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聚合物驱油是较成熟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之一,但在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或存在高渗透层油藏应用效果较差。本文针对卫95—18块的地层特点。经过交联聚合物体系配方优化、性能指标评价等实验,选出了具有良好抗温、抗盐及剪切恢复性能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岩心模拟驱替实验中,平均提高采收率10.3—15.8%,残余阻力系数14.0。在此基础上制定了W95—18块的交联聚合物驱油方案。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驱油是较成熟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之一 ,但在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或存在高渗透层油藏应用效果较差。本文针对卫 95 -1 8块的地层特点。经过交联聚合物体系配方优化、性能指标评价等实验 ,选出了具有良好抗温、抗盐及剪切恢复性能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岩心模拟驱替实验中 ,平均提高采收率 1 0 .3~1 5 .8% ,残余阻力系数 1 4.0。在此基础上制定了 W95 -1 8块的交联聚合物驱油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田高温高盐的油藏特点,设计并合成了含长链烷基疏水单体及磺化基团的阴离子型结构驱油用疏水缔合聚合物(HAP)。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常温速溶、溶液均一性好;在90℃、180 000mg/L矿化度下具有优良的耐温抗盐性能、黏弹性及老化稳定性;流变及岩心注入均显示良好的抗剪切性能;在HAP聚合物溶液中通过添加胶束聚合用的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T),可以形成混合胶束,用来调节聚合物的缔合强度;渗流实验表明,该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注入性良好,并且具有较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显示出较强的流度控制能力。驱油实验表明,采用聚合物-驱油表面活性剂段塞式注入可以提高采收率13%以上。以上评价结果显示该疏水缔合聚合物有望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流度控制,以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的形式驱油具有良好的提高采收率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波  褚奇  闫书一  范业勤  王怀波 《广州化工》2010,38(5):129-131,149
疏水缔合聚合物是目前理想的抗温、抗盐和抗剪切且具有高效增粘性的新型聚合物。疏水缔合聚合物调剖技术通过添加交联剂,使之与缔合聚合物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体系,可控制成胶时间及强度,改善单纯聚合物体系存在的抗盐性、耐温性、抗剪切性差的问题。本文结合镇泾油田长6油层注聚区块地层情况,通过粘度和浓度关系实验优选出了适于该区块的疏水缔和聚合物调剖体系。驱油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调剖体系具有很好的调剖性能,能显著提高油田的产油量或减缓油田的产量递减速度,改善油藏水驱效果。  相似文献   

5.
安第斯油田属于典型的高温高盐碎屑岩油藏,在高温(95℃)、高盐(71.5 g/L)的条件下,为了提高聚合物耐温耐盐性能,并且考虑到该油田裂缝发育,油层非均质性严重,采用APP5/乌洛托品凝胶体系进行实验。通过室内实验对凝胶体系的耐温性、抗盐性、稳定性和封堵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驱油实验,对比单一聚合物与凝胶体系的驱油效果。得出以下结论:凝胶体系具有更好的耐温耐盐能力,封堵效果较好,凝胶体系驱油比单一聚合物驱油采收率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油田北二西西块的油层条件,通过在非均质岩芯和三管并联岩芯上进行驱油模拟实验,对比聚合物溶液和凝集剂体系在非均质岩芯以及三管并联岩芯上的提高采收率幅度、含水率和注入压力,研究凝集剂体系与聚合物在非均质地层上的不同驱油效果及适应性。实验表明无论是非均质岩芯还是三管并联岩芯,两种驱油剂的驱油效果相差不多,而凝集剂体系的注入压力远小于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上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提高采收率的具体要求,选择聚合物微球与缔合聚合物进行复配,通过填砂管封堵实验和人造岩心驱油实验,发现复合体系兼具深部调剖和增黏驱油的性能,封堵性能、液流改向能力和驱油效果均优于单纯聚合物溶液。说明微球和缔合聚合物之间产生较好协同作用,为改善聚合物驱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提高采收率的具体要求,选择聚合物微球与缔合聚合物进行复配,通过填砂管封堵实验和人造岩心驱油实验,发现复合体系兼具深部调剖和增黏驱油的性能,封堵性能、液流改向能力和驱油效果均优于单纯聚合物溶液.说明微球和缔合聚合物之间产生较好协同作用,为改善聚合物驱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层原油黏度超过200mPa·s的海上稠油油藏开发难度大,以丙烯酰胺与具有两亲功能的单体共聚合成的化学驱油体系能有效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针对新型两亲高分子化学驱油剂EHA-1,采用室内测试分析和物理模拟驱替实验技术,开展了静态理化性能、流动性及驱油效果的系统评价,并与常规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瓦窑堡采油厂油藏低孔、低渗等特点,对比分析了注水开发效果及其规律。对各个公司历年在瓦窑堡采油厂做过的调驱、调驱井作效果评价,总结历年稳产措施成败,在此基础上,找出对瓦窑堡采油厂油藏有利的调驱技术及化学药剂组合。经过分析认为常规强凝胶调驱堵水技术和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不适合于低孔、低渗油藏的控水稳油。预交联颗粒通过吸水膨胀后能够有效封堵大裂缝出水通道,调整吸水剖面;考虑到中小裂缝与常规孔隙型油藏的差别,其渗流能力很强,缔合聚合物深部调驱凝胶有别于常用的强凝胶调驱堵水剂和弱凝胶深部调驱剂,具有中等的凝胶强度和较长的成胶时间,不仅能够有效驱替中小裂缝中的原油,而且可以进入地层深部,使注入水发生流向改变,显著提高波及效率,进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对适合于瓦窑堡油藏应用的预交联颗粒/缔合聚合物凝胶复合深部调驱体系应用性能进行了效果分析评价。在瓦窑堡油藏平均温度33.1-46.4℃和矿化度58788mg/L-97148mg/L条件下,预交联颗粒具有膨胀倍率高、耐温耐盐性能好、封堵效率高、调驱吸水剖面能力强和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潜力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石亚琛  戈薇娜  孙超  李进 《当代化工》2016,(12):2852-2855
针对传统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等驱油体系在中后期油田开采中采油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空气泡沫驱驱油技术。为验证高效泡沫驱的驱油效果,以延长油田1#地质条件为背景,探讨不同起泡剂浓度、矿化度下对空气泡沫驱的性能影响,从而筛选出空气泡沫驱的最优综合性能,通过驱替实验,对高效泡沫驱驱油机理进行观察。最后通过封堵能力评价验证了空气泡沫驱的性能与驱油机理。  相似文献   

12.
缔合型增稠剂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在临界缔合浓度以上,形成以分子间缔合为主的超分子结构,增大了流体力学体积,因此具有较好的增稠性,是新一代的增稠剂。本文主要介绍了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结构及溶液性质,具体讨论了影响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增稠性能的多种因素,包括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分子量,离子基团,温度,剪切速率,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3.
刘兴旺  王若东  胡宗宝 《辽宁化工》2014,(12):1492-1493,1503
聚合物采油是通过向地层注入聚合物,这种驱油方式可提高原油的产量和采油率。本文通过实验分析,研究了聚合物驱油在西峰油田的开采规律,同时提出了提高聚合物驱油效率的方法。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高浓度聚合物的注入时机、注入浓度以及注入速度都直接影响着油田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胜利油田开展了超高分缔合聚合物驱先导试验。试验研究发现,超高分缔合聚合物需要在高温下溶解,注聚站必需密切监测污水温度,保证矿场的配制温度。注聚站的沿程剪切及污水水质严重影响聚合物的黏度,矿场需要进行母液沿程损失及配制水水质的监测。同时,注聚站进行聚合物浓度及注入液的黏度监测,以保证矿场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层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急需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接续技术方法。本文针对聚合物驱进入高含水阶段后进行三元驱的可行性展开了研究,利用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条件的三元体系,模拟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驱油效率后,开展三元体系极限驱油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采收率后,开展三元体系驱油能够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当弱碱三元体系中碱浓度较低时,聚驱后三元驱的采收率增加值较高,阶段极限采收率可达32.97%;当强碱三元体系中强碱浓度较高时极限采收率可达30.29%。在体系其他组成相同的条件下,基于强碱三元体系对注入系统和油层伤害较严重的问题,建议采用弱碱三元体系开展驱油生产。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纳米微球因其对水、温度和矿化度具有良好抵抗力以及较低的使用成本而受到更多关注,作为一项新型调驱技术,可大幅提高油田采油效率。为了更好地认识聚合物纳米微球的驱油效果,开展了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封堵及驱油研究。进行了微通道驱替实验,透过滤膜实验,通过激光粒度仪分析了溶胀后微球的尺寸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微球乳液,并研究了空气中微球乳液与干粉的表面张力。结果显示,在50和100 nm微球的微通道实验中都观察到了微米级别的团聚物,扩大了水分散体系的波及体积,2种纳米聚合物微球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团聚行为,具有溶胀性能,还发现了微球和乳化剂、油滴之间的缠结现象。微球乳液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使其表面张力降低,从而提高了驱油效率。对纳米微球的封堵性能和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揭示纳米微球的驱油机理和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colloidal interactions of associative polymers and latexes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 are complex. This is because, in addition to good particle dispersion, both brid-ging and depletion flocculation can occur. Therefore, we have developed phase diagrams to help visualize these interactions. The various phas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atings and applications properties. Examples of phase diagrams are presented for a model HEUR nonionic associative polymer and latexes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dodecylsulfate. The major variables affecting phase behavior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ive polymer concentration, latex particle size, latex surface hydrophobicity, and electrolyte, cosolvent, and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s. Presented at the PMSE Waterborne Coatings Symposium at the ACS Meeting, August 26–30, 2001, in Chicago IL. P.O. Box 904, Spring House, PA 19477-0904, E-mail: ekostansek@rohmhaas.com.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化学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聚驱后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存在地下,需要进一步对剩余油进行挖潜。聚/表二元驱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驱油效果。对于聚驱后储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的储层,聚/表二元驱能够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进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以室内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分析了不同聚/表二元注入段塞尺寸对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ve polymers have been verified having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potential. In this paper, a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ve polyacrylamide functionalized with p-sulfocalix[4]arene (denoted as SHPAM) was firstly prepared through redox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Then, the water solubility,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flowing behaviors, and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HAPM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SHPAM had benign water solubility, thickening ability, salt tolerance,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ti-shearing performance, thixotrop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Also, SHPAM could reduce heterogeneity and extend sweep efficiency. Moreover, the adsorbed and retained SHPAM in porous media owned favorable viscoelasticity, which enhanced microscopic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All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revealed that SHPAM has great applicable in enhancing oil recovery.  相似文献   

20.
对水溶性阳离子高分子(SCP)进行一系列物模驱油实验,结果表明SCP比非离子高分子(NIP)有更好的驱油效果,在低矿化度(3×10^3mg/L)下采收率可提高43.8%,高矿化度(1×10^5mg/L)下能提高18.1%的采收率。SCP在人造岩心多孔介质中的阻力系数约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3530S的2倍,在不同pH值和电解质浓度下,SCP对原油乳液Zeta电位的影响比NIP大的多。用透射电镜分析SCP分子的结构形貌,初步考察了SCP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