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全面推行“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教育部相关校企合作、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支持下,分析应用型本科设计类专业中校企合作的实际意义,以南通理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就校企合作创新模式、资源共享、优化格局等方面展开探讨。校企积极开拓合作形式,依托校企共建"安莱设计学院",面向地方经济、产业、人才、技术需求,开展环境设计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和服务工作,从而实现校企协同互利、资源优化、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3.
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拓展合作内容,以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专业改革,形成互利共赢、校企融合的合作机制和"校企合一、教产并举"的办学模式,实施订单培养。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笔者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本校"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总结经验和成效,认为:"校中厂,厂中校"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东莞包装印刷特色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东莞包装印刷类专业的培养现状,提出了以对接服务东莞包装印刷特色产业人才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人才共育、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东莞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有利于快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校与企业接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主要从坚持市场调研,找准人才培养方向;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思维方式上保证学校与企业的协调;以校企合作的全面资源整合为机遇,推进教学体制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毕业设计实现共赢等方面对产品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侯亮 《硅谷》2009,(16)
现代工业背景下,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校企联合办学不仅有利于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规格,而且对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形成高职办学特色等有着重要作用。实现校企联合办学需要建立通畅的合作渠道,建构"共享、双赢"的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健 《中国科技博览》2014,(45):112-11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大力实施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校计算机专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意义,然后详细分析了基于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卓越计划”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把工程师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校内学校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要根据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企业学习阶段,学生累计要有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学生由企业负责教育和管理。为此,建立“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共同评定学生成绩”的校企共管教学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钱鑫  李晓 《中国科技博览》2013,(38):381-382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新模式下,开展校企联合的交互式学生管理模式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后,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和挑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实践证明,开展校企交互式管理有利于校企双方实现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深入开展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体现的中职院校的特征,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新形式下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是以提高学生技能为高职教育的核心。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尤其是在学生应对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薄弱、创新创业精神不足等普遍问题时,如何培养学生应对能力进行探讨。针对校企合作建设共育平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构建校企合作尤其是高职院校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于创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构建校企合作、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校企"双向交流"关系、开展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实施毕业设计形式改革等措施,建立企业全程参与,校企共克难关、携手共赢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机制,以确保"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关于对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乘 《中国科技博览》2009,(25):183-184
校企合作模式是办好高职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专业化,使教育与生产协作互助、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论述高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分析研究了高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科学合理地提出了推进高职教育院校校企合作的相关对策,对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加速推进了各领域融合发展,引发结构性变革。面向2035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产业的转型升级,构建四方联动、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育人生态圈,培养符合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势在必然。但由于受我国职业教育机制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影响,合作模式仅限于就业层面,“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不足,“双师双能型”的教学创新团队欠缺。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理解互联网时代融合发展与产业领域融合发展、人才需求变化等之间的内在逻辑,推进政行校企四方联动,探索“院园融合、学研并驱、多维育人”的人才模式改革,创新设计“三岗育人、多维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方联动、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育人生态圈,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要依托产学结合教育的优势,紧跟行业的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创新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本文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总体概况、模式种类、存在问题的分析,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本质特点是,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而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弊端,最主要的就是,它恰恰容易偏离制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初衷--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  相似文献   

18.
校企结合是现在很多高校适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有帮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给了学生一个宝贵的锻炼机会,是我们应该大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当前在众多高校的校企结合模式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影响着这一模式的作用发挥,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地找出问题,积极地寻求对策,努力实现教育、培训、实践的有效衔接,实现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引导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企业实践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实施的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本文讨论了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途径,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艺术设计教育过程形成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剖析,指出了国内艺术设计学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阐述了校企合作模式在艺术设计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