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种新型无机复合交换剂回收~(137)C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磷酸锡-AMP(磷钼酸铵)的制备及其对~(137)Cs的交换性能,测定了不同制备条件所得产物对交换容量的影响,做了吸附-淋洗实验和~(60)Co γ辐照实验,求出了C/Co=0.01时的击穿容量和~(137)Cs的回收百分数。用相应的放射性料液配制模拟液进行了~(137)Cs的回收实验,对回收的~(137)Cs产品用γ能谱法测定了γ杂质含量;用~(85-89)Sr作指示剂,通过实验和计算求出了在~(137)Cs产品中Sr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春小麦对~(137)Cs的叶面吸收,以及~(137)Cs在植株非污染部位的积累和分布。结果表明,春小麦各部位的~(137)Cs含量与污染量呈线性正相关;~(137)Cs在植株各部位的分布与污染叶的叶位有关,但穗中的放射性主要分布在颖壳中;~(137)Cs在春小麦非污染叶中的积累,按非污染叶与污染叶的相对叶位距离,由近及远逐渐减小;~(137)Cs的比活度在分蘖中,叶>茎>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137)Cs在农业环境中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137)Cs在农业环境中行为的研究始于1960年。30多年来,中国对~(137)C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行为以及植株根外吸收~(137)Cs规律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用的数据。查明了中国土壤中~(137)Cs的平均活度为10.45Bq/kg,其分布有随纬度下降而降低的规律。~(137)Cs从土壤向农产品的转移系数约为0.12~8.19×10~(-3)。植物吸收~(137)Cs后按一定规律分配,在水稻植株中分配依次为根>颖壳>叶片>茎>糙米。转移到地上部的~(137)Cs主要积累在颖壳中。植株中~(137)Cs的积累与污染水平呈正相关。植物种类、生育期、土壤性质、肥力水平等都对~(137)Cs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行为有影响。污染方式对~(137)Cs进入植株的影响很大,根外器官对~(137)Cs的吸收率比根系对土壤中~(137)Cs的吸收率高得多。关于减少植物吸收~(137)Cs的技术措施以及土壤去污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春小麦对~(137)Cs的叶面吸收,以及~(137)Cs在植株非污染部位的积累和分布。结果表明,春小麦各部位的~(137)Cs含量与污染量呈线性正相关;~(137)Cs在植株各部位的分布与污染叶的叶位有关,但穗中的放射性主要分布在颖壳中;~(137)Cs在春小麦非污染叶中的积累,按非污染叶与污染叶的相对叶位距离,由近及远逐渐减小;~(137)Cs的比活度在分蘖中,叶>茎>穗;~(137)Cs向籽粒的转移率与污染叶的生理代谢活力呈正相关,也与污染叶的叶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系列吸附、解吸实验,从沉积物组成成分、吸附时间和解吸时间以及粒径组成等方面,研究了~(137)Cs在沉积物中的不可逆吸附行为。实验表明:吸附时间增加,不可逆吸附量增加;解吸时间增加,不可逆吸附量减少;且吸附、解吸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沉积物粒径组成对~(137)Cs的不可逆吸附行为有影响,沉积物组成粒径越小,~(137)Cs的不可逆吸附行为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37)Csγ射线穿过陶瓷体源芯、不锈钢源壳和钨钢壳后衰减规律的研究,参考用户提供的~(137)Cs稳谱源的表面γ剂量率,确定~(137)Cs稳谱源的活度。对陶瓷体源芯吸附性能进行研究,以提高~(137)Cs稳谱源γ射线输出率的一致性,最终确定~(137)Cs稳谱源的制备工艺。经使用证明,该源的γ射线输出率准确、产品一致性好,已应用于岩性密度测井仪测井,可实现~(137)Cs稳谱源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7.
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对环境水体中~(90)Sr和~(137)Cs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技术改进:增大采样量(50~100L),选择高效沉淀剂和低水平探测器。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了50~100L水中~(90)Sr和~(137)Cs,结果显示:~(90)Sr和~(137)Cs的浓集效率分别为(91.3±2.8)%和(97.2±1.4)%;~(90)Sr的全程回收率为81.5%±2.8%;~(90)Sr和~(137)Cs的探测下限分别为8.6×10~(-4) Bq/L和9.8×10~(-4) Bq/L。50L水中~(90)Sr的比对结果显示,4家实验室测定值与标称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1%。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环境水中微量~(90)Sr和~(137)Cs的监测,可满足环境本底调查和环境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施用钾盐、钠盐、铵盐、磷酸盐、石灰、草木灰、褐煤及翻耕、生物净化、铲除表土等措施降低~(137)Cs从土壤-植物的转移率,减少农作物中~(137)Cs污染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铲除表土、翻耕等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使春小麦的~(137)Cs污染水平下降30%左右。施用硫酸钾能够使农作物的~(137)Cs污染水平降低50%~90%,而且3年内的后效非常显著。钾盐的作用表现为大大降低土壤中代换态~(137)Cs的含量,并且抑制~(137)Cs从茎叶向籽粒的运转。钾盐的施用量按照土壤阳离子代换量的1/30计算为宜。由于~(137)Cs在土壤中主要是以非代换态形态存在,因此采用生物净化措施效果不理想。草木灰、褐煤、石灰都有降低~(137)Cs从土壤-植物的转移率的作用,但效果不够稳定。施用铵盐、钠盐、磷酸盐会促进作物对~(137)Cs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正~(90)Sr、~(137)Cs和~(239)Pu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关键核素。由于地下水的侵入和浸蚀,高放玻璃固化体中的部分~(90)Sr、~(137)Cs和~(239)Pu会被浸出并进入到地下水,在工程屏障材料(高庙子膨润土)中迁移。~(90)Sr、~(137)Cs和~(239)Pu  相似文献   

10.
用~(137)Cs为监测体的放化法测定核燃料的燃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建立了磷酸锆(ZrP)分离-铂氯酸沉淀分析核燃料溶液中~(137)Cs和~(134)Cs的程序,该程序适用于测定核燃料的燃耗。程序的精密度在±0.5%以内。用所测得的~(137)Cs计算的燃耗值与用~(144)Ce为监测体的结果在1.6%内符合。还测定了~(134)Cs/~(137)Cs放射性比与燃耗的关系,并给出了经验公式。也简述了有关的制源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对气溶胶中典型放射性核素(~(131)I和134,~(137)Cs)的分析,可以评估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上海及全球的大气放射性本底水平造成的影响。本工作结合核事故释放过程、核素的天然衰变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获得核事故期间上海的气溶胶中~(131)I和134,~(137)Cs活度浓度及其比值的分布特征:~(131)I被检出的时间(2011-03-27)早于~(134)Cs(2011-04-06)和~(137)Cs(2011-04-08),~(131)I的活度浓度(0.01~1.20 mBq/m3)比~(134)Cs(0.01~0.58mBq/m3)和~(137)Cs(0.01~0.65mBq/m3)大2~10倍,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相应的多峰值现象;~(131)I/~(137)Cs活度浓度比值(1.3~10.6)在2011年4月5日之后呈递减趋势,但是~(134)Cs/~(137)Cs活度浓度比值(0.8~2.9)则一直在1.1左右波动。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放射性气团运移轨迹的分析方法,表明在核事故期间输入到上海的放射性气溶胶的途径有东北和西北两条主要迁移路径。同时通过结合国内相关城市核事故期间大气放射性监测数据,证实了东北路径在中国境内的控制地位。另外,通过总结和分析北半球大气监测数据中~(131)I/~(137)Cs和~(134)Cs/~(137)Cs活度浓度比值最大值的分布特征,验证了日本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气溶胶在北半球的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7)Cs在水稻体内及土壤中动移、累积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7)Cs溶液污染水稻试验表明:苗期至孕穗期水稻对~(137)Cs吸收速度最快,抽穗期趋于平缓,灌浆期又有回升。~(137)Cs沿着水稻的地下器官向地上器官,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水稻中~(137)Cs比活度和土壤污染量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但只有当土壤污染量提高到370Bq/g土时,水稻中~(137)Cs比活度才极显著上升。不同土壤栽培的水稻对~(137)Cs吸收能力不同,仅有深圳土壤栽培的水稻对~(137)Cs吸收能力极显著高于其它四个地区土壤。污染期不同,水稻对~(137)Cs吸收量也不同,灌浆期~(137)Cs溶液污染对水稻的影响极显著高于其它时期。  相似文献   

13.
引言环境水样中~(137)Cs的大体积采样分析方法,目前常用的有沉淀浓集法和过滤浓集法两种。沉淀浓集法是在大体积环境水样中加入沉淀剂,使~(137)Cs沉淀浓集;过滤浓集法是把大体积水样中的~(137)Cs过滤到滤质上而  相似文献   

14.
<正>~(90)Sr、~(137)Cs和~(237) Np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关键核素。由于地下水的侵入和浸蚀,高放玻璃固化体中的~(90)Sr、~(137)Cs和~(237) Np最终被浸出并进入地下水,最终在花岗岩中迁移。~(90)Sr、~(137)Cs和~(237) Np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行为决定其在处置库远场的迁移程度,也是处置库能否安全处置高放废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文研究~(90)Sr、~(137)Cs和~(237) Np在北山新场、算井子、沙枣园花  相似文献   

15.
新型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磷酸钛-AMP回收~(137)Cs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叙述了新型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磷酸钛-AMP的制备及其从模拟的1AW中回收~(137)Cs的性能。研究了不同酸度和Na/Cs比对~(137)Cs交换容量的影响,再生循环及γ源辐照对~(137)Cs交换容量的影响;Na、Rb、Sr、Ce等沾污核素去污因数的测定。简介了以冷却两年的混合裂片为指示剂、从模拟的1AW中回收~(137)Cs及用γ能谱和纸层析法对产品中杂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复合交换剂对Cs具有相当高的选择交换容量、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辐照稳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6.
《核动力工程》2016,(5):46-50
从燃料元件内生成~(137)Cs、~(134)Cs的核反应过程出发,建立精确的数学物理模型,得到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中~(137)Cs、~(134)Cs放射性活度与燃料组件内~(235)U燃耗关系的精确解和简化解。分别给出了简化解、ORIGEN2.0计算结果和精确解的比较。研究表明:只要通过化学测量得到反应堆一回路中~(134)Cs与~(137)Cs的活度比(RCs),即可由本文建立的精确解模型计算得到破损燃料元件的燃耗值,从而达到快速定位破损燃料元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三种不同的~(137)CS溶液分别通过秦山、大亚湾核电厂周围七个地区农业土壤耕作层(0~20cm)的试验,这三种~(137)Cs溶液为:(1)同体积(40mL),同比活度(3.7×10~4Bq/L)~(137)Cs溶液;(2)同体积(40mL),不同比活度(3.7×10~3,3.7×10~4,3.7×10~5Bq/L)~(137)Cs溶液;(3)不同体积(40,80,120mL),同比活度(3.7×10~4Bq/L)~(137)Cs溶液。结果表明:土柱上层1cm的比活度和~(137)Cs溶液比活度之间符合y=A·x~B关系;~(137)Cs溶液体积之间符合y=A Bx关系。上层1cm的土壤对~(137)Cs滞留量一般在90%~95%以上,上层5cm的土壤对~(137)Cs滞留量均为100%,滤液为本底水平。可以认为:在土壤受到溶液态~(137)Cs污染条件下,采取铲除表层的方法可有效减轻或消除污染。  相似文献   

18.
周永增 《辐射防护》1993,13(1):24-30
~(137)Cs 是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裂变产物,因此关于~(137)Cs 在人体内代谢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评述了文献报道的21例受到~(137)Cs 事故照射的中国人的滞留和排泄,主要讨论了长寿命项的生物半排期。14例中国成人(包括男性、女性)的生物半排期的平均值为81 d,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成人~(137)Cs 的生物半排期为110 d。文中还给出了17例中国人的体重与~(137)Cs 生物半排期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切尔诺贝利反应堆事故后,1987年8月起的3年中,牛奶中~(137)Cs含量每个月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在年测量周期中,12月和8月间牛奶中~(137)Cs浓度增加,每年4月达到峰值,这些都是由于饲料中~(137)Cs含量随放射性落下灰中~(137)Cs放射性变化的。在牛奶和空气中~(137)Cs浓度有一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对施用钾盐、钠盐、铵盐、磷酸盐、石灰、草木灰、褐煤及翻耕、生物净化、铲除表土等措施降低~(137)Cs从土壤-植物的转移率,减少农作物中~(137)Cs污染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铲除表土、翻耕等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使春小麦的~(137)Cs污染水平下降30%左右。施用硫酸钾能够使农作物的~(137)Cs污染水平降低50%~90%,而且3年内的后效非常显著。钾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