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两性情感和婚姻的视角对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与简爱和伯莎有关的情爱及婚姻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两性关系中女性的屈从地位并分析了之所以如此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以期引起对爱情的思考并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部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勾画出一位优雅而成熟世故的“弃妇”梅尔夫人,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则向读者推出了一位畸形变态的悲剧“怨妇”曹七巧.在两部小说中,亨利·詹姆斯和张爱玲两位作家都试图通过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彰显出女性对青春、爱情和生活的向往,同时揭露在男权意志的主宰下,女性对一切美好的向往被演变成畸形婚姻、畸形利益.分析作品中两位女性“千疮百孔”的婚姻,探究两位女性婚姻道路的艰辛与坎坷,分析悲剧婚姻产生的内在原因及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海岩的小说描写了当代女性的人生百态.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全都青春、美丽,想要脱离贫穷.海岩对这些性格迥异的女性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对"依附爱情"的纯情女性爱莫能助;对"生存理念至上"的女性痛下杀手;对"内心坚守"传统的女性极力维护.海岩的这种女性审美观与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骨子里形成的矛盾爱情观密不可分.海岩小说既追求爱情的唯美,又毁灭极致的爱情;在情爱模式上,他选择打破常规却又让情爱结果回归现实;面对爱情既渴望青春的激情,又不得不让爱情回归平淡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池莉婚恋小说的分析,揭示出作者敢于反叛传统价值与精神传统,消解神圣爱情,最终使作品在与现实近乎零距离的接触中完成了对世俗爱情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池莉婚恋小说的分析.揭示出作者敢于反叛传统价值与精神传统,消解神圣爱情,最终使作品在与现实近乎零距离的接触中完成了对世俗爱情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小说步入了成熟期。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代表着唐传奇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大都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抨击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对妇女的迫害。同情下层妇女的悲惨境遇,歌颂她们为争取爱情幸福而进行的反抗和斗争。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敬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7.
主要考察了北村小说文本中经常使用的一套话语模式,从"性"的角度切入,反映了男性视角对女性的"肉体--爱情"想象,围绕婚姻贞洁问题模式和对"贞洁"的男性表述进行论述,试图对北村的模式化写作做一次归类.  相似文献   

8.
<傲慢与偏见>历来被认为是作者简·奥斯丁为讴歌女性追求幸福婚姻的不懈努力而作.伊丽莎白是全书的中心人物,通过对她的形象剖析,展示其爱情婚姻历程,同时也可窥视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9.
英国小说家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不再是以往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被动、懦弱、顺从、依赖、无能和羞于抛头露面的女性形象.她出身卑贱,命运多桀,但敢于追求经济上的独立,追求浪漫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用行动表示了女性对男权社会、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反抗.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分别描述了四位中产阶级少女的婚姻,通过对四段不同婚姻的详细分析,探寻奥斯丁的婚姻观:婚姻与金钱密切相关,但爱情更为重要,人们应该勇敢地寻求自己的真爱。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面探讨了妇女的处境和地位问题。其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描写了四桩不同的婚姻,表达了奥斯丁对婚姻意度的不同看法,彰显出其理想的婚姻观,反映出其强烈的女性意识,为建立一种女性写作传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小说以婚恋现象为主要题材 ,多写经济婚姻、病态情爱、家庭的不和谐、爱情的不圆满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生不幸。相应地 ,人的意志力量的脆弱、命运的深不可测构成了张爱玲悲观的人生观。她对爱情、婚姻、家庭、人生抱有广大的悲悯 ,只有苍凉 ,绝无讽刺。  相似文献   

13.
英国19世纪的女作家乔治.爱略特反叛的爱情和婚姻使她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接受,然而从她的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所写的4个人的5次婚姻来看,她的婚姻观仍然很保守:尽管她推崇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但她对当时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仍然很宽容。同时,她认为女性应该安于平淡的婚姻生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的分析,讨论了该部小说的得与失.奥斯汀在四个婚姻的描述中,清楚地表明了她对婚姻的看法,展现出她对讽刺手法和精彩对白的使用.但小说的某些方面,比如落套的结尾、对人物处理的绝对化以及对金钱在婚姻中的重要性的强调仍可有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女作家,施叔青善于准确、细腻地把握住现代女性在人欲、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的艰难处境,以婚姻、性爱为切入点,表现出了男性作家所无法涉足的现代女性的隐秘心理与情感欲望,显示出较鲜明的"现代女性主体意识"。正是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使得施叔青对现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危机给予了深层观照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凯瑟琳对希克利和埃德加不同感情的比较,推测艾米莉的爱情理想。  相似文献   

17.
吴藻无处不在、无端而入的"愁"情词,既是清代嘉道年间时代气候和江浙一带女学盛行的文化大环境的折射,也是其身世家庭及婚姻不谐的生态小环境的外显,还与其聪慧灵秀、天性敏感的个性禀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了萧红充满悖论的一生:她不满于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最终却又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她一生不肯向父亲低头,却一直在寻找着鲁迅、茅盾等父辈的庇护;她逃婚离乡后再也没有回去过,但她却一直在抒写着家乡呼兰河县。  相似文献   

19.
舒婷的诗热情奔放,坚持正义,也注重个体生命的感悟和对纯真爱情的探索,"真挚、纯情、温暖"贯穿了她整个诗歌文本。舒婷的诗歌从内容上看,有一个从歌咏爱情到寻找永生的转变,不是非常庞杂,大致可归为几个范畴:理想与现实、情感与人生、自我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