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加工工艺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冷榨法、炒制+冷榨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取牡丹籽油, 以出油率、优质品质、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能力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工艺制备的牡丹籽油的品质。结果 直接冷榨的出油率(5.6%)远低于炒制+冷榨(8.3%)和超临界CO2萃取(8.2%), 直接冷榨制备的油脂品质和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与超临界CO2萃取无显著性差异(P>0.05), 炒制+冷榨则会造成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较大差别(P<0.05)。结论 冷榨可以较好地保留牡丹籽油的活性成分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芍药籽油理化性质测定及与牡丹籽油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牡丹、芍药籽油的提取、理化性质等内容。结果表明,通过相同的提取方式,二者植物油理化性质和脂肪酸、有益金属、维生素等营养物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在主要量化指标中,牡丹籽油含油量为19.66%,芍药籽油为19.71%;牡丹籽油总氨基酸含量为12.81 mg/100 mg,芍药籽油为9.01 mg/100 mg;牡丹籽油碘值、皂化值、棕榈酸质量分数、硬脂酸质量分数、油酸质量分数、亚油酸质量分数、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69.88 g/100 g、190.85 mg/g、5.35%、1.69%、24.71%、23.56%、44.69%,相应的芍药籽油为170.96g/100 g、192.05 mg/g、3.44%、0.87%、36.14%、28.34%、31.22%。对钙、铁、锌、镁等重要矿质元素的含量也进行了测定,芍药籽油钙、镁的含量显著高于牡丹籽油。数据分析显示芍药籽油成分与牡丹籽油相近,二者互有所长,为深入研究开发芍药籽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牡丹籽油经不同温度(90、120、150、180、210、240 ℃)加热30 min后脂肪酸组成、含量以及 理化性质的变化,探究高温加热对牡丹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在高温加热后会生成脂肪酸异构体、 环状脂肪酸以及中、短碳链脂肪酸,且温度越高种类越多。虽然上述高温加热后牡丹籽油各理化指标均符合食用油 标准,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富含营养价值的α-亚麻酸含量在温度超过180 ℃时 迅速下降。可见,在理化指标上牡丹籽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是从营养角度其不适合用于高于180 ℃的高温煎 炸等烹调方式。  相似文献   

4.
以石榴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籽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理化性质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籽油的主要成分是石榴酸58.68%,二十碳三烯酸15.02%,亚油酸6.06%,油酸6.46%等。理化测定结果表明:石榴籽出油率为23.53%,折光率为1.5168,皂化价为181.67mgKOH/g,碘价为150.9gI2/100g,酸价为0.81mgKOH/g,过氧化值为0.91meq/kg,相对密度为0.906g/mL;DPPH.及.OH最大清除率分别达83.62%和90.16%,可见石榴籽油是值得开发利用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5.
牡丹籽油的精炼及理化特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主要探讨了牡丹籽油的精炼过程及精炼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牡丹籽油经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后,胶体含量和酸价明显降低,经测定脱胶油中的磷脂含量为0.017g/100g,脱酸油的酸价为0.33mgKOH/g。牡丹籽油采用活性白土二次脱色效果较好,脱色率高,所得产品油透明澄清、颜色为淡黄色,并且脱色过程使过氧化物含量降低,同时也使磷脂含量降到很低水平。油脂精炼过程中碘价、皂化价和折光指数基本不变,对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陈向阳 《中国油脂》2020,45(6):115-119
以成熟的野生柳叶蜡梅种子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籽油,测定籽油的理化性质、维生素E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并以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和金属离子螯合作用为指标评价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生柳叶蜡梅籽油酸价(KOH)为2. 28 mg/g、碘值(I)为109. 47 g/100 g、过氧化值为2. 03 mmol/kg、皂化值(KOH)为185. 81 mg/g、水分及挥发物为0. 82%、相对密度(20℃)为0. 927 5、折光指数(20℃)为1. 467 3、维生素E含量为109. 27 mg/kg;从野生柳叶蜡梅籽油中共鉴定出22种脂肪酸,包括8种饱和脂肪酸(24. 28%)和14种不饱和脂肪酸(75. 37%),含量较高的脂肪酸有亚油酸(55. 60%)、棕榈酸(20. 26%)、油酸(8. 08%)、10,13-十八碳二烯酸(8. 02%);野生柳叶蜡梅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优于葡萄籽油,对金属离子螯合作用弱于葡萄籽油。  相似文献   

7.
石榴籽油的理化性质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榴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籽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理化性质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籽油的主要成分是石榴酸58.68%,二十碳三烯酸15.02%,亚油酸6.06%,油酸6.46%等。理化测定结果表明:石榴籽出油率为23.53%,折光率为1.5168,皂化价为181.67mgKOH/g,碘价为150.9gI2/100g,酸价为0.81mgKOH/g,过氧化值为0.91meq/kg,相对密度为0.906g/mL;DPPH.及.OH最大清除率分别达83.62%和90.16%,可见石榴籽油是值得开发利用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8.
《粮食与油脂》2017,(9):32-34
研究了采用2种有机溶剂法提取的紫花苜蓿籽油的理化性质和必需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无水乙醚、丙酮浸提的苜蓿籽油的折光指数分别为1.4780±0.025、1.4795±0.031;碘值分别为(135.60±0.132)、(130.12±0.156)g/100g;酸价分别为(3.30±0.056)、(3.12±0.043)mg/g;皂化值分别为(188.40±0.421)、(175.47±0.356)mg KOH/g;过氧化值分别为(0.299±0.012)、(0.599±0.026)mmol/kg,这些指标与常见植物油的理化性质基本相符。气相色谱法分析结果显示,丙酮浸提的紫花苜蓿籽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亚油酸含量为1 2.1 4%,α-亚麻酸含量为2 6.7 9%,适合作为食用油开发。  相似文献   

9.
以木香籽为原料,采用压榨法提取木香籽油,分析木香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木香籽油的酸价13.73 KOH mg/g、过氧化值0.06 g/100 g、皂化值174.38 KOH mg/g、碘值143.61 g/100 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0.13%、相对密度0.89 g/mL;木香籽油中主要含有12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9.09%,以亚油酸和油酸为主,含量分别为72.90%和15.80%,是1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保健用油。  相似文献   

10.
牡丹籽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和脂溶性伴随物,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的品质和活性成分有显著影响.本实验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水酶法、微波辅助水酶法、水代法、冷榨法、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牡丹籽油,并对其理化性质、货架期、脂溶性伴随物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水酶法提取的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相对较低,货架期最长(4.67 ...  相似文献   

11.
牡丹籽油优势抗氧化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牡丹籽油及其他5种植物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牡丹籽油酸值(KOH)(2.034 mg/g)、过氧化值(0.286 mmol/kg)均在国标限值以内,碘值(I)185.8 g/100 g,说明其为干性油,皂化值(KOH)(188.1 mg/g)符合国家规定注射用油标准,较其他5种植物油品质好。选用迷迭香提取物、α-生育酚、TBHQ 3种抗氧化剂,并选择柠檬酸作为抗氧化增效剂,以不同比例组合加入牡丹籽油中,采用Rancimat法测定其氧化诱导时间(OSI)以确定优势抗氧化剂,结合温度外推法推测牡丹籽油货架期。最终遴选0.02%TBHQ+0.01%柠檬酸为优势抗氧化剂,推得20℃下添加此抗氧化剂的牡丹籽油货架期为3 737 h,约是未加抗氧化剂牡丹籽油的27倍,显著提高了牡丹籽油的耐贮藏性。  相似文献   

12.
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索氏提取法获得牡丹籽油,经皂化、甲酯化后用毛细管GC-MS法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同时按国家标准对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共有17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83.05%,饱和脂肪酸占14.33%;牡丹籽油的酸值(KOH)为1.784 mg/g,碘值(I)为176.2 g/100 g,皂化值(KOH)为194.4 mg/g,相对密度0.930 7.说明牡丹籽是一种良好的油料资源,适宜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杨晨 《中国油脂》2021,46(6):59-64
采取相转变法和拟三元相图法制备牡丹籽油微乳液,从不同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助表面活性剂中筛选最佳组分以确定制备牡丹籽油微乳液的体系组成。同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牡丹籽油微乳液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微乳液的体系组成为牡丹籽油/Tween 80/Span 80/无水乙醇/水;最优的制备条件为制备温度25 ℃,以Tween 80与Span 80(质量比为6∶ 4)为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为1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比例(Km)为1∶ 1,先将混合表面活性剂相与牡丹籽油混合均匀,再逐滴加水。在最优条件下,随着加水量的增加,得到的牡丹籽油微乳液结构以W/O型向双连续相再到O/W型转变,最终得到的牡丹籽油微乳液为微黄澄清透明状液体,粒径为(40.63±1.77)nm,多分散系数稳定在0.218±0003,电导率为(681.75±19.15)mS/cm。同时发现,低浓度盐离子(≤1.0 mol/L)的存在可以促进牡丹籽油微乳液的形成,但盐离子浓度过高(≥1.5 mol/L)时会抑制微乳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以超临界CO2萃取的牡丹籽油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为评价指标,考察温度、光照、空气及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和空气均促进了牡丹籽油的氧化;0.02%浓度下,在牡丹籽油体系中添加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依次为: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茶多酚>二氢杨梅素(DMY)>迷迭香>V E;V E促进了牡丹籽油的氧化;添加0.02%TBHQ可使牡丹籽油在20℃时的预期储存时间由42d延至235d。   相似文献   

15.
以过氧化值(POV)和丙二醛(MDA)值为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了茶多酚棕榈酸酯、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V_(E)、β-胡萝卜素4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最优混料设计法优化牡丹籽油的抗氧化剂配方。然后,通过Oxitest油脂氧化分析仪测定了添加复合抗氧化剂牡丹籽油的氧化诱导期。结果表明:添加量均为0.02%时,几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为阳性对照(TBHQ)>茶多酚棕榈酸酯>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V_(E)>β-胡萝卜素,通过最优混料设计法得到3组较佳的抗氧化剂配方,可以显著降低牡丹籽油的POV和MDA值;两个复合抗氧化剂组的氧化诱导期大于TBHQ组,分别为0.012%茶多酚棕榈酸酯+0.005%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003%V_(E)、0.013%茶多酚棕榈酸酯+0.003%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003%V_(E)+0.001%β-胡萝卜素。复合抗氧化剂能显著提高牡丹籽油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烘箱在50℃,用滚筒烘炒机在140℃条件下处理使裸仁南瓜籽,使水分降至5%,分析南瓜籽厚度、密度、硬度、微观结构、营养成分和出油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烘干南瓜籽厚度小于烘炒南瓜籽,密度和硬度则大于烘炒南瓜籽。烘干南瓜籽相比烘炒南瓜籽细胞结构破坏程度高,孔隙较多。烘干南瓜籽出油率为47.75%,显著高于烘炒南瓜籽(41.67%)(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贡柑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营养特性。方法 以贡柑籽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贡柑籽油,对其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脂溶性伴随物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 贡柑籽油提取率为32.18%±0.23%。酸价为(3.65±0.12) mg KOH/g、过氧化值为(7.60±0.32) mmol/kg,均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标准;贡柑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72.04%±0.51%),主要是亚油酸(44.63%±0.30%)和油酸(19.77%±0.10%);贡柑籽油主要脂溶性伴随物为生育酚[(242.03±1.82) mg/kg]、角鲨烯[(177.22±1.54) mg/kg]和甾醇[(2435.37±4.25)mg/kg];贡柑籽油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mmonium salt, ABTS]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牡丹籽粒贮藏过程自然劣变对籽油品质的影响,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其籽油,分析其主要理化及脂肪酸组成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当年收获的牡丹新籽粒与自然贮藏12个月以上的陈化籽粒相比,牡丹籽粒陈化劣变导致油品色泽加重变深,酸值、过氧化值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显著升高,而维生素E含量显著降低,苯并(α)芘升幅较小,处于安全标准之下,但对脂肪酸组分与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果提示,在牡丹籽收储与籽油加工过程中,应尽可能缩短牡丹籽粒贮藏时间,以避免造成油品的质量下降和安全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