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我公司生产卫生洁具,最近经常出现脱釉缺陷,请问如何解决? 答:脱釉缺陷是卫生洁具生产中常见的釉面缺陷。产生这一缺陷的原因很多,如使用了某种不合适的原料、釉料球磨过细、工艺参数控制不当、釉料中甲基纤维素变质、回釉处理不当、喷釉技术差、坯体上有粉尘等,对于上述原因,已有很多的解决办法,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介绍一种改善喷釉工艺来减少脱釉缺陷的方法,即用隔膜泵和高粘度釉料替代喷釉缸和低粘度釉料。该方法在国外早已普遍采用,目前国内也有部分厂家开始采用。该方法可以避免喷釉时釉料过分雾化和流釉现象。当喷枪喷出的釉料雾化太充分时,釉料易成粉状粘附在坯体表面,这样釉与坯以及釉与釉之间的结合不牢固,易产生脱釉缺陷。  相似文献   

2.
在高压电瓷千法成型工艺中,施釉需采用手工喷釉。当釉料为蓝灰釉时,极易出现缩釉缺陷。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3.
王瑞生 《陶瓷》2003,(4):37-38
在卫生陶瓷生产中 ,普遍采用人工压力喷釉的方法施釉 ,生产出来的卫生陶瓷产品釉面存在局部釉薄、缺釉、釉脏、波纹、色差等缺陷 ,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档次、合格率以及操作者的身体健康。这些缺陷难以控制且波动性较大 ,其原因是影响因素多 ,人为因素影响尤为严重。为提高卫生陶瓷产品釉面质量和档次 ,笔者对如何利用高压静电施釉法生产卫生陶瓷作如下探讨。1 试验过程1.1 釉料配方试验釉料采用石英、长石、氧化铝、轻质碳酸钙、白云石、烧氧化锌、锆英粉等原料。主要原料的化学组成见表 1,釉料配方组成见表 2 ,釉料化学组成见表 3。…  相似文献   

4.
读者信箱     
《陶瓷》2007,(8):57-58
问:在卫生陶瓷厂生产中,大多数厂家都采用人工喷釉的施釉方法,这种施釉方法最大的缺陷是产生的回釉多(回釉的主要来源是从刮和水溶2个渠道而来),而陶瓷釉料的价格昂贵、成本高,使回釉同样有利用价值,请问回釉的调制方法有哪些?  相似文献   

5.
读者信箱     
问 :怎样才能解决釉面砖粘贴过程中出现的“透水黑心”缺陷 ?答 :釉面砖在施工粘贴时经常出现“透水黑心”缺陷 ,该缺陷容易使釉面砖产生吸湿膨胀 ,引起釉面产生后期龟裂或脱釉 ,直接影响了装饰效果。因此 ,近年来一些有影响的生产厂家都把“釉面透水”缺陷作为重点解决的质量问题。釉面砖粘贴过程中产生“透水黑心”缺陷的主要原因是 :釉面砖坯体与釉料在烧制过程中没有形成坯釉中间结合层 ,或者坯釉中间结合层形成不明显 ;底釉烧结不完全 ,坯釉烧成范围相差甚远 ,或釉料烧成时不能浸润坯体。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使釉面砖坯体与釉层在烧制过程…  相似文献   

6.
读者信箱     
《陶瓷》2014,(5)
正问:生产不同陶瓷发光釉料产品的工艺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事项有哪些?答:生产不同的陶瓷发光釉料产品,应采用不同的工艺步骤。发光釉料产品大体分为3大类,其生产工艺步骤如下:1发光内墙釉面砖1)将TGB-45M系列发光陶瓷釉料与水按质量比1∶0.6~0.7在球磨机中球磨混合约20min,制备釉浆。2)用喷釉、浇釉、淋釉等方法,在白色陶瓷素坯上形成200~400μm厚的釉层。3)干燥。4)在1 000~1 080℃,35~50min的条件下快速烧成,可以得到发光内墙釉面砖产品。  相似文献   

7.
问:一般我们在生产全抛釉砖时,采用的是淋釉的工艺。但是有一个问题总是解决不了,不管是淋底釉还是淋面釉,都会容易产生凹釉。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如:调整釉料的比重、增加喷水量、调整坯温等都解决不了。请问彭总,这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获得良好卫生瓷釉面的工艺条件、装备条件和工艺方法,并在釉料细度、坯釉中间层、釉浆性能、研磨介质、喷釉方法、预磨预烧、烧成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范金岭  李新伍 《陶瓷》2013,(21):22-25
在卫生洁具生产过程中,釉面针孔和气泡缺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缺陷。因此,如何减少釉面缺陷成为生产环节控制的重点。笔者从理论和生产实践方面介绍了泥釉用原料、泥釉配方、泥釉制备、生产工艺过程、烧成操作等方面对卫生陶瓷质量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卫生陶瓷釉面针孔与气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此类缺陷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缺釉是指有釉制品表面局部无釉,在卫生瓷生产过程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缺陷。由于它是一种成瓷缺陷,除了弄清其成因并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外,对于无法避免的还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2 缺釉的成因釉料配方不当,不能形成良好的坯釉中间层,使得坯釉结合不良;釉料颗粒过细,釉浆不均匀;釉的高温粘度过高,流展性差;釉浆的添加剂不当;施釉时坯体表面沾有油污、灰尘等;施釉时坯体过热,釉面干燥后又受潮;釉层过厚;坯件在运送、装坯过程中釉面被碰掉。3 生产过程中的处理方法调整釉料配方,使坯釉结合良好或降低釉的高温粘度,增加釉的…  相似文献   

11.
梁忠友 《陶瓷》1997,(3):42-42,46
陶瓷釉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上釉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而釉面质量的好坏除与釉料配方、釉浆制备工艺以及烧成条件有关外,还与施釉工艺有关。随着陶瓷生产的不断发展,施釉工艺也向高质量、低能耗,更适合现代化生产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一些新的施釉方法不断被采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施釉方法,机器人施釉、静电喷釉、流化床施釉、热喷施釉、干压施釉。  相似文献   

12.
信息集锦     
《佛山陶瓷》2005,15(7)
卫生洁具自洁靓白釉工艺当前,市场上出售的大部分卫生洁具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都存在表面吸附污渍的现象。据有关陶瓷专家的分析确认,卫生陶瓷制品表面吸污主要是由于釉料的始熔点过高或过低,釉料的高温粘度过大,坯釉料在高温时仍有气体放出,釉料组成不当,造成釉层结构不致密,釉面出现明显的针孔或凹坑,从而导致制品吸附污渍。为了有效地改善卫生陶瓷釉面质量,提高产品档次,解决釉面吸污问题,我国一些陶瓷企业组织力量研制出一种釉面白度好,亮度高,表面光亮柔和,平滑致密的防污靓白釉新配方。该配方经生产验证,具有工艺控制简便、生产性…  相似文献   

13.
俞康泰 《陶瓷》2010,(10):64-64
答:熔块是均匀熔制成的硅酸盐熔体,经熔制淬冷后制得,相对于生料釉而言称为熔块釉。它具有很多优点,如增加釉料的均匀性,使可熔性成分成为不可熔的硅酸盐熔体,除去釉料中气相成分,降低釉的熔融温度、减少针孔等缺陷,特别是在建陶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墙地砖生产企业是熔块消费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1前 言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炻瓷品种不断更新,我厂近年来除了生产白釉炻瓷外,还增加了数种颜色釉炻瓷茶具。在生产中发现因种种因素造成的产品色差问题比较严重,使企业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本文仅就颜色釉生产中色差产生的原因,在釉浆性能、工艺操作、烧成制度,色剂加入量等方面作出阐述,供同行参考,指正。 2釉浆性能的影响 众所周知,釉料的细度影响着釉浆的均匀性、悬浮性和稳定性。釉料通过细磨不仅可以改善上述性能,还可以降低釉料的成熟温度,扩大色料在釉浆中的溶解度和分散度,从而使釉料发色均匀,纯正。如果釉料颗…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传统的陶瓷生产工艺都是配料、成形、干燥、施釉、烧成。其中,施釉方法有:浇釉、浸釉、漂釉、喷釉等,无论何种施釉方法,都必须制备釉浆,釉浆制备工艺较复杂,且釉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釉面质量,在确定釉的配方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试验室工作以确定与坯相适应的最佳釉料配  相似文献   

16.
综合装饰是指在一件整体构思和综合思考的陶瓷作吕中,综合运用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装饰工艺和技巧,诸如刻、填、喷、彩等多种工艺装饰手段;或使用釉料、泥料、彩料、色料等不同装饰材料;或采用釉上、釉下不同的彩绘技法等,  相似文献   

17.
景德镇防尘机械厂综合国内外除尘设备的特点,运用罗托克伦N型冼涤原理,采取内循环设计出一种既是喷釉工作台,又是釉料回收器-喷釉净化回收工作台。经在景德镇市宇宙瓷厂、雕塑瓷厂、万能达瓷厂等十几家瓷广使用,生产场所除尘达到了国家规定要求,且回收釉料达98%以上。一、喷釉净化回收工作台的工作原理。主要由风机、排气箱、工作台、S型通道、  相似文献   

18.
缩釉为日用瓷器常见缺陷之一,尤以锆质乳浊釉等高温粘度较大的釉料为甚。本文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缩釉,又称滚釉、跑釉、秃釉、脱釉等,各地的习惯叫法虽然不一致,但均为瓷器烧成后釉料与坯体大面积脱离而造成制品应该敷釉的部位缺釉,降低了产品等级甚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初始色剂量,终了色剂量出发,对颜色釉生产中的重要缺陷(色差)产生的原因,就釉料细度、釉浆浓度、浸釉时间、烧成温度、色剂加入量等因素作出阐述。在颜色釉生产过程中,出现色差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克服色差?可就有关釉料方面的几个因素作分析,从而寻求克服色差的途径,获得良好的釉色。  相似文献   

20.
《陶瓷》2005,(2):49-50
答:锰红色料发色鲜艳,成本也低,釉料试制者普遍采用。但生产时,釉浆流变性能差,工艺上不易控制。釉浆浓度低了,则呈胀流性,易沉淀;浓度高了,则呈显著的触变性,易起“豆腐花”现象,喷釉后釉面不平滑,易出现凹洞。对此,可采用以下几个方面措施,基本上能满足工艺要求(釉浆稳定、流动性佳),可使釉面平滑,砖面规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