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励知 《硅酸盐学报》1989,17(4):330-338
本文对添加V_2O_5和TiO_2的锂-铅-锌系统基础釉组成中PbO/ZnO=1.2—4.42,SiO_2/Al_2O_3=15—11.36的一系列生料虹彩釉所出现的虹彩现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温度下釉的析晶和虹彩现象的关系。研究表明:作为主晶相析出的金红石晶体(110)面和(220)面发达,金红石晶体沿一维方向整齐排列,平行于釉面;金红石晶体之间填充有少量由Si、Pb、Zn、Ti组成的玻璃体,V分布于整个玻璃相中,TiO_2小部分溶解在玻璃相内;金红石晶体明显富集于釉表面并形成薄膜,薄膜很薄(<1μm),对光线产生干涉现象,造成了虹彩效应。实验结果证实了V离子在构成虹彩薄膜的金红石晶体中不固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衍射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虹彩薄膜中的晶体形貌及成分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DTA,XRD,SEM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CaO/MgO比对CaO-MgO-Al2O3-SiO2系玻璃微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热处理制度下,可制备结构均匀致密、耐磨性极好的白色微晶陶瓷,其主晶相为硅灰石和透辉石;随着CaO/MgO比的降低,微晶陶瓷的晶化温度提高,透辉石型晶体含量增加,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示差扫描量热法等技术研究了一种SiO2-Al2O3-CaO-MgO-Fe2O3-ZrO-F玻璃陶瓷析晶特征和组织形貌.结果表明:玻璃转变温度为725 ℃左右,在730 ℃后形成了分布均匀的孔状非晶态分相现象.在第一放热峰温度(820 ℃)析晶时,玻璃样品为表面析晶,析出晶体为钙长石(CaAl2Si2O8)和硅灰石(CaSiO3).从表面向内部分别形成枝状晶体、枝状晶体和粒状晶体、粒状晶体三层不同的表面析晶形态.在1040 ℃保温后,玻璃样品中表面析晶和整体析晶共存,析出晶相均以钙长石为主.  相似文献   

4.
系统探讨了SiO2-MgO-Al2O3-F系玻璃粉体的烧结析晶行为,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和时间对玻璃陶瓷的显微组织,烧结密度和硬度都有显著的影响,烧结温度的提高和烧结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烧结和析晶过程的进行,但温度过高将导致析出的晶体发生重熔,由于析晶和烧结同时进行,密度和硬度呈现不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以0.05KNaO、0.41PbO、0.37MnO、0.17ZnO、0.15Al_2O_3、1.5OSiO_2为基本组成的基础釉以及在此基础釉中单独或同时添加V_2O_5(重量2%)和CoO(重量1%)的釉所出现的虹彩现象进行了研究。将基础釉置于1150—1250℃的条件下加热,然后在室内冷却,析出褐锰矿型结晶。而在添加Co的釉中则析出褐锰矿和黑锰矿型结晶,但都未产生虹彩现象。在添加V的釉中,作为主结晶相而析出的黑锰矿型结晶则显示出鲜艳的虹彩现象。黑锰矿型结晶可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种晶型不同的TiO2微粉为原料,通过传统的固相反应工艺分别制备了0.65CaTiO3-0.35LaAlO3陶瓷,系统地研究了这两种TiO2原料对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O2原料晶型的不同显著影响了0.65CaTiO3m.35LaAlO3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对于金红石型TiO2原料,所制备陶瓷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440℃,其微波介电性能为εr=43.8、Q×f=38216 GHz、Tf=-10.5 ppm/℃.而采用锐钛矿型TiO2原料制备的陶瓷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580℃,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为εr=37.5、Q×f=45200 GHz、rf=5.3ppm/℃.该研究结果有助于选择合适的TiO2原料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CaTiO3-LaAlO3陶瓷,也为进一步研制和开发新组分的CaTiO3-LaAlO3系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进行了关于基础釉、以及在基础釉中单独或同时添加2%V_2O_5和1%CoO的虹彩现象研究,基础釉基本组成为:0.05KNaO、0.41PbO、0.37MnO、0.17ZnO、0.15Al_2O_3、1.50SiO_2。在1150~1250℃的温度范围热处理后,在炉内放冷的基础釉析出褐锰矿(Mn_7SiO_12)型晶体,而在Co添加釉  相似文献   

8.
滕元成 《中国陶瓷》2003,39(2):13-14,40
本文对Li2O—Na2O—K2O—CaO—MgO—A12O3-SiO2系统乳浊釉的乳浊机理进行了研究。借助于XRD分析,发现该系统乳浊釉为熔析乳浊釉,主要乳浊相是α—CaSiO3,晶相和CaSiO3晶相。  相似文献   

9.
采用重结晶法在二甲基甲酰胺(DMF)/H2O、二甲基亚砜(DMS)O/H2O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H2O等不同溶剂体系中得到FOX-7晶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晶体的形貌、变温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晶型和相变、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其热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溶剂重结晶得到的FOX-7晶体形貌有较大差别,在DMSO/H2O溶剂中得到的晶体质量要优于其他两种;3种溶剂中得到FOX-7晶体的晶型和相变过程相同,即常温下FOX-7的晶型为α晶型,在120℃时,FOX-7完成α→β相变,至185℃时,完成β→γ相变;重结晶的FOX-7晶体5s爆发点温度提高了4~9℃,说明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TiO2加入量对高炉渣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炉渣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改变配料中晶核剂TiO2的含量,制得微晶玻璃样品. 以不同的升温速率对样品进行差热分析,根据升温速率和差热分析曲线上的晶化峰温度,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微晶玻璃样品的析晶活化能. 结果表明,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析晶活化能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TiO2的加入量为3.1%时,微晶玻璃的析晶活化能最低,此时拟合出的3种析晶活化能最小值分别为135.7, 143.9, 151.7 kJ/mol. 样品的红外谱图表明,TiO2的含量为3%~4%时析出晶体较多. TiO2含量为3%和4%的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样品中析出了以透辉石为主晶相、金红石为次晶相的晶体.  相似文献   

11.
卤化钙钛矿型(ABX3)纳米材料是近几年兴起的光电新材料,由于全无机钙钛矿CsPbX3(X=Cl,Br,I)纳米晶体的稳定性差,严重阻碍了实际应用,但因其具有窄带隙,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CsPbI3纳米晶周围使硅酸四甲酯(TMOS)发生水解反应,形成CsPbI3@SiO2纳米晶体复合材料,促使甲苯悬浮液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发光稳定性可增加到29 d.通过进一步以聚(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共聚物(SEBS)对复合材料进行包裹,得到具有良好透明性和可拉伸性的SEBS/CsPbI3@SiO2薄膜,在水中有保持24 h稳定荧光现象,在水中12 h能保持原有发光强度的53%,而未经二氧化硅包裹的SEBS/CsPbI3纳米晶薄膜在水中仅8 h就失去荧光.本研究不仅为CsPbX3的表面改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有助于解决稳定性问题,而且以聚合物复合的薄膜具有可拉伸性,也可应用在柔性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培养得到六硝基茋(HNS)晶体,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198(2)nm,b=0.552 8(5)nm,c=1.466 3(13)nm,β=108.632(9)°,V=1.688 nm~3;Dc=1.771 g/cm~3;Z=4.将这些数据应用到Material Studio程序中的Morphology模块,计算模拟了六硝基茋3种可能存在的晶体形态,得到特定晶面的面积、附着能、表面能及晶面相对生长速率等参数.通过分析主要晶面的结构和相对生长速率对晶形的影响,得出选择官能团中含有活泼H原子和O原子的表面活性剂可更有效地控制六硝基茋晶体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熔融分相法是制备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是以Na2O-B2O3-SiO2-TiO2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备不同组成的样品,并进行X射线分析及显微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熔融分相法中玻璃分相与TiO2析晶的关系。结果表明:组成在玻璃分相区域的样品,有玻璃分相现象产生,TiO2晶体能够析出,而在未分相区域的组成,样品中没有产生玻璃分相,TiO2晶体不能析出;玻璃分相的结构影响了TiO2晶体的生长,相同热处理条件下,组成中硅含量越少,其玻璃分相程度越大,TiO2析晶越容易,TiO2的析晶尺寸越大。  相似文献   

14.
在薄膜TiO2/γ—AI2O3和粉末TiO2上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薄膜状TiO2/γ-AI2O3和粉末状TiO2光催化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降解苯酚的催化活性评价等手段对薄膜块TiO2/γ-AI2O3和粉末状TiO2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500℃热处理3h时,TiO2的晶型是锐钛矿型,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时显示了较高的活性,且薄膜状TiO2/γ-AI2O3的光催化活性高于粉末状TiO2。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无定形体、立方晶体、针状晶体、纳米级粉体和表面包覆改性的5种不同形貌的CaCO3微粉。用SEM详细观察了它们各自的形貌,讨论了不同晶型CaCO3微粉的制备原理、方法、控制条件及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钦辉  刘波  周实  徐玉恒 《硅酸盐学报》2007,35(11):1526-1530
采用提拉法生长出光学质量的Nd:ZnWO4,Ce:ZnWO4和Ce:Nd:ZnWO4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晶体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了晶体的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和荧光光谱.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出Nd:ZnWO4晶体中Nd3 的强度参数为:Ω2=6.820 2×10-20 cm2,Ω4=0.463 3×10-20 cm2,Ω6=0.443 5×10-20 cm2.研究了Ce3 和Nd3 之间的能量转移现象.结果表明:Nd3 在850 nm激发时产生上转换发射峰位于474 nm和572 nm处,分别对应于2G9/2,4K13/2到基态能级4I9/2跃迁,计算出该峰的自发辐射几率为1 360 s-1,荧光寿命为7.353×10-4 s,发射截面为0.905 9×10-23 c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综合热分析仪和色差计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r2O3和TiO2对以整体析晶法制备的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的显色和析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Cr2O3和TiO2都不改变微晶玻璃的主晶相,生成颗粒状透辉石晶体.Cr2O3会促进晶体尺寸的增长,但是对晶体含量影响不大.TiO2作为晶核剂效果比较明显,能促进晶体长大.随着Cr2O3含量的增加,微晶玻璃的绿色加深,但亮度降低.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微晶玻璃的绿色变浅,但亮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的红外光谱及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萍  李平 《精细化工》2003,20(3):160-162,186
用不同晶型的纳米TiO2制备出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TiO2晶型,硫酸浓度及焙烧温度对SO4^2-/TiO2固体超强酸的影响。制备SO4^2-/TiO2的最优条件是:锐钛型TiO2,c(H2SO4)=1.0mol/L的硫酸浸泡,450℃焙烧,此时其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最强,催化乙酸和丁醇酯化反应可使酯化率达到98.4%。  相似文献   

19.
以TiO_2和Na_2CO_3为原料,在1200℃下保温1 h熔融水淬制备非晶态钛酸钠,通过晶化制备不同晶型的钛酸钠晶体,研究了非晶态析晶过程及晶型转变规律.结果表明,626℃下不保温合成了单一晶型Na_2TiO_3,811℃下保温120 min合成了单一晶型Na_(16)Ti_(10)O_(28),897℃下不保温、保温30和120 min分别合成了单一晶型Na_(16)Ti_(10)O_(28),Na_2TiO_3和Na_2Ti_3O_7,拟合得626,811和897℃时钛酸钠的平均结晶度分别为45.2%,43.8%和86.6%.升温过程中非晶态钛酸钠逐渐析出Na_2TiO_3晶体,随晶化时间延长,626℃下Na_2TiO_3逐渐向Na_(16)Ti_(10)O_(28)和Na_4Ti_5O_(12)转变,811℃下Na_4Ti_5O_(12)向Na_(16)Ti_(10)O_(28)转变,897℃下Na_(16)Ti_(10)O_(28)转变为Na_2Ti_3O_7.  相似文献   

20.
刘振法  王延吉  田彩莉  张彦河 《化工学报》2006,57(10):2361-2366
研究了单独使用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聚天冬氨酸、磁场以及磁场与聚天冬氨酸的协同作用对碳酸钙晶型和阻垢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碳酸钙晶体进行观察和晶型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比较,磁化水可使碳酸钙结晶中文石与方解石的比例由1∶3转变为1∶1.3;聚天冬氨酸的存在可使碳酸钙晶体几乎全部转化成球霰石结构;聚天冬氨酸对Ca2+有螯合作用,磁场与聚天冬氨酸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对Ca2+的螯合作用.利用自行设计的带有加热系统的循环水动态实验装置,测定了不同条件下传热面上的结垢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磁化水的阻垢率为32.2%,浓度为3 mg·L-1的聚天冬氨酸溶液阻垢率为55.2%,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协同作用时的阻垢率为69.5%,具有很好的协同阻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