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解决不锈钢薄件制品的焊接,我厂对厚0.3~0.8mm直径80~600mm的各种规格的薄壁筒体进行焊接试验对比。对比1Cr18Ni9Ti不锈钢的焊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连续直流钨极氩弧焊,低频脉冲钨极氩弧焊、高频脉冲钨极氩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等。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的冶金可焊性良好,所以不锈钢薄板焊接技术的关键是防止烧穿和保证良好的焊缝成形。  相似文献   

2.
纺织机械行业大量生产化纤机械和染整机械,这类产品大都是12mm以下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结构。一般3mm以下的不锈钢板,普遍采用钨极氩弧焊,工艺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4~12mm的不锈钢板,曾经采用埋弧自动焊、熔化极氩弧焊,焊接效率也很高,但坡口准备工时长,用一次焊透、双面成形工艺时,规范控制要求高,容易产生烧穿。使用带铜垫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通过几种焊接工艺方法的对比试验,选择自动钨极氩弧焊焊接大型阀件,经过焊接工艺评定,焊制出优质的Ⅰ级焊缝。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SQA308-T不锈钢药芯焊丝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做了几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焊接效果。既节省了资金,又解决了实芯焊丝手工钨极氩弧焊背面难以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中讨论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技术,通过0Cr18Ni9(δ=3mm)手工钨极氩弧焊和电弧焊焊接之间的工艺及性能对比(均采取单面焊两面成形),介绍了薄板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的优点,为不锈铜材料焊接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焊接技术。  相似文献   

6.
钨极氩弧焊以其优异的焊接质量,成为了30CrMnSiA等材料的重要焊接工艺,在航天、航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由于热源和焊丝分别控制,施焊难度大,传统钨极氩弧焊普遍采用手工施焊,但随着企业承制产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焊接工序成为影响生产进度的瓶颈工序。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生产水平,引进了自动化钨极氩弧焊设备,并进行了大量的工艺攻关工作。以典型产品活塞杆焊接工艺为例,根据30CrMnSiA材质的焊接特性,焊接流程包含了焊前预热和焊后保温的措施;结合设备和氩弧焊自身的特点,焊接工艺通过固化活塞杆的接头尺寸,匹配焊接参数和送丝速度,选用直径为1.2mm的18CrMoSiA焊丝,实现了活塞杆的钨极氩弧焊自动化焊接。  相似文献   

7.
钨极氩弧焊在不锈钢薄板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掌握实操中的技术问题是关键所在。本文重点介绍了钨极氩弧焊的焊接工艺要领和应用技术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往SA213--TP347H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焊接时必须进行背面充氩保护以防止焊缝根部氧化烧损,现利用焊接渗透剂增加焊缝熔池渗透力和药皮焊丝自保护作用,采用小参数、小坡口背面免充氩保护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对其焊接,并对焊接接头作了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具有焊接工艺简单、焊缝根部无氧化、焊接质量可靠等优点,对简化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异常断带的手工焊接是超薄带钢连续生产中面临的难题。本文比较模拟激光焊接、微弧等离子焊接、手工钨极氩弧焊的特点,并用这三种焊接方法手工焊接薄带钢连续生产线上的厚度0·18mm的MRT4超薄带钢,对焊接接头的形貌、组织、性能作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0.
采用钨极氩弧焊对7 mm厚的高氮不锈钢板进行了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和δ-铁素体,当2%氮气加入保护气体时,焊缝强度明显提高,抗拉强度达到865 MPa,与母材(抗拉强度875 MPa)相当,且焊缝韧性也可获得提高;整个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40℃时,焊缝区的冲击吸收功为70 J,熔合线附近的冲击吸收功为55 J,热影响区的冲击吸收功为60 J。  相似文献   

11.
中等厚度以上纯铝及铝合金的焊接已较广泛地应用熔化极自动氩弧焊。此法的优点是电流密度大,电弧穿透力强,与钨极氩弧焊相比,生产效率约提高三倍以上。厚度大于6毫米的焊件,钨极氩弧焊时需预热,而熔化极氩弧焊时,即使厚度达到30毫米焊件亦不必预热,节约了预热时问及成本。随着焊件厚度的增大,生产效率可进一步提高,例如,用钨极氩弧焊法焊接25毫米厚的纯铝板时需焊8层焊缝(焊接电流360—400安培),采用熔化极自动氩弧焊法只需焊接二层(焊接电流560安培)由于熔化极自动氩弧焊的电弧热量集中,焊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薄板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品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不绣钢薄板的焊接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重点介绍了钨极氩弧焊在不锈钢薄板焊接中的优点、缺点、焊接工艺要领以及TIG焊实际操作技巧,帮助我们尽快的了解和掌握利用钨极氩弧焊对不锈钢薄板进行焊接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连续激光焊接,焊接速度可以达到50~60mm/s,相对于脉冲激光焊接,生产效率上极具优势。采用波长为1070nm的光纤激光对厚度为0.1mm的304不锈钢超薄板进行连续激光搭接焊,研究了焊接功率、焊接速度和离焦量等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焊接功率的增加会逐步增加焊缝的熔深和熔宽,当焊接功率达到160W时,焊缝在下层板的熔深陡然增大,出现了不锈钢超薄板的激光深熔焊;此外,相对于负离焦,正离焦更容易得到更深的熔深,但焊缝宽度会略有增加,采用+1mm的离焦量产生大熔深和窄焊宽,因此不锈钢超薄板激光焊接适宜采用正离焦。  相似文献   

14.
钨极氩弧焊是广泛使用的重要焊接工艺方法,它的焊接质量高,对工件的加热容易控制,通常主要用于高强钢、不锈钢、超级合金、钛以及铝和铝合金的焊接。使用钨极氩弧焊焊铝时要使用交流电源,在这种情况下,当铝工件为阴极的半周时,电弧对工件表面的清理作用可以破坏铝表面总是存在的难熔氧化膜。虽然使用直流反接时这个清理作用更加强烈,但由于钨极的过分热负荷与工件较小的熔深,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直流反接的钨极氩弧焊只是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性的分析,在几次的试验后,确定了手工钨极双面同步氩弧焊操作手法,获得了优质焊接接头,减少了焊接变形及焊缝内部缺陷,提高了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玲  周林军  李岗 《装备制造技术》2023,(6):283-285+294
针对5A06铝合金缺乏全位置焊接工艺这一问题,采用三个不同的焊接位置分别设置三组不同参数对其进行焊接,研究焊接位置对工艺参数和接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面,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方法焊接5A06铝合金,钨极直径2.5 mm,焊接速度50 mm/min,电弧电压16 V,平焊焊接电流100 A,气体流量10 L/min,立焊焊接电流90 A,气体流量9 L/min,横焊焊接电流90 A,气体流量9 L/min,三组参数能确保焊缝表面成型良好,无焊接缺陷产生;平焊、立焊和横焊焊接后焊缝金相组织由α(Al)固溶体、β相+不溶杂质相组成,由于热输入的影响,焊缝冷却速度慢,延长了焊缝中Al-Mg共晶形成的时间,焊缝组织呈现带状或条状,母材组织呈现等轴晶状,焊缝晶粒较母材粗大;焊接过程中5A06铝合金强化力学性能元素Mn和Mg受到高温电弧作用被烧损,因此三种焊接位置焊缝硬度均比母材低,因平焊时焊接电流比横焊和立焊大,平焊焊接区域Mn和Mg元素烧损比立焊和横焊大,平焊焊缝硬度比立焊和横焊低,由于电流差距较小,硬度差值小,为5A06铝合金焊接工艺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换热器管子管板封口焊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俐 《压力容器》2006,23(3):32-34
以碳钢换热管与不锈钢堆焊层的管子管板的封口焊为例,介绍了管子管板封口焊的焊接工艺制定及其产品的焊接。并通过一系列焊接工艺试验,确定采用管子内缩管板和高铬镍焊材及自动脉冲钨极氩弧焊方法,提高了管子管板的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脉冲式直流钨极氩弧焊(GTAW)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然后分别在600,700,800℃进行时效热处理,研究了时效温度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室温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后,在母材区的铁素体基体边界上以及焊缝金属中的铁素体基体上均析出了σ相,而且焊缝金属中σ相的尺寸比母材区的更大;随着时效温度升高,焊接接头的冲击功降低,接头的脆化程度增大,冲击断口表现为解理断裂;冲击功的降低与焊接接头中析出的σ相有关。  相似文献   

19.
我厂在生产自行车零件时采用脉冲氩弧焊工艺,所用设备为日本进口的YC-300TSP氩弧焊机,配用松下UA-18型水冷氩弧焊焊炬,使用φ2.4mm的钨极。 由于所焊零部件大都为φ8~30mm的薄壁管件,采用原配焊炬的喷嘴过大,尤其是在焊小直径管相贯线焊缝时,可视性较差。另外,钨极难以伸到焊缝根部,如果调大钨极外伸长又易引起气孔且增加氩  相似文献   

20.
采用脉冲钨极氩弧焊(P-TIG)对规格为?14 mm×2 mm的0Cr18Ni9钢管进行焊接,研究50%脉宽比以及不同基值电流(20~30 A)、峰值电流(40~60 A)、脉冲频率(0.3,0.5 Hz)下接头的组织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参数下接头焊缝区组织均为奥氏体+δ铁素体,但δ铁素体形态及含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