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深井软岩、层理发育岩层巷道的变形与破坏机理,分析了层理发育围岩巷道支护失败的原因及维护手段、软岩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及防治措施;提出了控制围岩变形及适合层状发育与软岩巷道的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深井巷道在刚性、可缩性支架作用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可缩性支架受力特点,对深部开采巷道层位、支护方式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深井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埋深大于800m的深井巷道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矿井进行现场调研与实践,总结出在中硬岩中采用常规的锚、网、喷支护形式条件下巷道埋深与稳定的关系,对影响巷道稳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深井巷道围岩控制的主要途径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5.
6.
7.
为了研究郓城煤矿深井高应力硬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其控制技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郓城煤矿一采区轨道大巷掘进前后应力及位移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拉伸破坏主要在巷道顶底板围岩,而剪切破坏则位于巷道两帮部位,确定了锚网索喷+T型钢带的支护方法,有效地控制轨道大巷的围岩变形控制,为日后类似的地质条件下的深井高应力硬岩内的巷道支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深井倾斜煤层巷道沿顶板掘进形成的断面为直角梯形,针对该类巷道回采过程中的围岩非对称变形和控制问题,以74104工作面直角梯形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深井采动影响下直角梯形巷道的变形破坏规律与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非对称变形破坏主要表现在高低帮变形非对称、高低帮煤壁上下部变形破坏非对称和顶底板变形沿巷道中线非对称3方面,直角梯形巷道的典型破坏方式为高帮上部滑移;采动导致的非对称应力是巷道非对称变形的直接原因,A区(高帮侧采空+低帮侧采动)直角梯形巷道高低帮应力差异可达18.59 MPa,高低帮应力差异与巷道非对称变形呈正相关;直角梯形巷道顶板最大下沉位置向高帮侧偏移,底板最大底鼓位置向低帮侧偏移,高帮变形量显著大于低帮,变形控制重点为高帮侧煤柱;提出“联合支护+高帮补强+低帮卸压”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以邢东矿-980 m大巷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建模、工业性试验等研究手段,对巷道围岩破坏机制及控制技术展开了针对性研究。分析了不同水平应力对巷道围岩破坏的影响,揭示了-980 m大巷变形破坏机制,提出了“断面优化+高预应力锚杆索+高强可缩性环形支架+滞后注浆加固”的多重耦合控制方案,并通过了现场工业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技术可有效解决深井高水平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难题,可为类似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松软煤层巷道围岩变形量大、支护结构破坏严重的难题,以华盖山104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在分析巷道围岩变形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锚网索喷支护巷道围岩位移、应力和塑性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强度低、胶结性差以及支护方式不合理是造成围岩严重变形的主要原因;锚网索喷支护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较小,应力集中区位于深部,到巷道中心的距离超过6 m,并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软岩和深井软岩的共性和区别,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底鼓是巷道围岩垂直方向变形的主要形式,围岩组合拱主要承受原岩应力的作用,这些规律对治理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与岩性和埋深有关,一般在同样岩层条件下,随着巷道深度的增加,围岩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差,对巷道的支护带来很大困难。目前,我国井工开采的煤炭70%的产量来自深井地层,因此,研究深井巷道围岩控制与加固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2701工作面回风巷围岩变形较大,原支护方案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基于矿井地质条件,提出基于锚杆(索)的“串群体结构”岩层锚固研究,即通过各个锚固体串联组合形成形梁实拱支护体结构,并设计两种不同的支护方案,利用数值模拟与原支护方案对比,通过位移场和应力场的模拟对比,确定第二种支护方案更为合理,因此基于组合梁理论设计优化的锚杆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深井工作面巷道围岩变形,尤其在顶板和两帮围岩变形控制及巷道围岩应力改善方面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研究煤层巷道粉砂质泥岩直接顶受基本顶裂隙水侵蚀后,巷道掘进过程中易于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通过现场调研、取样、实验室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揭示出富水煤层巷道顶板失稳的机理在于:巷道开挖后产生的顶板裂隙形成了直接顶与基本顶含水层之间连通的通道,使得微结构裂隙发育和含有较高的亲水性矿物粉砂质泥岩吸水,其吸水后产生了较高的膨胀应力,并在三向受力状态下发生崩解、破坏,锚杆承载基础弱化和较高的膨胀应力引起了煤层巷道顶板失稳。同时针对富水煤层巷道顶板失稳机理,提出了通过减少顶板水运动对围岩的破坏、优化巷道断面和高预应力来实现该类巷道顶板的稳定。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半圆拱巷道、合理布置疏水孔以及高预应力锚带网索组合支护体系可确保对该类巷道顶板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现场实测及力学理论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研究深井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模糊聚类法对深井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整体分类,再结合巷道顶底板与两帮围岩的岩性情况,进行巷道围岩次分类研究,由此提出适合深井回采巷道稳定性控制原则。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破裂岩石强度和变形特征的拟合方程;推导出圆形巷道支护阻力与围岩位移量的显式关系式;分析不同岩性条件下,支护阻力对围岩位移量的控制程度;并同神经网络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支护阻力对控制软岩巷道具有重要作用及敏感作用范围的观点;在铁法矿区进行了工程实践,有效地控制了深井软岩巷道。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跨采巷道进行观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了巷道围岩性质对巷道变形的影响, 为煤层底板巷道的合理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