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柳  王雪楠 《酿酒》2024,(1):2-5
四川白酒不仅是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规划中五大支柱产业的16个重点领域之一,同时从年产量及营销情况来看也是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明晰川酒发展路径,大力推动川酒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重点研究课题。分析了四川白酒产业整体发展现状以及成都市作为核心城市对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所具备的各项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成都白酒产区重构的研究成果,建议在成都打造中国白酒营销中心、中国白酒体验经济集聚区、中国白酒策划创意及包装设计生产中心、中国白酒金融孵化中心、世界酒文化创新交流中心、中国白酒总部基地、中国白酒科研基地,供探讨。  相似文献   

2.
卜建东 《中国酿造》2019,38(10):193
白酒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它是白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物,同时在白酒企业和旅游消费者的共同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与蓬勃发展的业态所不匹配的是有关白酒旅游的学术研究相对滞后。该文从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区域旅游、体验营销和产业融合五个主要研究视角出发,指出目前中国白酒旅游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白酒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发展和产业现状看,健康的白酒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十分重要。白酒对中国人来说特殊性显著,喝与不喝,如何喝等,都困扰着人们。如何让健康的白酒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笔者认为,除了制度的约束,由内而外良心效应的发挥更是重要。提出健康的白酒文化传播要注重个体、企业、公众效应明显的关联行业及政府层面良心效应的发挥,在健康的白酒文化传播过程中良心效应虽在不同层面的表现有所不同,但其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责任心、人文情怀、道德意识等。  相似文献   

4.
黄丹 《酿酒科技》2014,(6):120-122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化和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中国白酒国际化已是必然。文化是企业和产品的灵魂。在中国白酒国际化道路上,文化也是引领和先导。中国白酒要走出国门,首先是中国白酒文化必须为国际消费者所认识、理解和接受。选取国际、国内著名酒文化企业代表,比较了国外洋酒文化和中国传统白酒文化的异同,并以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等著名白酒文化国际化发展为典型,研究未来白酒文化国际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宋书玉 《中国酒》2013,(7):29-31
目前,我国白酒产业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挫折,生产经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依据当前形势分析,结构性调整是整个白酒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未来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和社会文化需求为原则,研究消费者需求,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是白酒行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梁金辉 《中国酒》2020,(1):56-56
中国白酒历经千年跌宕发展依然为人们所青睐,不仅得益于中国美酒精神的传播和酒文化的传承,更得益于中国白酒的"健康"本源。中国白酒传承的两个关键因素,即文化和健康。如何进一步挖掘白酒健康价值,如何引导人们全面认识中国白酒酿造的科学性,如何客观准确地认识中国白酒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和白酒的保健功效,对处在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白酒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必须借鉴国际发展理念。传统白酒"酒庄酒"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和机遇,产业经济发展的延伸,销售模式的变革,更是现代文化、社会生活、市场发展的需求。白酒"酒庄酒"发展模式可以固守传统白酒品牌价值,坚守和遵循传统白酒品牌、品质的市场发展规律、消费发展规律,推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中国传统白酒"酒庄酒"的发展意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白酒的消费取向日益非物质化的现状下,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播也呈多样性态势.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与情感需求,已经成为中国白酒包装设计者无可回避的首要问题.在探讨包装设计在白酒文化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白酒品牌的地域性与广泛性、民族性与世界化的无间融合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包装设计在未来发展中紧贴文化发展脉络,达到文化传播能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熊子书 《酿酒科技》2010,(3):113-120
回顾了中国白酒工业60年来的科技发展,如:酿酒微生物的研究,橡子酿酒开发研究,四川小曲和小曲酒生产研究,茅台酒、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江西特型酒等名优白酒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工艺查定、总结,新工艺白酒、大容器贮酒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国白酒60年来的科研工作为白酒工业的科技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孙悟)  相似文献   

10.
低度白酒产业效应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酒是我国民族传统产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经过多年的发展,低度白酒、降度白酒已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成为中国白酒生产消费的主流.低度白酒的健康、稳定发展关联工业、生态、农业等产业,加快工业、生态、农业等产业融合,实现各产业资源优化组合和配置,可实现白酒产业内部有效的资源配置,加快低度白酒产业发展,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低度(38%vol)浓香型成品酒理化指标及主要香味成分进行了7年的跟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优级低度浓香型成品酒贮存到两年半后,其己酸乙酯已达不到标准要求,产品已不合格。因此,提出了低度浓香型白酒是有保质期的观点,并提出了适当延长低度浓香型白酒保质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了云门酱香型白酒主要风味成分与南方酱香型白酒存在的差异,得出云门白酒高级醇(尤其是正丙醇)、己酸、己酸乙酯、正己醇等含量偏高,其中两款成品云门陈酿和乳白陈酿含己酸乙酯比飞天茅台分别高出245.22%和211.43%,己酸分别高出22.51%和54.98%。同时,醋酉翁、辛酸乙酯、四甲基吡嗪等风味含量偏低。分析认为,这些是云门酱香型白酒的风味特征,也是可能造成北方酱香型白酒不同于南方酱香型白酒风格特征的主要原因。通过香气强度计算分析了云门酱酒的主要呈香风味构成。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改进工艺,提高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期介绍白酒食品安全指标中糖精钠及甜蜜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期介绍白酒食品安全指标中甲醇、氰化物、铅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氰化物是酒类的一项重要安全指标,为了确保白酒质量安全,氰化物含量的准确测定十分重要,主要介绍对GB/T 5009.48—2003中氰化物检测方法的改进,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一次性注射针筒及一次性针孔过滤器对显色后的浑浊液进行过滤,消除白色浑浊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经试验表明,此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6.
梅兰春芝麻香型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生成途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蒸馏、加热和贮存过程对芝麻香型白酒中四甲基吡嗪(TMP)的影响,初步推断梅兰春芝麻香型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生成途径。结果表明,蒸馏过程中发生了美拉德(Maillard)反应,并有一定量的TMP产生。与此同时,TMP的生成量受到Maillard反应底物的种类和浓度的影响;加热过程同样有利于TMP的生成,且TMP的生成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由此推断出,梅兰春芝麻香型白酒蒸馏和贮存阶段产生的TMP完全来源于Mail-lard反应。  相似文献   

17.
浓香型白酒不同类别基酒中杂醇油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浓香型白酒中不同类别的基础酒中主要杂醇油类物质进行了定量检测,运用SPSS软件对各杂醇油类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对6类不同类别基酒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丁醇、3-甲基丁醇、异丁醇、正丙醇、正丁醇、正己醇和正戊醇与杂醇油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作为酱香型白酒生产主要微生物之一,对酱香型白酒的风味有一定的影响,研究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放线菌的种类和对窖池环境的适应性对于认识放线菌对酱香型白酒风味的具体影响方式有一定作用。以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筛选获得的A2、A22为对象,对其进行多相分类鉴定,并考察其对窖池环境中p H值、乙醇、温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A2菌株为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A22为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均能耐受p H值4.0及4%vol乙醇浓度。A2、A22两株链霉菌对酿造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浓香型白酒絮状悬浮物物理性质系统分析,得出有效的富集分离方法。在20~25℃环境下,静止25~35 d絮状悬浮物量多,且稳定,利用加长针管最大限度吸取酒液,得到量多且稳定的絮状悬浮物,便于分析主成分,为预防白酒出现絮状悬浮物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对云门酱香型白酒各轮次基酒风味构成进行定量分析,重点分析了酒体中重要风味化合物在各轮次的变化趋势。针对准确定量的56种风味化合物,应用SPSS软件对14个基酒样品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对改进云门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和勾调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