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Benson和Constantinous-Gani基团贡献法及对应状态法估算油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的热力学基础数据,分析油酸甲酯中C=C加氢饱和的热力学参数。同时,在消除传质影响的条件下测定Ni-Al合金催化油酸甲酯加氢饱和的动力学数据,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油酸甲酯加氢饱和制备硬脂酸甲酯为放热反应;在433~463 K温度区间内,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约为-104.5 kJ/mol,且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5;Ni-Al合金在温度433~463 K催化油酸甲酯加氢饱和的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r=5.03×10~(-4)e~(-5 236/T)c1.14p1.31,表观活化能为43.53 k J/mol。 相似文献
2.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酸性离子液体[Asp]HSO_4,并用其催化油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油酸甲酯。考察了离子液体[Asp]HSO_4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油酸酯化反应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该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液体[Asp]HSO_4催化油酸酯化的最适条件为催化剂[Asp]HSO_4用量为油酸质量的20%、醇酸物质的量比7∶1、反应温度(85±2)℃、反应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7. 72%。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与酯化产物容易分离,离子液体[Asp]HSO_4重复使用4次,酯化率为96. 93%,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获取较高纯度的油酸,以Ni(NO3)2·6H2O与Cu(NO3)2·3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铜催化剂Ni-Cu/SiO2,并催化工业油酸选择性加氢制备高纯度油酸。利用单因素实验考查Ni与Cu物质的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对油酸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以对镍铜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考察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并通过EDS、SEM、BET、XRD、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镍铜催化剂制备的最优条件为Ni与Cu物质的量比1∶3、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4 h、还原温度270℃、还原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油酸收率达到72.11%,油酸选择性达到88.54%,产物油酸含量达到83%以上。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Ni与Cu形成了较好的合金相,在SiO2中分散良好,且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维持了载体孔径大小。综上,以共沉淀法制备镍铜催化剂,并通过选择性加氢可得到高纯度油酸。 相似文献
5.
6.
改性二氧化硅固载磷钨酸催化合成油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活性SiO2作为载体,制得负载型的磷钨酸催化剂(HPW/KH-SiO2),对催化剂进行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表征;考察了以油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油酸甲酯,以及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PW/KH-SiO2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HPW/KH-SiO2-0.20作为催化剂,催化荆用量5%(wt),催化荆活化温度180℃,反应温度80℃,醇酸物质的量比为8:1,催化反应时间8h,酯化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7.
以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活性SiO2作为载体,制得负载型的磷钨酸催化剂(HPW/KH-SiO2),对催化剂进行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表征;考察了以油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油酸甲酯,以及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PW/KH-SiO2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HPW/KH-SiO2-0.20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5%(wt),催化剂活化温度180℃,反应温度80℃,醇酸物质的量比为8∶1,催化反应时间8h,酯化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水钼酸钠、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和偏钒酸钠为原料,制备了磷钼钒杂多酸(H4PMo11VO40)催化剂。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方法对H4PMo11VO40的化学结构和化学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将H4PMo11VO40作为催化剂用于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中。结果表明:H4PMo11VO40红外谱图含有明显P—O键、Mo—O键和Mo—O—Mo桥键特征吸收峰;该杂多酸在308 nm处有明显紫外吸收峰;该杂多酸热稳定性在209℃以上。在酸醇摩尔比1∶6、反应时间7 h、催化剂用量为油酸质量9%的条件下,油酸酯化率为90.7%;H4PMo11VO40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油酸酯化率仍在85%以上。因此,该磷钼钒杂多酸可循环使用,且易与产物分离。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曲线,同时采用微分法和积分法对热氧化降解反应方程的参数进行了计算,进而确定了反映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历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微分法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平均反应级数为1.37,活化能为5.48 k J/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dcA/dt=7.06exp(-5.48/RT)c1.37A;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平均反应级数为2.49,活化能为392.73 k J/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dcA/dt=1.13×1047exp(-392.73/RT)c2.49A。积分法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级数n=1时,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为27.68 k J/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dcA/dt=1 690.55exp(-27.68/RT)cA,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为107.04 k J/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dcA/dt=2.20×1013exp(-107.04/RT)cA;当反应级数n≠1时,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平均反应级数为1.45,活化能为31.29 k J/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dcA/dt=369.19exp(-31.29/RT)c1.45A,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平均反应级数为1.60,活化能为108.90 k J/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dcA/dt=9.27×1013exp(-108.90/RT)c1.60A。积分法得到的活化能数值更为接近,因此更适合研究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的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11.
12.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钯炭催化剂并用于脂肪腈加氢催化制备单烷基二甲基叔胺,并使用N2-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物性表征,而且用气相色谱对叔胺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制备条件的优化,选定了pH值为7.90、浸渍时间15h,并且在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5h、二甲胺间歇式进料的反应条件下,叔胺含量可以高达98.6%,说明浸渍法制备的钯炭催化剂,作为脂肪腈加氢催化制备叔胺的催化剂,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Brφnsted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油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并表征了N-甲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Hnmp]HSO4)、N-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mim]HSO4) 2种阴离子Brφnsted酸性离子液体,考察了这2种离子液体在催化油酸和甲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与其酸性密切相关;当离子液体[Hnmp]HSO4用量为油酸质量的5%,n(甲醇):n(油酸)为1.5:1,反应温度75 ℃,反应时间3 h时,酯化率可达98%以上.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与酯化产物成两相,而且离子液体[Hnmp]HSO4重复使用5次,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钯炭催化剂并用于脂肪腈加氢催化制备单烷基二甲基叔胺,并使用N2-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物性表征,而且用气相色谱对叔胺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制备条件的优化,选定了pH值为 7.90、浸渍时间15h,并且在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5h、二甲胺间歇式进料的反应条件下,叔胺含量可以高达98.6%,说明浸渍法制备的钯炭催化剂,作为脂肪腈加氢催化制备叔胺的催化剂,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Pd/C催化下碱木质素的高压加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探讨了高压条件下,以Pd/C为催化剂,氢气对碱木质素的加氢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的负载量3%、用量10%,温度100℃,时间4 h,氢气压力3 MPa的条件下,反应后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醇羟基和酚羟基含量分别为15.69%、11.45%、4.24%,较反应前分别提高了158.1%、310.4%、28.9%。1H-NMR分析显示,代表羰基和羧基的质子吸收减少,而代表酚羟基和醇羟基的质子吸收增加。GPC分析表明,碱木质素结构单元间的缩合减少,质均分子质量和数均分子质量在反应后都有所下降,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增大。元素分析显示,C和H的含量在反应后都有所增加,而O含量降低,表明碱木质素发生了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以预处理玉米淀粉和油酸为底物,纳米金固定后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CAL@AuNPs)为催化剂,实现油酸淀粉酯的绿色高效制备。以油酸转化率为指标进行CAL@AuNPs制备条件的优化,取代度为指标探究游离酶、商品化固定化酶及纳米金固定化脂肪酶在微波辅助条件下的催化效率。结果表明,在40℃的条件下添加4 mL纳米金(14 nm)为载体对CAL固定6 h后,获得的CAL@AuNPs催化能力最强。在微波功率400 W,温度35℃的条件下CAL@AuNPs催化10 mL油酸和2 g淀粉反应40 min后,可以制得取代度最高为0.0259的油酸淀粉酯。与游离酶和商品化固定化酶相比,在微波辅助下,CAL@AuNPs催化能力强,能够有效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物取代度。 相似文献
18.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用扫描电镜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超细镍粉作为加氢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中考察反应压力、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油酸氢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反应压力、温度的增加,加氢效果增强;而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加氢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20.
以二氧化硅接枝黑荆树单宁为载体,制备了新型负载型钯纳米催化剂[SiO2-BT%-Pd(0)],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丙烯醇液相加氢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结果表明,SiO2-BT%-Pd(0)催化剂对丙烯醇催化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当以甲醇为溶剂,在温度为20℃和H2压力为1.0 MPa时,SiO<2,>-BT<0.08>-Pd(0)催化剂对丙烯醇的催化转化频率(TOF)为4703.7 mol·mol-1·h-1,对目标产物正丙醇的选择性高达92.1%.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