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红花籽油为原料,采用不同脂肪酶水解以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水解率。研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pH、超声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米曲霉脂肪酶酶加量300 U/g、温度39℃、pH7.0、酶解10 h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时酶解红花籽油的水解率最高,达到89.37%±0.19%。  相似文献   

2.
王灵 《中国油脂》2021,46(8):12-15
选取米曲霉磷脂酶C(PLC)对葵花籽油进行酶法脱胶。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混合体系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和柠檬酸质量分数对葵花籽油酶法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籽油酶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体系pH 7.5,酶解温度25 ℃,酶解时间3 h,加酶量5 000 U/kg,柠檬酸质量分数20%(添加量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葵花籽油磷含量从55.8 mg/kg降至8.2 mg/kg,脱胶率为85.3%,达到植物油工业精炼要求(磷含量≤10 mg/kg)。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试验优化红花籽油水酶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李春阳  曾晓雄  王帆 《食品科学》2017,38(22):231-238
通过二水平因子分析设计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工艺。以红花籽油提取率为指标,对酶的种类及添加比例、料液比、总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 H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木聚糖酶UTC-X50、果胶酶NCB3/ZG-040和碱性蛋白酶NCB3/ZG-002比例1∶2∶3(酶活比),总加酶量197.36 U/g,料液比1∶4(g/mL)条件下,先用细胞壁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在p H 4.2、50℃酶解131 min,再用碱性蛋白酶在p H 9.8、40℃酶解60 min,此工艺条件下红花籽油提取率最高,为84.68%;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分,发现红花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91.18%,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为78.27%,油酸相对含量为12.61%,亚麻酸相对含量为0.10%。  相似文献   

4.
以月见草籽为原料,采用酶法预处理后再压榨的方法制取月见草油,先用复合酶(复合多糖酶、植物水 解酶、纤维素酶比为4∶1∶1)对月见草籽进行前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 ℃、 酶解pH 5.0、酶用量2%、酶解时间5.5 h,在此条件下游离油得率24%,然后将含油物料烘干后调整水分至9%,以 60 ℃为初始入榨温度进行压榨,最后得出在压榨温度90 ℃、压榨压力3.5 MPa时,出油率可达69%。制取得到的月 见草油中的γ-亚麻酸以及亚油酸等不饱和酸被很好的保留,油脂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了以单酶、双酶协同分步酶解虾壳、虾头,以脱蛋白率(PR,%)为试验的衡量指标,对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加量等试验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胃蛋白酶的最优水解条件为pH值3.0,温度40℃,酶加量0.2%,水解时间4h,酶解液中蛋白质含量为4.243mg/mL,脱蛋白率最高达53.9%;碱性蛋白酶的最优水解条件为pH值7.5,温度55℃,酶加量0.3%,水解时间4h,酶解液中蛋白质含量为4.855mg/mL,脱蛋白率最高达61.9%;双酶协同分步酶解最优条件为碱性蛋白酶酶解3h(pH 7.5、温度40℃、酶加量0.3%),胃蛋白酶酶解1h(pH 3.0、温度40℃、酶加量0.2%),脱蛋白率为86.1%,酶解液中蛋白质含量为6.715mg/mL。  相似文献   

6.
以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为原料,分析了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氨基酸组成。采用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催化酶解澳洲坚果粕蛋白制备多肽。以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中含有32.25%的蛋白质,17 种氨基酸,含量为25.05%。碱性蛋白酶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值>底物质量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110 g/L、酶解pH 8.0、加酶量2 400 U/g,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到了22.83%。中性蛋白酶各因素影响水解度的主次顺序为:加酶量>酶解时间>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100 g/L、酶解pH 7.0、加酶量3 200 U/g,水解度达到了22.78%。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解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制备多肽的效果优于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7.
为制取高芝麻素酚含量的芝麻油,采用酶法从具有水解糖苷活性的酶中筛选出转化芝麻素酚能力强的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优化,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romase H2酶在酶解芝麻素酚糖苷制备高芝麻素酚芝麻油中效果最好,在制取的芝麻油酸价达标条件下,酶解反应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55 ℃、pH 4.5、酶解时间为9.2 h、Aromase H2酶添加量(质量分数)1%、料液比1∶1.3(g∶g)。制取的芝麻油中,芝麻素酚质量分数可达3 000 mg/kg,木脂素总量提高约23%。  相似文献   

8.
以月见草籽为原料,采用酶法预处理后再压榨的方法制取月见草油,先用复合酶(复合多糖酶、植物水解酶、纤维素酶比为4∶1∶1)对月见草籽进行前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0、酶用量2%、酶解时间5.5 h,在此条件下游离油得率24%,然后将含油物料烘干后调整水分至9%,以60℃为初始入榨温度进行压榨,最后得出在压榨温度90℃、压榨压力3.5 MPa时,出油率可达69%。制取得到的月见草油中的γ-亚麻酸以及亚油酸等不饱和酸被很好的保留,油脂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超声时间、超声温度、pH、酶添加量对脂肪酸水解率的影响,结合响应面实验优化超声波辅助脂肪酶水解红花籽油的工艺条件,并比较超声波辅助酶解和水浴酶解中米氏常数及表观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超声时间10 h,超声温度28℃,pH7.0,米曲霉脂肪酶添加量为280 U/g,水油比1.6:1(v/v),此时红花籽油的水解率达到94.47%。对其进行表观动力学研究,测得超声波辅助脂肪酶水解红花籽油的米氏常数Km=4.63 mL/g,表观活化能Ea=2.05 kJ/mol,比水浴酶解条件下米氏常数Km=14.93 mL/g和表观活化能Ea=2.40 kJ/mol均降低,证明超声波辅助脂肪酶能促进红花籽油的水解。  相似文献   

10.
赵月  胡晓倩  任健  孙洋 《中国油脂》2023,48(12):40-44
为提升粮食加工副产物玉米胚芽的综合利用价值,以玉米胚芽为原料,以出油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玉米油的酶法辅助低温压榨法制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最优条件下制取的玉米油基本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酶法辅助低温压榨法制取玉米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水分含量12%、纤维素酶添加量0.5%、碱性蛋白酶添加量1.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6 h、压榨温度60℃、压榨压力50 MPa、压榨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玉米胚芽的出油率为41.89%,较常规低温压榨的出油率(39.68%)高;所制得的玉米油澄清、透明,呈棕红色,理化指标基本符合三级成品玉米油国家标准。综上,酶法辅助低温压榨工艺可获得品质良好的玉米油,同时出油率较常规低温压榨法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