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甘肃省金塔县黑石山地区处在北山造山带,该带经过多期次的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许多重要的Au、Cu、Pb、Mn、Ag等金属矿产和萤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产。通过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以氟为主的异常,利用1∶1万土壤测量、槽探和钻探工程等找矿手段发现了萤石矿体,本文总结了研究区萤石矿体的特征及找矿标志,为该区寻找同类型萤石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一带1∶2.5万土壤测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定研究区内Mo、Au为主成矿元素,Mo-Cu-W-Zn为钼矿的指示元素组合,Au-Ag-Pb为金矿的指示元素组合。Mo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受花岗斑岩体空间位置及展布形态控制;Au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受岩浆热液活动影响,沿北西向断裂、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分布。以Mo为主成矿元素圈定4个综合异常,HS9综合异常内发现辉钼矿点3处,具有较好的斑岩型钼矿找矿潜力;以Au为主成矿元素圈定11个综合异常,HS13综合异常内发现矿化点1处,具有较好的构造蚀变型金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骆驼沟金矿隶属甘肃省瓜州县柳园镇管辖,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板块(Ⅰ3)、敦煌陆块(Ⅱ5)、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Ⅲ31)。通过1∶5万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AS10综合异常与1∶20万化探异常对应较好,进一步利用1∶1万土壤测量进行解析,发现骆驼沟金异常区,后期进行工程揭露,发现有价值的金矿体。金矿体赋存于石炭纪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二叠纪二长花岗岩中,受北西、北东向断裂控制,呈层状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主要矿化蚀变为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 相似文献
4.
5.
叙述了云南禄劝干坝塘矿区钛砂矿矿床的矿区地质概况,阐述了矿区晚华力西期辉绿辉长岩风化后形成的风化壳型钛砂矿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广泛分布于禄劝境内的晚华力西期辉绿辉长岩风化壳,是寻找钛砂矿的有利地段,并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7.
新疆西昆仑地区铅锌矿成矿特征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位于新疆库斯拉甫—他龙—带的卡兰古—塔木铅锌矿带,属于碳酸盐岩容矿的低温热液型,其赋矿地质背景、控矿岩石、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硫同位宏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均与北美地区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TV)铅锌矿相似。根据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及对容矿角砾岩的规模、分布特点、典型矿床的地球化学作用及成矿特征等研究,认为这一地区铅锌矿存在巨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江格勒德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加波萨尔岛弧区中西段,成矿带属老山口-布尔根金铜成矿带。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经过初步的地化工作,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金洞河地区位于羊山断裂南部的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较大的铜、锌矿成矿潜力。本文主要对工作区1∶25000土壤地球化学所圈定的Au、Cu、Pb、Zn单元素异常及综合化探异常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工作区东北角庐子沟一带的Ap-1综合异常区与工作区中部金河河道北坡的Ap-3综合异常区是下一步铜、锌矿重点勘查区,金洞河地区具有寻找铜、锌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个旧矿区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个旧锡矿是中外著名的锡产地 ,其年产量占全国 4 0 %以上 ,过去很多学者对此提出花岗岩成因观点。目前 ,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是多成因、多期次叠加改造的层控矿床。本文在概述玄武岩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玄武岩岩石的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 ,并论述了玄武岩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并结合光学显微镜等测试技术,对矿床矿石特征以及成矿阶段进行了分析.龙潭金矿床已查明矿物约53种,矿石结构以结晶结构、交代结构为主,其次有固溶体分离结构、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自然金嵌布类型以包体金为主,次为裂隙金、晶隙金.通过分析,将成矿... 相似文献
12.
塔吉克斯坦乔列金矿田位于中亚成矿域的南天山成矿带西段,金矿化集中,目前发现了多个大型金矿床.通过分析矿田的成矿地质特征,从研究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出发,总结了矿田的金成矿规律,旨在为今后区内的找矿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商洛市王家沟地区位于秦岭著名的铁炉子大断裂南侧,属铁炉子—大荆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中带.本文通过分析王家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总结出找矿标志,并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王家沟地区不管是从区域构造特征还是含矿层位特征来看,完全可以与邻区铁炉子铅锌矿床相对应,具有较大的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矿的成矿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胶东金翅岭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开展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石英中主要发育H2O-CO2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H2O溶液包裹体3种类型,成矿流体均一温度、盐度及密度分别为120~362℃,3.2%~9.0%,0.34~0.94 g/m3,为中低温、低盐度及低密度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K+、Na+、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SO42-、Cl-和F-为主;气相成分以H2O、CO2和CH4为主。结合矿区前人研究,认为该成矿流体是多源流体混合并经历水岩反应演变而成。 相似文献
15.
采用矿物自动分析仪(ML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紫金山金铜矿入选矿石中有价元素铜、金、银的赋存状态以及分选过程中的金属走向。结果表明,铜矿物主要有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金银以游离矿物和硫化物包裹体为主。铜矿物常见沿明矾石溶蚀孔洞或碎裂缝隙充填,与黄铁矿密切连生,从原矿中分选铜矿物,理论品位为Cu 69.70%,理论回收率93.55%。中粒金嵌布于铜矿物和黄铁矿矿物粒间或裂隙,可随着铜和硫的回收进入铜、硫精矿,金的理论回收率分别为57.19%和27.27%;微细金粒包裹于明矾石和石英中,随脉石损失于尾矿中。银以显微银为主,多见呈微细粒包裹于硫化矿物中,铜精矿和硫精矿中银的理论回收率分别为56.96%和26.71%。 相似文献
16.
17.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招平断裂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中。岩、矿石主成分分析显示:胶东群变质岩与煌斑岩成分均与玄武岩的相似,大尹格庄矿区煌斑岩与焦家矿区和玲珑矿区煌斑岩在化学成分上差异明显。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显著带入Si和K,而Na、Ca和Mg等组分带出明显。稀土元素分析显示: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和金成矿过程中显著带出稀土元素,胶东群变质岩的原岩与拉斑玄武岩有关,而煌斑岩及其他样品的初始物源又与胶东群变质岩有关。微量元素分析显示:Au、Ag、Cu、Pb、As、Mo、Bi、Rb和Sr等元素在金矿体及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中呈聚集趋势,但Au元素的聚集与Cu、As、Pb、Zn、Hg和Ag等元素的聚集不同步。大尹格庄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并受到断裂构造系统、胶东群变质岩、玲珑花岗岩及伴生岩脉等条件的复合制约,长期大规模热液对流循环及所伴随的动态开放条件下的水岩反应和物质运动是大尹格庄金矿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The Xiajinbao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Yong'an—Xiayingfang—Maojiagou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which is an important metallogenic belt in North China block.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detailed study on fluid inclusions and stable isotopes of the Xiajinbao gold deposit, Hebei Province, China, aiming at discussing the ore source, evolution of ore-forming fluid and ore-forming mechanism of the deposit. The macroscop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 and Pb isotopic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is mainly from granitic magma, and subordinately from country rocks. H and O isotopic composition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is mainly derived from magmatic water. Fluid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show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experienced boiling during the early mineralization stage, which led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gold. Fluid mixing dominate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The gold precipitation was caused by water/rock react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ore-forming proces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