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u-Al粉末烧结合金内氧化后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测定内氧化强化型Cu-Al合金的电阻率、耐蚀、耐磨、抗压性能及SEM、TEM形貌观察,研究了内氧化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氧化层中,内氧化物沿晶界呈网状生长,晶内是Cu基体加弥散分布的氧化物质点。内氧化使基体Al原子的固溶量减少,降低了合金的电阻车,增加了合金的致密度及弥散强化效果,因而使5%Al-Cu粉末烧结合金的耐蚀、耐磨及抗压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Cu—Al粉末烧结合金内氧化后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内氧化强化型Cu-Al合金的电阻率,耐蚀,耐磨,抗压性能及SEM,TEM形貌观察,研究了内氧化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氧化层中,内氧化物沿晶界呈网状生长,晶内是Cu基体加弥散分布的氧化物质点,内氧化使基体Al原子的固溶量减少,降低了合金的电阻率,增加了合金的致密度及弥散强化强果,因而使5%Al-Cu粉末烧结合金的耐蚀,耐磨及抗压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压制、预烧和熔渗,制备1种液压零件用粉末冶金渗铜钢。用UMT 3型摩擦磨损实验机评价该材料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研究基体密度对渗铜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与目前常用的耐磨合金进行摩擦磨损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渗铜量相同,基体材料密度分别为6.40、6.60、6.80 g/cm3的粉末冶金渗铜钢摩擦副的摩擦因数相差不大,4 h的质量磨损量分别为1.70、1.50和3.10 mg;而传统耐磨合金中硬度较低的HMn58 2铜合金磨损量为24.10 mg,磨损较快。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弥散强化铜合金的性能特点,分析了内氧化法、球磨制备法、混合合金法、反应喷射沉积法等常见弥散强化铜合金生产制备工艺的生产原理及优缺点,并对弥散强化铜合金在继电器铜片和接插件支座、整流子、耐热材料结构件、引线和电阻焊电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机械合金化制备不同粒子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不同陶瓷粒子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工艺过程以及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讨论了弥散强化铜合金强化相的选择原则,以及此合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利用TEM对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弥散第二相不仅可以提高基体中的位错密度,而且对位错的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细小的Al2O3弥散相的存在,导致合金变形时位错在基体中均匀、随机的分布,并使得位错胞组织难于形成,且数量较少。随着弥散程度的增加,变形中会产生更多的位错,位错胞形成更难,胞尺寸也进一步减小。  相似文献   

7.
杨磊  潘青林 《铝加工》1998,21(6):41-44
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了一种Al-Mg-Sc台金。研究了退火工艺对该合金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塑性上升而强度下降;退火温度一定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强度下降,而塑性上升;在Al-Mg合金中添加微量Sc,可形成Al_3Sc弥散质点,对基体造成弥散析出强化,使合金强度提高;并且Al_3Sc粒子对位错与亚晶界具有钉扎作用,可抑制合金的再结晶。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稀土元素在有色金属合金中的孕育与变质作用予以论述,并根据这一理论试制了稀土耐磨铜合金、以证明稀土元素在有色金属合金中能使晶粒细化.有提高合金耐磨强度,改善机械加工性能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光第 《有色冶炼》1995,24(6):37-39
本文就稀土元素在有色金属合金中的孕育与变质作用予以论述,并根据这一理论试制了稀土耐磨铜合金,以证明稀土元素在有色金属合金中能使晶粒细化,有提高合金耐磨强度,改善机械加工性能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耐磨耐腐蚀合金涂层可以有效提高钢厂工模具的使用寿命。先在金属基体表面上沉积一层表面硬化合金粉、然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进行熔结处理,使表面硬化,合金熔融、凝固并与基体金属冶金结合成一个整体。表面硬化合金主要有NiCrBSi与CoCrW等合金系列,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特性。熔结涂层方法是近代表面冶金方法的一种。适合于对各种形状复杂的部件进行涂层。熔结涂层可厚可薄,组织均匀,结合牢固,它比堆焊、喷焊与电镀等方法具有更高的技术经济效益。本文叙述了关于表面硬化合金的组成与特性。熔结涂层方法及其在轧辊、顶头等工模具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新型锌—铝—铜合金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发明一种新的锌—铝—铜兰元合金,已取得美国专利,供制造非汽车工业用的机器零件,主要用于压铸小型的复杂零件,如齿轮等。该合金有比任何传统锌合金更大的强度、更高的硬度、更加优秀的蠕变性能与耐磨特性,其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发一种具有更高韧性的VCp增强复合耐磨合金,熔炼具有不同锰含量的两种VCp增强复合耐磨合金,并采用QP热处理工艺,研究不同锰含量、不同碳配分时间对复合耐磨合金中主要合金元素面分布的影响,为该高韧性VCp增强耐磨合金的研发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V和Ti元素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基本都以碳化物的形式析出,基体中基本没有或很少固溶有V和Ti元素。而Cr、Mo则在碳化物和基体中均存在,一部分以碳化物形式存在,与VC、TiC构成共晶体;一部分固溶在基体中,能提高合金淬透性。而锰元素则主要固溶在基体中,且分布较为均匀;随着锰元素含量增加会出现局部锰元素富集;但是,当碳配分时间增加时,锰元素能在基体中逐渐地均匀分布。本研究为IQP工艺能应用于VCp增强的复合耐磨合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型高强耐磨复杂黄铜及其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β相为基的高强耐磨多元复杂黄铜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铜合金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具有市场需求前景的高强耐磨复杂黄铜的种类及特性,重点介绍了典型合金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希望对该类合金的生产及新品种的开发起到建设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速钢一次碳化物数量提高锯条的耐磨性,但过多的碳化物和大块的一次碳化物会降低韧性,而高速钢基体硬度和回火析出物的弥散细小二次碳化对耐磨性影响更大。机用锯条材料应保证淬火基体中具有较高的合金固溶度,回火时弥散析出足够数量的特殊碳化物以提高基体硬度和保留部分更耐磨的较小一次碳化物。HYW3是遵循高速钢的合金化原理,合理选用C、W、Mo、Cr、V、Si合金元素,其主要性能接近或达到通用型高速钢水平,生产成本降低30%。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冶金研究所生产的铬锆铜是一种高导电性、高强度的耐磨、耐热合金。主要用于制作焊轮、焊块、焊头、焊咀、导电轴等的电阻接触电极。该铜合金除含铬、锆外,尚含有微量的钛、硅及镁。合金中微量镁的测定一般多采用比色法。可用的显色剂很多,而用得较多的有铬黑T、铬变酸2R及二甲苯胺兰Ⅱ等。但都需要预先分离干扰元素,操作比较麻烦、费时。原子吸  相似文献   

16.
在耐热高导铜合金的发展中,有一种新的机械合金化方法可获得优异的特性。机械合金化用于铜基材料,其目的是在固溶和沉淀强化的复合基体中,通过氧化物弥散分布以提高高温性能。初步结果表明,通过高能球磨机的碾磨使细小氧化物在铜基体中达到均匀弥散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弥散强化Cu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和电子行业的高强高导Cu基复合材料。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Al2O3颗粒弥散强化Cu合金,并对比研究了微量Ag、Ni、Zr、Hf和Ti合金元素对Cu-1.20%Al2O3弥散强化Cu合金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XRD结果表明高能球磨能有效地固溶Al2O3弥散相到Cu基体中;硬度测试表明添加Ag元素能显著地提高弥散强化Cu的维氏硬度,添加Ni和Hf元素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弥散强化Cu的维氏硬度,而添加Zr和Ti元素则对提高弥散强化Cu的硬度作用不大;SEM表征结果显示有Ag掺杂的弥散强化Cu合金中的Al2O3弥散相粒径明显小于未掺杂Ag的情况。弥散强化Cu硬度的提高与Ag在Cu与Al2O3相界面的偏聚进而有效抑制弥散Al2O3颗粒长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热挤压态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挤压态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主要强化机制是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同时对不同强制机制对合金强度的贡献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现代化对铜及铜合金材料提出越来越多的新要求,比如高强度、高导电、高导热、高耐蚀、节能、环保、特种功能等,所有这些新要求,将推动铜及铜合金材料的现代化进程。本刊将分期介绍引线框架合金、环保合金、铜铬锆合金、多元复杂耐磨黄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引线框架铜合金的代表性合金种类和生产厂家,并详细介绍了新型引线框架合金材料的性能和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提高弥散强化铜合金强度的几种方法,并对其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是:第二相强化的效果最好,是制备高强高电导率材料最理想的方法。弥散强化铜的强度主要和基体及弥散相的本性、含量、大小、分布、形态以及弥散相与基体的结合情况有关,也与成形工艺有关,而弥散相的选择是首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