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使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更高效合理,提出了按照保护综合重要度对继电保护定值进行顺序校核。针对现有保护重要度评估中存在评估角度单一的问题,文中综合保护所处网络位置关键程度和保护故障后果严重程度2个角度,构建了保护综合重要度评估模型。首先利用支路有功潮流介数,提出支路重要度指标,以量化评估保护所处支路的关键程度;然后利用保护事故链模型结合风险理论提出保护故障严重度指标,以量化评估保护故障连锁的风险后果;最后提出保护配合度指标,以量化评价保护所处位置的拓扑结构脆弱性。为弥补单一赋权法的局限性,通过相对熵组合赋权法求出各指标权重,进而得到保护综合重要度指标,并以综合重要度排序进行保护定值在线顺序校核。与已有的方法比较,该方法更为全面地评估了保护的重要度,以此确定的保护定值校核顺序更具参考意义。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全面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潮流熵的电网连锁故障传播元件的脆弱性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电网连锁故障机理,同时判别出连锁故障传播过程中的关键脆弱元件,从熵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过负荷与断线扰动下潮流的分布特性,提出了基于潮流熵的脆弱元件评估模型。通过对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模拟计算,节点单位过负荷扰动下,节点的潮流分布熵越小,越容易导致系统支路越限,节点越脆弱;支路受"发电机—负荷"节点对的潮流冲击越大、支路潮流转移熵越小,支路越脆弱,在连锁故障中起到关键传播作用;与基于介数、风险等方法的脆弱元件判别结果相比,基于潮流熵的脆弱元件评估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计算速度快,脆弱元件集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徐岩  郅静 《现代电力》2016,33(3):88-93
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水平,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潮流熵的电网故障传播脆弱线路识别方法。通过直流潮流法快速估算线路断开时系统其他线路的潮流增量及负载率,采用加权潮流冲击熵反映目标线路受其他线路断开的转移潮流的影响,利用加权潮流分布熵反映目标线路断开对系统线路负载率分布的影响。结合加权潮流冲击熵与加权潮流分布熵定义线路综合脆弱指标,识别电网故障传播中的脆弱线路。直流潮流法可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准确估算系统断线故障时各线路的潮流情况,计算量少,适用性好。该方法综合考虑线路的受冲击脆弱度和断开后果脆弱度反映线路在电网故障传播中的脆弱性,同时,加权潮流熵有效反映了线路负载率较高甚至过载时的危险性。在IEEE39节点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继电保护整定值在线校核的效率,提出按照支路重要度顺序对保护装置整定值进行有序校验。首先提出支路功率分布介数及支路结构重要度指标,以量化评价输电支路在全网功率传输中的作用和贡献;然后提出潮流转移度简化计算方法和概率重要度指标,以评价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后的支路重要度;根据结构和概率重要度提出了支路综合重要度的概念,依据综合重要度排序确定保护装置的校核顺序。通过对IEEE-39节点系统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正确性。该方法避免了传统随机校核的盲目性和耗时性,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效用风险熵的复杂电网连锁故障脆弱性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效用风险熵理论的复杂电网连锁故障脆弱性评估模型和算法实现问题。首先,结合支路断开后的潮流转移特性和潮流分布特性建立支路脆弱度评估模型,计及支路退出运行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其次,建立节点脆弱度传递模型,克服目前社会网络类指标和系统科学类指标存在的不足;最后,以元件脆弱性评估结果为基础,辨识电网组织结构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通过IEEE 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体现系统实时状态和元件重要程度,提出了一种连锁故障预测新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功率传输累计效应的线路故障概率模型,并将天气和修复过程对故障概率的影响引入该模型;其次,将支路势能函数引入熵理论,确定了计及能量冲击影响的支路重要程度;最后,构建了反映电网状态变化和元件重要度的连锁故障综合预测指标,并通过在IEEE30系统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从直流潮流入手,结合矩阵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确定潮流转移区域及计算潮流转移量的方法,基于此定义潮流转移分布熵和负荷冲击灵敏度熵,提出关键线路综合评价指标。该指标既能衡量线路断开后系统内潮流转移按照线路容量裕度分布的均衡程度,又能衡量线路对各负荷节点负荷变化的灵敏程度。通过对所识别的IEEE 39节点系统的关键线路进行静态攻击,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徐岩  雷小双  秦彬  杨慧  罗琨  刘丽 《电力建设》2019,40(7):85-90
更加精准快速识别出电网关键线路,对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程度以及预防电网连锁故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改进潮流介数指标,从结构角度判别系统受到功率扰动后线路的脆弱程度;然后基于熵理论,提出计及线路负载率的加权潮流转移熵指标,克服原有指标中只考虑转移潮流分布均匀性的不足;最后建立包括以上2种指标的综合重要度评估指标,更加全面地衡量线路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程度。通过对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得出了不同攻击方式下系统的改进网络传输效率变化曲线图,证明了综合重要度指标的有效性,对预防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合线路断开可能性和断开后果,提出基于受冲击与断开后果脆弱度的电网关键线路识别方法。定义线路受冲击脆弱指标,从其他线路对目标线路造成的潮流冲击影响及目标线路本身的抗冲击韧度两方面评估线路开断概率。同时考虑电网的电气结构和状态转移特性,构建包含电气结构重要度、支路开断脆弱指标、节点电压偏移量的指标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FAHP)与改进熵权法建立线路断开后果评估模型。结合线路受冲击脆弱指标与断开后果脆弱指标定义综合脆弱性指标,全面衡量电网线路的脆弱度。IEEE39节点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识别脆弱线路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准确快速地识别出关键支路,对于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及防止大停电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将复杂网络理论和熵理论有机结合,从结构和状态两个角度对支路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估。首先,提出计及传输裕度率的有功输电介数指标,以衡量支路的传输能力及其在电网拓扑结构中的重要度;然后,提出基于改进潮流转移熵的冲击性指标,以量化支路开断对系统造成的潮流冲击;最后,建立了包括有功输电介数和冲击性指标的支路综合重要度评估指标,以充分衡量支路在电网中的重要性。利用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其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有效且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