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土的含水量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土的含水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对场地存在经济林带等影响地基土含水量的区域,提出了岩土工程勘察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土的含水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对场地存在经济林带等影响地基土含水量的区域,提出了岩土工程勘察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陕西省铜川黄土地区大量的勘探工作,综合分析了多方面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成果,为同类地质上的工程应用提供些参考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
借助现代测试手段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通过对不同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微观图片进行处理和分析,定性的描述了湿陷性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对骨架颗粒、微观孔隙和颗粒连接方式进行分类,研究其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指出了架空孔隙和集粒内微孔隙的同时存在是黄土产生湿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7.
介绍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基底压力比较大的高层建筑物以及建筑物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时有关湿陷性黄土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中就湿陷性黄土特性研究进行阐述,分析了湿陷性黄土改良试验地基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黄土路基填料改良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规范>中对自重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量△s计算公式中修正系数β0 的取值以及饱和湿陷黄土地基湿陷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问题,指出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在工程实践中,应尽量采用现场实测数据参数,以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等难题,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6.5 m的场地进行以下浸水试验:不同深度的挤密桩处理地基深层浸水载荷试验,不同深度的孔内深层强夯处理地基载荷浸水试验,不打注水孔、埋设TDR水分计的原位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6~12 m、深层浸水时,发生显著地基下沉;15~20 m时,地基沉降较小;处理深度大于20 m时,地基沉降基本可忽略。(2) 浸水试坑22.5~25.0 m以上土体含水率增加较快,甚至达到饱和,以下土体含水率增加缓慢,基本没有发生湿陷。建议22.5~25.0 m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和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3)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在采取有效的综合处理措施之后,甲类建筑可以不全部消除湿陷量,乙、丙类建筑可以根据控制建议适当放宽对剩余湿陷量的要求。(4) 不同地区、不同微结构类型土的湿陷性应当采用不同的湿陷系数 来判定,即“湿陷系数 = 0.015”在自基础底面至基底下15 m的范围内可继续使用;15 m以下适当放宽,按不同深度对 进行修正,可使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评价趋于合理,有效节约大量地基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针对试验压力对黄土湿陷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单线法黄土湿陷试验,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得出湿陷变形系数随试验压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回填土压缩性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在城市地下隧道上部回填土内铺设市政管线,回填土压缩性及其工后沉降大小直接关系到市政管线运行的安全.通过在试验室对回填土实际工况的模拟,利用室内土工试验方法,测定回填土在饱和自重压力下的湿陷系数,计算其浸水饱和后的压缩量.试验结果表明,粘质回填土压实系数对其压缩性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压实系数小于或等于0.9时均可能产生较大工后沉降,危及管线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依托闻喜东镇至临猗孙吉高速公路的工程资料,对AKl3+630~AKl3+960高速公路黄土地貌及黄土湿陷性类型进行讨论,通过土工试验研究其物理和力学性质,并简要介绍了强夯法和挤密桩法对本工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公路黄土路堑、路堤的湿陷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规范规定的黄土湿陷性评价方法和室内试验对公路黄土路堑、路堤的湿陷性评价存在缺陷。结合工程实践和室内试验,作者提出公路黄土路堑、路堤湿陷性评价应以挖填方的厚度和面积能够改变公路路基场地的湿陷性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为界定。对测定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的试验压力,应考虑挖填方引起的卸荷、加荷作用。进行公路沿线黄土的湿陷性评价时,应分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更符合实际,可为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的黄土湿陷性评价结果,采取合理的路基处理措施,从而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也可供今后类似的工程及修订《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