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黄河边设计教堂是一个具有极大创造性和挑战性的项目。设计者在对近代山西天主教堂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现代教堂建筑的本土化体现及当代性表达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设计以简洁的艺术形式表现宗教故事里的精神,回归宗教的原初思想,形成了简练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空间氛围,同时对地域性建筑文化进行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在深圳这样一个新兴城市中进行教堂设计是一个具有极大创造性与挑战性的项目。为了较好地体现传统宗教精神与现代城市气息,设计者仔细研读了传统教堂的设计语汇与空间意向,并采用简约的现代手法进行隐喻,以形成一气呵成的洗练风格与激荡人心的宗教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3.
<正>教堂,是被誉为"上帝之家、天堂之门"的地方。教堂建筑常见于西欧众多国家的闹市中心,几乎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教堂以其极富历史与艺术价值的建筑形式向人们展现着城市与宗教的发展与变迁。宣扬基督教精神的同时,这些令人惊叹的建筑也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最集中体现和最高代表。抱着对宗教精神的敬畏和对现代美学的追求,不少建筑师都曾涉足教堂的设计: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迈耶的千  相似文献   

4.
从岭南近代教堂的案例(如广州圣心大教堂,东山堂等教会建筑)出发,先对其神圣空间的营造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展现不同的神圣空间对信众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以及宗教精神的表达方式与表现程度。另外,由于岭南教堂建筑在传入的过程中也有变化,从单一的神圣空间转变为多样化的世俗性功能空间,特别是新教教会的发展,让教会学校,医院和众多福利机构进入岭南人民的生活之中。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教堂神圣空间概念的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并探讨其在内心层面和教区世俗建筑的广延意义。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筑学与宗教神学的变革促进了现代教堂的转型.转型后的教堂建筑形式多变,却始终遵循着传统教堂的统一持续与内部空间设计的神圣感,又继承了传统教堂的神秘感与归宿感.可以说现代教堂的空间布局与层次感较传统教堂大大升华,赋予了信徒更加人性化的精神场所.以青岛李沧区上王埠教堂为例,探讨现代教堂空间的转型与营造手法,寻求精神空间的创作方法与定位.  相似文献   

6.
镇列评 《新建筑》2008,(2):105-111
加泰罗尼亚的地域环境和宗教环境对高迪具有强烈的精神影响,对宗教和大自然的热爱贯穿于他一生的建筑活动中。圣家族教堂是高迪最伟大的宗教作品,概述了圣家族教堂的建造背景、丰富的细部设计及独特的结构形式,以及高迪创造性的模型工作方法及其对圣家族教堂的宗教热情。  相似文献   

7.
正教堂属于凤凰山旅游小镇的重点公建,建筑面积约10,000m~2,要求一个可以同时容纳1500人进行活动的大礼拜堂和满足日常宗教活动的空间。设计上有3个重点:一、摒弃传统宗教建筑繁杂的装饰和形式,用现代建筑手法营造宗教氛围;二、营造丰富的空间感受,令使用者的心理随着空间的变化产生变化,达到心理上的宗教洗礼;三、追求建筑在功能、结构形式和空间的高度统一,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的设计都考虑到公众在进行宗教活动时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使建筑在设计和使用上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
教堂建筑是信徒与上帝进行心灵沟通,形成心灵寄托的空间,其氛围的营造既要重视神性,又要关注人性。将木材应用在教堂建筑中易于展现对人性的关怀,同时其丰富的空间表达手段为塑造奇异的空间神性氛围奠定了优势条件。文章结合教堂建筑特点与木质空间特点,对近年来各地建造的现代木质教堂进行归纳与分析,从木质教堂的结构形态、围合界面、融合自然三方面,研究总结现代木质教堂中宗教氛围的主要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葡萄牙的莫什卡维迪,本土设计事务所Plano Humano Arquitectos设计了一个宗教中心。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宗教中心由布道室、葬礼小教堂和教区住宅在内的一系列设施组成。这个建筑群和莫什卡维迪国宝级的建筑圣安东尼教堂在空间上有着紧密关联和联系,教堂在建筑环境上给宗教中心提供了对话互动的语境。两个时代的两座标志性建筑在整个社区脱颖而出,不同之处是它们提供的社区功能不同,但能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0.
张燕来 《建筑师》2018,(2):83-90
1971年建于美国休斯敦市的罗斯科教堂将现代绘画与宗教空间全方位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教堂的功能与空间的定义,成为了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整体性建筑。本文从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马克·罗斯科的艺术生涯和创作观念入手,在回顾该教堂设计和建造过程的基础上,探讨现代艺术与宗教意识、绘画结构与空间意义、传统空间和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轩  叶青  赵磊  赵强 《建筑与环境》2009,3(5):136-137
宗教——其作为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了宗教建筑的精神内涵,文章以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六甲山教堂、水之教堂以及西条光明寺的建筑环境为例对安藤的建筑环境理念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基督教教堂建筑历经1000多年的时间,建筑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建筑形式的变化并没有使它们脱离功能使用的要求。介绍了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的一座小教堂,这座小教堂在建筑形式上体现了现代建筑的造型特征和时代精神,同时又满足了基督教教堂宗教活动和宗教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勒·柯布西耶的神圣空间结构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勒·柯布西耶生平设计过四项宗教建筑,其中三件建成作品不仅是大师作品的经典,也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并对当代教堂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透过迥异的形态表象,窥探其中既沿袭相应教义要求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天才般创造性,借以生成空间形态以满足宗教活动与精神需要的复杂规律性所在及其延续与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的出发点之一是相信形式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也是对空间形式的一种"信仰"。宗教信仰注重亲临体验的仪式场景。建筑师也相信空间形式的仪式感与行进中的体验是场所精神最重要而微妙的内涵。教堂恰好是将宗教、空间这两种信仰合二为一的类型,无形的信仰  相似文献   

15.
纵观西方宗教近代传入中国,教堂建筑对中国的影响和现状,根据几年的全国实地考察和拍摄,对近百座最具代表性的教堂进行详细调查,选择的时间范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外国建筑文化闯入到其终结止,探讨中国教堂建筑的类型化,从宗教和建筑来区分,试概括中国教堂建筑的特征,提出十大天主教堂,十大基督教堂,十大东正教堂作为典型案例,并就教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教堂文化的发展发表我见。  相似文献   

16.
胡炜 《建筑师》2007,(6):23-32,22
勒&#183;柯布西耶生平设计过四项宗教建筑,其中三件建成作品不仅是大师作品的经典,也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并对当代教堂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透过迥异的形态表象,窥探其中既沿袭相应教义要求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天才般创造性,借以生成空间形态以满足宗教活动与精神需要的复杂规律性所在及其延续与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最初,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们都想在Rieselfeld新规划的城区中建一座新的教堂。之后他们便决定(当时这是个十分不同寻常的决定)建一座共同的教堂。来自德国科隆的建筑师苏珊·格罗斯在1999年的欧洲竞赛中获胜。她设计了一座不对称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教堂内部空间很巨大,8m高的清水混凝土墙体将天主教和新教的宗教空间在一个中庭分隔开来。这些墙体可以按照需要机械地移动。一般的宗教仪式可以在如此设计的一个主要空间中举行。从建筑的外部几乎很难看出它的宗教功能:立面没有长窗,没有置于建筑一侧的高塔。行人只能通过建筑形式不同寻常的元素…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建筑发展史上,宗教建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基督教堂这种建筑得到了新的解释和评估,这种新的解释和评估不仅对当代基督教堂建筑设计有很大的影响,还体现出了基督教堂中的宗教精神。本文从教堂与环境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教堂建筑设计中的神圣性,介绍了教堂建筑设计中的宗教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当代基督教堂建筑设计的发展启示,从而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4)
本文主要研究当时建造且现存的宗教建筑。追溯其历史沿革,并以民国时期武汉宗教历史建筑来对比同时期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对比武汉教堂与中国同时期其他地域教堂建筑从中看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并对民国时期宗教建筑作为历史时期城市物质存在进行鉴定,追溯武汉民国时期宗教历史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影响以及研究现存民国宗教历史建筑的可行性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基督教信仰为灵魂的哥特式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杰出的文化成就,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材质是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物质保障,同时反映当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材质与建筑结构相结合,才能共同营造出具有精神文化、人文价值的建筑空间。相同的材料经过不同艺术家进行设计,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哥特式教堂蕴藏着基督教的思想和信仰,再加上玻璃的完美应用,教堂建筑在结构上和思想上构成了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