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施工过程中引起水性白色漆色差的原因分析及过程控制方面论述了水性白色漆色差管理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锤纹漆及桔纹漆的喷涂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焕权 《电镀与涂饰》2000,19(3):23-25,28
锤纹漆和桔纹漆主要用于保险柜、文件柜、电脑机箱及家用电器等金属外壳的表面装饰。在此介绍了锤纹漆和桔纹漆的分类、成膜机理及其施工工艺 ,总结了影响漆膜质量的主要因素 ,并对常见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汽车塑料饰件手工喷涂色差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从而保证喷涂产品颜色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快速提升车身漆膜外观质量,某主机厂量产前进行了机器人试喷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机器人工艺参数,优化确认了实现有效喷幅和膜厚均一性的喷涂流量、成形空气、旋杯转速等参数;外观调试过程发现提高旋杯转速和清漆膜厚能够有效改善橘皮和提高鲜映性.试喷试验有效减少了后期现场调试周期,有利于更快实现快速达产和漆膜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车身涂装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存销售市场中,时常有用户抱怨油漆表断局部颜色与整车颜色不一致.最终可能导致订单丢失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爆炸喷涂设备的喷涂工艺参数,本文以沉积效率为判据设计了喷涂参数的正交试验方案,选用比较有代表性的Ni04、Co—WC、NiCr/Cr3C2三种粉末喷涂材料分别在铜基体表面上进行了喷涂试验,优化出了三种材料的喷涂工艺参数,并得到了影响爆炸喷涂涂层质量因素的主次排列顺序。  相似文献   

7.
相较于传统工艺,免中涂工艺的涂料遮盖力较低,尤其是追求高闪烁度效果的浅色漆更是如此。塑料加油口盖因其本身质量较轻以及防腐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车身上。而塑料加油口盖自身的颜色与车身的电泳色存在差异,导致完成白车身浅颜色喷涂后加油口盖与车身出现色差问题。着重介绍塑料加油口盖在线喷涂过程中产生色差的原因以及解决思路,为其他主机厂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汽车漆膜的形成过程既复杂又简单,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环境、材料、设备、能源等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极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漆膜的形成及使用寿命。简要介绍汽车漆膜形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部分设备对漆膜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新车型导入时拖钩盖板与一同喷涂的保险杠产生色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及验证,证实色差发生的原因为拖钩盖板与保险杠的材质不同,二者的导电能力不同,导致色漆膜厚有差异。通过改进工装,提高拖钩盖板部位的静电吸附能力,解决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白色珠光漆色差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办法。通过过程排查发现中涂换色异常时珠光白色漆会出现色差,验证了中涂机器人换色清洗程序对色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汽车塑料件用油漆产生色差的原因、检测方法和在生产过程中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色漆材料、喷涂工艺、喷涂设备及供漆系统状态等方面探讨了色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轿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用户对轿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顾客不仅仅关注轿车的安全性、舒适性、防腐性能等,而且对轿车产品外观质量也变得越来越挑剔,要求车身与外装饰件(前后保险杠、外后视镜、车门外拉手、外装饰条)目视无色差。本文重点介绍影响色差的几个重要因素,以及在现场生产过程中油漆车身色差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外观色差控制的两大主流方向,并探讨分析了车身外饰塑料件与车身色差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车身外饰塑料件外观色差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晓勇  周杰  成亚君 《上海涂料》2014,52(11):36-40
从油漆材料、工艺参数、施工环境、设备状态和人为因素等方面探讨了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各类工业产品外表涂装层色差问题做了大量的工艺研究,从原材料、烘烤温度,喷漆黏度、涂层厚度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涂层色差的因素,确定了最佳施工工艺,使涂层外观颜色达到了基本一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外观精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明  封丁成 《上海涂料》2008,46(5):14-16
通过对喷涂过程中影响色差的关键因素分析,以期对轿车外饰件喷涂工艺的控制提供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地铁车辆的涂装工艺,详细论述了地铁车辆金属漆修补后色差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研制生物农药新剂型,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浓缩枯草芽孢杆菌BSD-2菌粉。以集粉率和抑菌活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在发酵液中加入15%β-环糊精作为填料,最佳入口温度为170℃,料液温度为30℃,热风量为20 m3/h,入料流量为15 m L/min。此条件下喷雾集粉率达到25.4%,效价保留率为66%,BSD-2菌体存活率为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