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几种新型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说明在我国开发应用新油源的重要性,主要对松籽油、元宝枫油、西红柿籽油、翅果油、红椒籽油、葡萄籽油、秋葵籽油和核桃油等的脂肪酸组成及作为食用油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5种油脂植物种子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对宁夏荒漠地区生长的沙枣、蒺藜、苍耳、白沙蒿、老瓜头五种油脂植物种子脂肪酸含量和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沙枣、苍耳、白沙蒿、蒺藜、老瓜头五种野生油脂植物的种子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2、2%、21.1%、14.1%、10.1%、25.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2.9%、89.3%、89.8%、88.7%、91.4%。充分开发这五种油脂植物在食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价值,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类榛子油脂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欧洲榛巴塞罗那、平榛1#、平欧杂交榛辽榛3#和达维4个品种榛子油脂的基本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榛子油脂的基本理化性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碘值为137.15~147.50g I2/100g,皂化值为144.99~159.03mgKOH/g,平榛油脂具有较低的酸值和碘值,欧洲榛油脂的酸值较高,平欧杂交榛油脂具有较高的碘值,两个品种平欧杂交榛油脂的皂化值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榛子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以油酸含量最高,为67.69%~82.26%;其次是亚油酸,为11.37%~14.2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37%~94.31%,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1.84%~16.39%。榛子的DPPH自由基半数清除质量浓度IC50在23.63~42.40mg/mL,抗氧化活性:辽榛3#>平榛1#>达维>巴塞罗那。说明:我国平榛和平欧杂交榛相比于欧洲榛,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方面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4.
5种油脂植物种子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气相色谱对宁夏荒漠地区生长的沙枣、蒺藜、苍耳、白沙蒿、老瓜头五种油脂植物种子脂肪酸含量和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沙枣、苍耳、白沙蒿、蒺藜、老瓜头五种野生油脂植物的种子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2.2%、21.1%、14.1%、10.1%、25.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2.9%、89.3%、89.8%、88.7%、91.4%。充分开发这五种油脂植物在食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价值,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云南特种木本油脂的营养价值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对云南9种特种木本油脂(铁核桃油、青刺果油、澳洲坚果油、美藤果油、辣木籽油、漆树籽油、橡胶籽油、普洱茶叶籽油、牛油果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用橄榄油作为对照,比较了它们在脂肪酸组成及角鲨烯含量上的差异,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CA)来进一步比较它们之间的聚类及相似情况。结果在所有的9种特种木本油脂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共有成分8种,成分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α-亚麻酸等为主,各种油脂之间脂肪酸组成及比例差异较大,各具特色;除了漆树籽油中以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 SFA)为主,含量为77.2 %,其它油脂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 UFA)为主,含量均不低于70.0 %,其中美藤果油和铁核桃油甚至超过90.0 %。9种特种木本油脂中角鲨烯含量差异较大,普洱茶叶籽油、牛油果油和澳洲坚果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角鲨烯,铁核桃油和青刺果油中含量稍低,而美藤果油、辣木籽油、漆树籽油和橡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均小于10 mg/kg。结合脂肪酸组分及比例,PCA 和CA 能实现9种特种木本油脂之间各自的较好区分,并进一步分析发现澳洲坚果油与辣木籽油;铁核桃油与美藤果油;漆树籽油与牛油果油;普洱茶叶籽油与橄榄油、青刺果油、橡胶籽油,它们之间在聚类图上相似距离较近。总之,云南9种特种木本油脂都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能为繁荣我国食用油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酵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分类地位上不同的4株酵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比例。结果表明,酵母油脂的不饱和程度比较高,菌株间脂肪酸组成相近,但含量比例不同。有的菌株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与常用植物油相似。有一菌株的棕榈油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量的50.14%,属首次发现。因此,从医药和营养观点考虑,酵母油是一种适宜的油源。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对油脂脂肪酸组成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超声波作用原理及在油脂工业上应用,综述超声波对油脂脂肪酸影响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豆天蛾中油脂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豆天蛾中油脂的提取工艺,及其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油酯的含量为指标,确定合理的提取工艺,采用GC-MS法测定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油脂提取最佳工艺为丙酮与石油醚之比为1:3,提取时间为1h,料液比为1:15,提取2次,脂肪得率为19.468%(g/g),豆天蛾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52.409%(g/g),尤其是棕榈酸和硬脂酸分别占到29.095%(g/g)和9.109%(g/g),不饱和脂肪酸占38.562%(g/g),其中含十八烯酸35.653%(g/g)。  相似文献   

9.
微波处理对油脂脂肪酸组成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微波作用原理及其优点,综述微波处理对油脂脂肪酸影响,并展望微波对油脂脂肪酸影响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双液相萃取植物油脂和鱼油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菊珍  云志 《中国油脂》1995,20(5):47-49
通过把双液相萃取菜籽油和棉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市售油脂脂肪酸成份的对比,说明双液相工艺不改变油脂脂肪酸成分,海鱼鱼油中含有较高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二碳六烯酸(DHA),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即可把EPA+DHA含量富集到接近50%。  相似文献   

11.
张文超 《中国油脂》2021,46(4):68-71
以紫苏籽油、芝麻油、胡麻油、青花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8种植物油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种类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8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其中花生油中油酸含量最高,为43.98%,葵花籽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为6500%,紫苏籽油中亚麻酸含量最高,为63.89%;8种植物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青花菜籽油>胡麻油>花生油>紫苏籽油>葵花籽油,与其多酚含量一致;8种植物油的铁离子还原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芝麻油>大豆油>青花菜籽油>花生油>胡麻油>玉米油>紫苏籽油>葵花籽油。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4种典型的木本油料沙漠果、碧根果、甜杏仁和巴旦木为原料,测定了4种木本油料种仁的粗脂肪含量、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以及4种油脂的脂肪酸和甘三酯组成。结果表明:4种油料种仁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较低,粗脂肪含量较高,为40. 67%~69. 29%;巴旦木油、碧根果油和甜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90%以上,沙漠果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3. 85%; 4种油脂的脂肪酸均以油酸为主(48. 04%~80. 16%);巴旦木油、碧根果油和甜杏仁油以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为主,含量为69. 88%~75. 50%,沙漠果油以二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为主,含量为48. 50%; 4种油脂甘三酯均以OOO最多,碳原子当量中均以ECN48最高。  相似文献   

13.
11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颖 《中国油脂》2020,45(10):52-56
对4种新资源食品油、2种高端食用油和5种普通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以评价不同类型植物油的质量。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测定了11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应用DPPH、ABTS、FRAP法对不同植物油的全油以及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新资源食品油(茶叶籽油除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65%,其中α-亚麻酸高达38%以上,而普通植物油以及牛油果油和橄榄油中α-亚麻酸含量仅有0.11%~8.67%; 11种植物油对DPPH·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杜仲籽油美藤果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牡丹籽油菜籽油橄榄油牛油果油花生油茶叶籽油;对ABTS+·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橄榄油菜籽油杜仲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美藤果油花生油牛油果油茶叶籽油牡丹籽油葵花籽油;对FRAP Fe3+-TPTZ还原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杜仲籽油美藤果油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牡丹籽油葵花籽油牛油果油茶叶籽油。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新资源食品油有较大优势,DPPH、ABTS、FRAP 3种方法所得的每种植物油的抗氧化活性不同,但杜仲籽油、美藤果油、菜籽油和玉米油在3种方法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微波加热对食用油品质及脂肪酸成分影响,为家庭健康烹调提供理论依据。用家用微波炉的不同加热档位,对菜籽油、大豆油等8种常用食用油加热不同时间,用滴定法测定加热后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GC-MS测定油脂的脂肪酸成分,并以这些指标评价微波加热对食用油品质的影响。在实验所用加热条件下,8种食用油的酸价和脂肪酸成分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不同食用油的过氧化值变化曲线有所不同,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调和油的过氧化值随着微波功率和时间增加而上升,玉米油、橄榄油和葵花籽油的过氧化值随着微波功率和时间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微波加热虽然改变了食用油的过氧化值,但酸价尚未发生改变,认为油脂尚未发生酸败,微波加热也没有破坏食用油原有的脂肪酸组成。从微波加热对食用油的品质和脂肪酸成分影响的结果看,可以认为微波加热是日常生活中安全和健康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15.
草莓籽油脂肪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草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草莓籽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94.52%),其中油酸13.29%,亚油酸39.92%,亚麻酸39.50%。亚油酸与亚麻酸的含量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沙棘果油与沙棘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利用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法与羟自由基(·OH)法评价了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沙棘果油主要含棕榈油酸(35.945%)、棕榈酸(34.108%)、油酸(18.357%)和亚油酸(6.19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501%;沙棘籽油主要含亚油酸(38.958%)、亚麻酸(29.327%)、油酸(20.859%)和棕榈酸(7.65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9.965%;沙棘果油、沙棘籽油和BHT清除DPPH·的IC50分别为25.68、17.29μg/mL和27.61μg/mL;清除·OH的IC50分别为29.32、25.48μg/mL和33.60μg/mL;表明沙棘籽油与沙棘果油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沙棘籽油的抗氧化活性强于沙棘果油。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籽油是我国新批准的新型可食用植物油,目前人们对其了解和研究还比较有限.为丰富茶叶籽及茶叶籽油的研究数据,选用了我国9个地区的茶叶籽及其所制得的茶叶籽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茶叶籽的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范围在22.6% ~ 33.1%之间,淀粉含量也与地域有关;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两个评价植物油品质最为重要的指标差异较大,而相对密度、碘值和皂化值差异不大;茶叶籽油中共检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酸6种脂肪酸,且不同地区含量存在差异,湖北和湖南的茶叶籽油中不合花生酸,福建的不合硬脂酸,茶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各地区之间差异不大,福建的含量最高,为84.47%,但各地区间茶叶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四川的最高,为29.92%.  相似文献   

18.
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机体所必需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油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热、光、空气中的氧气及油脂中水分和酶的作用,会发生各类化学变化而引起油脂品质的改变,即酸败。油脂的储存品质、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限值有明确的规定,酸价和过氧化值过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已成为该类产品品质监督和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参数。测定食品体系中油脂氧化程度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提取油脂的预处理以方便进行下一步检测。由于油脂在提取的过程中仍在发生持续的氧化反应,因此温度和时间、提取试剂种类和用量、浸提方式及溶剂挥发的方式等都会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对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检测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下,红花籽油过氧化值、酸值、皂化值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温度控制在50℃以下,超声功率小于等于600 W,超声时间短于60 min时,超声处理对红花籽油的过氧化值、酸值无明显影响,当超声功率高于600 W时,过氧化值、酸值随超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声温度控制在50℃以下,超声功率小于等于900 W,超声时间短于60 min时,超声处理对红花籽油脂肪酸组成没有影响,对脂肪酸含量和皂化值有较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GC-MS法测定并分析了6个不同产地亚麻籽含油率及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亚麻籽含油率在36.59%~44.88%之间,含油率与产地的生长季积温呈显著负相关(r=-0.839 5,P=0.036 6);亚麻籽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5种脂肪酸分别是亚麻酸(53.36%~65.84%)、亚油酸(10.14%~16.39%)、油酸(10.03%~12.37%)、硬脂酸(3.98%~9.85%)和软脂酸(2.41%~7.9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7.51%~92.39%。综合含油率及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等因素,最终确定甘肃陇南作为优质亚麻籽油生产地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