正确而  相似文献   

19.
喻皓造塔     
喻皓是北宋时期杰出的工匠,浙东人,擅长高层木结构建筑和厅堂之类的建筑.尤其是建造塔。曾任杭州“都料匠”,就是负责全面设计和施工、并作技术管理和备料工作的大工匠。根据史料记载,他负责建造了两幢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塔。一幢是在五代时(公元907~960年),在杭州梵天寺建造的木塔,当盖起两三层时,塔发生晃动,建塔者自我安慰地说:“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3)
应县木塔中的泥塑佛像形态各异,底层是一高10米的释迦像,内槽壁上有6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这些佛像和壁画都为辽代的风格,是壁画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