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格拉底从容就死的勇气可嘉,但他的这种做法不可取。从法律的起源与法律的目的和作用来看,在人定法的背后,有一个象征人的理性、代表社会正义的自然法存在着。自然法有高于人定法的权威。依据自然法所赋予的神圣道德权利,公民在一定情况下完全可以抵制不符合正义、公平要求的法律与判决。决不能像苏格拉底那样盲目地迷信权威,因为法律是理性而非信仰。  相似文献   

2.
围绕着恶法究竟是不是法律的问题,西方法哲学界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双方分别是自然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自然法学派主张恶法非法论,分析法学派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恶法亦法论,即邪恶的法律也是法律。  相似文献   

3.
法治本质上乃善法之治的诉求决定了必须对法律进行道德的审视。这一审视的依据在于:法德价值追求的一致性为审视提供了现实基础;传统中国法律与道德的契合为审视提供了历史依据;法律源于社会主导道德转型的特点成为审视的内在依据;道德作为法律实现重要制约因素的特点则表明审视是法之价值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自然法观念一直是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的基本理念。它发端于古希腊,历经了古罗马、中世纪,繁荣于17世纪,经过一段时间的衰落后,从20世纪上半叶后期起,自然法思想开始复兴。自然法不仅仅是一种法律概念,更是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以及社会观念。文章通过论述西方自然法的基本演变过程,总结出自然法的理性正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与人本主义四个基本精神内涵。并基于此分析了自然法的两方面的现实功效:一是对西方国家政治和法律的影响;二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权利是人类个体对社会的一种正当要求,以自然法为权利的基本属性看来,自然权利的产生是大势所趋,在各学派、学说思想发展史上,道德权利成为了自然权利中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自然法伊始,尝试为道德权利做出明确解释,并试图论述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的法学家,他将源于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引入罗马法,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西塞罗的自然法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法分为自然法与成文法;自然法的本性是正确的理性;违背自然法的成文法无效;自然法是正义的基础.这些都是罗马法律思想的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广告业发展与经济不可分离。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在广告发展速度与规模、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几乎同步。面对加入WTO后的中国广告业,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并分析了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英国学徒制作为一种跨界合作有力支撑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是美高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头戏;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其"双元制"办学模式。梳理英、美、德等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有诸多启示,首先要加快职业教育中关于产教融合的法律建设;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予法律和政策的许可;激发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让企业参与专业标准的制定成为产教融合的主体;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最反动、最腐朽的时期。中央政府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很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不完全作为,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剧变的背景下,充分调动了各种社会因素,形成一种综合的社会力量,促进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因是美欧学界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总体来看,美欧学者对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意图和原因的认知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不小差异。美欧学者的认知与其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美欧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中国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多元解读以及意识形态因素等紧密相关。随着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如何让包括美欧学者在内的国际社会形成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更加准确和客观的认识将是中国对外传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道德与圣人的关系密切.圣人的德与位,在不同阶段的社会结构中,合一或者分离.中唐以前,主流观念是圣王乃德与位之合一,这一阶段的社会结构符合王-贵族为支配力量的王权社会的特点.道法家以道论德,是自然之德.而唐宋之际的变革是全方位的,由此带来社会结构和权力分布的大变化.宋儒确立自己为道德权威.儒学之德乃伦理之德.宋代及之后,宗族为主导力量的地方社会得到发展.清代至近代,乾嘉汉学、西学、民国新学术几股力量动摇乃至瓦解了传统圣王史观.  相似文献   

12.
每个企业都有投资发展的欲望与冲动,在发展中都有自省和反思的本能。一个企业投资一个项目盈利,投资第二个项目盈利,投资众多项目时,盈利存在不确定性了。当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老板会问:"是投资问题还是管理问题?究竟是哪个项目在为企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通常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导致家庭教育缺位或者失当的群体。本文从主体因素和非主体因素两个方面分析"留守儿童"的犯罪原因。结合我国农村社会特点,提出强化父母的监护意识,给"留守儿童"更多关心 从重"养"轻"教"到"教、养"并重 强化学校的监管责任 强化政府责任等对策,建立防止"留守儿童"犯罪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4.
西方自然法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理”“天命”观存在义理上的共性,这一点为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大减轻了外来文化落地后的“排异反应”。作为一种权利学说和革命的理论武器,自然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出现具有现实意义,其对于唤醒国人的权利意识、指导革命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学者对西方自然法思想进行了创新性改造,这种改造符合当时国情并最终为中国的政治、法律、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西方自然法思想成为近现代中国法哲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避免因法律规定不完全而导致对权利主体照顾不周,也为了能够及时接纳新型的人格权,法学家们设计了一般人格权。一般人格权由于其不确定性,被称为"框架性权利",对于一般人格权,存在究竟是权利还是法益的争论。相对于法益来讲,作为一种权利,需要具备确定性与重要性双重因素,一般人格权极具重要性却不具备确定性,属于介于权利与法益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宗教因素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使西欧社会呈现独特的发展特征.反映在法律特征上,一方面,教会发展出完备的教会法体系,使西欧社会呈现教俗二元法系共存.另一方面,法律制度本身同样可发现宗教渊源,宗教为法律提供执法的神圣基础.最后,宗教对法律的渗透,使法律具有信仰要素,法律功能得到完美实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西欧独特的宗教传统构成了西欧独特的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的环境审计理论和加强环境审计建设,分析了中国环境审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监督体系不健全、指标体系不完善、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崭新的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包括健全环境审计法律监督体系、完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环境会计体系建设、推广费用效益分析法、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地球进化的历史便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人类与大自然艰苦的斗争中。人类不断地进化和完善,人类社会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当人类社会以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存在时,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便由此产生.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社会环境之间相互结合与作用的方式是决定两大环境协调与否最直接而关键的因素.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结合与作用方式也是不同的,由此导致它们的协调程度不同。随着历史的发展,两大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剧烈的,突发的,无规律的,并且这种变化受到两大环境结合与作用方式的极大影响.尽管这种结合与作用方式多种多样,但必定存在一种适宜的方式.这种适宜方式也正是两大环境协调发展的适宜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从自然法的构成解读洛克的自然法,分别阐述了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战争状态、社会契约这几个构成部分;从洛克的自然法的时代性及其局限性去评述其自然法思想;从整体上去论述其自然法思想,肯定其历史贡献,以期对今天的法治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华法制文明历史悠久,法律思想博大精深。结合众多法律历史学家的观点,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治世之道及其法制实践进行了评析,指出在中国古代存在着一个礼、乐、刑、政多维的社会规则体系,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反映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征,是中国几千年法律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