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期,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北京大兴青云店高庄村、庞各庄四各庄村、札贤贺南村和榆垡北化各庄村4个村进行了土壤、地下水和西瓜瓜瓤含碘量分析。结果表明:4个村土壤碘含量与地下水含量趋势较为一致,各村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榆垡北化各庄村和礼贤贺南村含量较高,庞各庄四各庄村和青云店高庄村含量较低。西瓜瓜瓤中碘含量不高,主要在0.035~0.189ug/g。土壤碘含量与地下水碘含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初步推测大兴南部耕层土壤碘含量高是地下灌溉水碘含量高而引起的,西瓜瓜瓤碘含量与中心固形物含量、边缘固形物含量、土壤碘含量及地下水碘含量之间基本没有表现出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某地块项目工程为案例,研究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的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机制,评估了污染场地的风险,探讨了修复技术和管理策略。首先,分析了土壤与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和模型。其次,采用定量化方法评估了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发现存在较高的慢性毒性风险和致癌风险。最后,提出了加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测和评价、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推广先进的修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等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省某地电子制造企业搬迁遗留地块为研究对象,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等相关技术规范,对场地开展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调查,共布设10个场内土壤监测点,4个场内地下水监测点,以及1个场外土壤和地下水对照点,采集送检土壤样品49个,地下水样品6个。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块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能够满足作为第二类用地开发使用的要求,后续无需开展详细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壤及地下水的环境质量也随之发生变化,相关单位须加强环境保护和质量管理,对实际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相关要求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城市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问题。相关单位要从城市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目前的治理措施进行优化,并从城市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措施,遏制城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工业遗留的环境问题不仅可能对土壤、地下水等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可能危害到群众的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本文以宁波某化工企业污染场地为例,对其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场地调查,为地块后续的治理、收储、开发等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在建设文明城市、维护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人民生活的“菜篮子”“米篮子”“水盆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废料污染、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等,严重影响区域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的健康,导致周围生态环境系统混乱。因此,为了加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的协同关系及检测状况,并以实际工程为例,探究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的多介质界面过程,旨在提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对策,提升区域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是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的过程,是污染预防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使土壤污染调查和修复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对于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了大量工作,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评估等工作进行了有效的管理。生态环境部以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印发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试行)》,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探讨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大湾区某三旧改造地块,二十世纪80至90年代存在工业生产活动,工业企业拆除后用作道路、办公、绿化公园和停车场,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回填土,回填土的来源不明,地块未来利用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为了确保地块未来能够进行安全开发利用,相关部门对该地块进行了土壤和地下水的初步调查研究。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地块存在工业生产活动,需进行第二阶段现场采样分析。采用判断布点和网格布点相结合的方法,在地块内共布设了57个土壤监测点位、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和1个对照监测点位。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块地下水存在砷污染,土壤存在重金属砷、铅、镍和有机污染物苯并(b)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污染,所以需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异常点位排查和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为工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工业水平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使得修复污染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修复工程的开展进程中,其也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这就需要采用重金属污染与地下水修复工程环境监测的方式,获取更加准确的环境参数。文章首先明确了引发土壤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其次对土壤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具体特征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金属污染与地下水修复工程环境监测方式的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越来越关注.水是保障人民一切正常生活的基础,对农业的进步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工业生产发展迅速,也造成了各种环境污染.污染对流域水环境的破坏非常明显,修复难度系数大.因此,一些流域水环境的维护管理工作应时而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保持水源清洁,合理降低环境污染的不利影响.文章主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的生活质量整体提高,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环境污染对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由于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工业废水排放及治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采用物理方法监测环境,不能真实反映污染物所造成的影响,而生物监测可以全面地、真实地、系统地将污染物对于生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在生物体内转化、迁移的过程反映出来,在水环境监测与生态健康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工业废水的水质安全,必须将生物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监测中.基于此,本文对生物监测技术在工业废水监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我国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限制了城镇化建设.对此,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规,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指明方向,并协调污染防治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而助力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由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实践中受到诸多因素干扰,导致环境保护的相关目标无法实现,所以,必...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技术领域内,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进一步夯实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关键基础,也能够有效适配相关法律政策以及专业技术措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普遍集中在技术应用以及宣传工作等相关层面之上,需要协助地方政府健全相关法规.本文将主要研究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科技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工业污染、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人类已经意识到治理环境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当前阶段,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环保设计皮革面料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在皮革服装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工厂越来越多,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染物,对空气环境和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一些化工或采矿开采等行业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污染废物,对环境影响很大.环境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极大损害,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这其中大气环境不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更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于大气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对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污染因素的基础上探究当前我国自然环境变化的趋势,并对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改善大气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和不断完善,相关部门对环境污染采取了零容忍.当前,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于污染型生产企业需加强废气治理,以此更好地解决废气排放的污染问题.为了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对空气的污染程度,也要大力推广废气治理设备的大量应用.本文阐述了工业...  相似文献   

19.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世界各国开始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规模的大幅度扩大,加剧了各国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而持续产生的环境污染也对各国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是关于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管理以及修复的相关对策探讨,希望能够为改善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摒弃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大量工业企业关停并转或搬迁,很多工业用地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被再次开发利用.然而由于长期粗放型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土壤污染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难题,如何有效调查和控制土壤污染成为环境监测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工作展开研究,从土壤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